注册

李阳冰

唐代篆书大家、李白至交
李阳冰[唐] 河北石家庄市赵县人物
唐代篆书大家、文字学巨擘、李白至交

李阳冰,虽确切生卒年难考,不过学者朱关田考证其约生于开元九年(721)或十年(722) ,约卒于贞元初年(约785 - 787之间)。他字少温、仲温,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在唐代的文字学与书法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阳冰出身世家,兄弟五人皆才华横溢,擅文词、精篆书,在当时颇有名气。李阳冰踏上仕途后,于肃宗乾元年间(758 - 759)担任缙云县令。在任期间,他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关心百姓疾苦,积极发展地方经济,使得缙云县的民生得到显著改善,深受百姓爱戴,也为他积累了良好的政绩口碑。上元二年(761),他迁任当涂县令,依旧秉持着为民服务的理念,将当涂治理得井井有条,政绩斐然。此后,他的仕途逐步升迁,历经集贤院学士、国子丞等职,最终官至将作少监。

李阳冰与诗仙李白情谊深厚,李白视他为族叔。上元二年,李白晚年穷困潦倒,从金陵(今南京)前往当涂投奔李阳冰。起初李阳冰并不知晓李白的艰难处境,送别时李白献上《献从叔当涂宰阳冰》一诗,诗中盛赞李阳冰“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鲁连擅谈笑,季布折公卿” ,表达了对李阳冰为人耿介、才高出众的钦佩。同时,李白也陈述了自己的困境“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 。李阳冰读罢,立即将李白挽留下来,给予他悉心的照料与帮助。此后,二人在县署和山间时常相聚,李白看到李阳冰“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焕,五色落华星。秀句满江国,高才天庭” ,对其书法与诗文才华赞叹不已。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十一月,李白病重,将自己的诗文草稿托付给李阳冰,恳请他编辑作序。李阳冰不负所托,将李白诗文辑成《草堂集》十卷,并为之作序。在序中,李阳冰对李白的家世、生平、思想、性格、交游等情况进行了扼要记述,高度评价李白的诗文成就,称其“千载独步,唯公一人”“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

在书法艺术领域,李阳冰尤其精通小篆,堪称一代宗师。自秦代李斯整理规范小篆后,历经两汉、魏、晋至隋、唐,逾千载间,学书者多专注于真草,篆学渐趋式微。而李阳冰却以复兴篆书为己任,发出“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的豪言。他最初学习李斯的《峄山碑》,继承了玉筋笔法,线条圆润流畅。但他并不满足于因循守旧,在体势上大胆变革,将线条由平整变为婉曲流动,使篆书更具婀娜多姿之态。《金壶记》赞誉他“阳冰尤精书学,豪骏墨劲,当时人谓曰笔虎” 。张旭的笔法也曾得到李阳冰的传授。暮年时,李阳冰所篆笔法愈发淳厚刚劲,他自信宣称“斯翁(李斯)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评价他的书法“以瘦劲取胜,若《谦卦铭》,益形怯薄,破坏古法极矣” 。尽管评价褒贬不一,但无可否认其在篆书领域的独特地位与创新精神。

李阳冰所书石刻众多,浙江缙云的《城隍庙记》、福州乌石山的《般若台题记》、广西桂林的《舜庙碑》、湖北武昌的《怡亭铭》、陕西西安的《颜帷贞庙碑额》等皆为其代表作。其中,安徽芜湖十二中学校园的《谦卦碑》是他在任当涂县令期间,应友人之请所书并刻于石。此碑为篆书,气势犀利,风骨遒劲,笔法雄健。唐时散落民间,明初芜湖王氏于当涂城内觅得,转至芜湖秘藏家中。明嘉靖四年(1525),芜湖关监督张大用从王氏家中移立于学官,并题跋称“阳冰篆书祖秦相斯,而笔力过之,舒元舆辈论之详矣。是刻藏芜湖王氏,国初得之当涂县治,风骨雅健,卓越有古意” 。遗憾的是,“题跋”碑石在“文革”中被毁,而《谦卦碑》留存至今。《三坟记》更是其篆书的巅峰之作,唐大历二年(767年)刻,李季卿撰,李阳冰书。此碑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修长,线条遒劲平整,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光滑洁净,婉曲翩然,被后人称为“铁线描”。清孙承泽称赞道“篆书自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今观《三坟记》,运笔命格,矩法森森,诚不易及” 。当代书法家王南溟评价李阳冰的小篆“线条或如垂柳之摇曳,或如流云之舒卷,洋溢着一种抒情的气息,代表着小篆书法在唐代复兴的文采风流” 。

在文字学方面,李阳冰刊定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为二十卷,不过对原书的篆法和解说进行了大幅度改动。此后,许慎的原本逐渐失传,李氏刊本盛行。直至宋代初年,徐铉奉诏校订《说文解字》,才大致恢复许著原貌。李阳冰的这一举措,虽对原书有所改变,但在当时篆书研究式微的情况下,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篆书及文字学的关注与研究,对后世文字学发展影响深远。

李阳冰在唐代以篆学名世,当时颜真卿所书之碑,常常邀请李阳冰用篆书题额,二人的合作被时人誉为“二绝” ,足见其篆书影响力之广。大诗人李白也曾作诗称赞“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足见其篆书成就之高。清代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称,篆自秦汉而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他的篆书作品,如《三坟记》《城隍庙碑》《谦卦铭》《怡亭铭》《般若台题名》《吴季札墓志》等刻帖,虽大多为后世翻刻本,但依然能够让后人领略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李阳冰的一生,在仕途上兢兢业业,在文学上助力李白文集传世,在书法与文字学领域更是成就卓越。他以非凡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为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其艺术成就与人格魅力至今仍为后人所敬仰与传颂 。 
上一篇:阎朝隐下一篇:魏收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唐代风水大师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
唐朝宰相
唐朝开国皇帝
初唐文坛革新先驱
唐朝第二位皇帝
刚正谏臣
唐朝第十八代皇帝
边塞诗的激昂歌者
唐代篆书大家、李白至交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