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苏联第3任最高领导人
 尼基塔·赫鲁晓夫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1894-1971)
生卒时间:1894年4月17日(俄历4月5日)-1971年9月11日
籍贯:俄罗斯帝国库尔斯克省卡利诺夫卡村(今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古布金市附近)
生平事迹
1.早年与革命历程(1894-1929)
- 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5岁当煤矿工人,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 内战期间任红军政治委员,参与镇压马赫诺起义。1922年进入莫斯科工业学院学习,兼任党委书记,结识斯大林派系。
2.斯大林时期的崛起(1929-1953)
乌克兰时期:1938年任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推行集体化导致1932-1933年大饥荒(死亡约300万-500万人),后参与大清洗。
二战功勋:任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参与基辅保卫战(1941年)、斯大林格勒反攻(1942年),获“苏联英雄”称号(1944年)。
权力核心:1949年调回莫斯科,主管农业,成为斯大林亲信。
3.执政与改革(1953-1964)
权力斗争:斯大林去世后(1953年),联合马林科夫、布尔加宁击败贝利亚,1955年驱逐马林科夫,1958年兼任部长会议主席,集党政军权于一身。
“非斯大林化”
  -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发表《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暴政,释放政治犯,推动平反运动。
  - 批判个人崇拜,但保留一党制框架,引发东欧动荡(1956年匈牙利事件)。
经济改革
  农业:扩大农庄自主权,垦荒运动(哈萨克斯坦垦荒4000万公顷),推广玉米种植(因盲目扩张获称“玉米帝”)。
  工业:1957年取消中央部门,改设105个经济行政区,导致管理混乱。
外交震荡
  冷战缓和:1959年访美(戴维营会谈),1963年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因部署导弹遭美国封锁,最终妥协,威信受挫。
  中苏分裂:1960年撤走援华专家,1964年边界冲突升级。
4.下台与晚年(1964-1971)
1964年政变:被勃列日涅夫、柯西金等人以“主观主义、唯意志论”为由罢免,退隐后撰写回忆录(1970年在西方出版)。
平民生活:在莫斯科郊区种菜,1971年因心脏病去世,葬礼低调,墓碑由雕塑家涅伊兹韦斯内设计(黑白大理石交织,象征功过并存)。
历史评价与争议
“改革先驱”:打破斯大林模式的僵化,开启思想解冻(文学界“解冻时代”),但政策鲁莽(如垦荒导致沙尘暴)。
“矛盾人物”:批判斯大林却延续其统治逻辑,推动民主却镇压异议(如1962年镇压新切尔卡斯克工人罢工)。
遗产影响:赫鲁晓夫的改革为戈尔巴乔夫“新思维”铺路,其失败揭示了苏联体制改革的深层困境。
关键时间轴
- 1956年: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震动世界
- 1961年:柏林墙修建,古巴革命支持
- 1964年:下台,勃列日涅夫时代开启
赫鲁晓夫是苏联历史上最具争议的领导人之一,其“鲁莽的改革”既暴露了体制弊端,也埋下了苏联后期改革的伏笔。他的一生浓缩了20世纪苏联从革命到僵化的矛盾轨迹。
上一篇:弗拉基米尔・列宁下一篇:泽连斯基
开国中将、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苏联第3任最高领导人
教育革新推动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菲律宾共和国前总统
原福州茶厂审评员
苏联第3任最高领导人
第13任澳大利亚总理
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文物鉴定家
革命烈士
澳大利亚政治家
东源人物
宝安区人物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
中国著名法学家和杰出的民主战士
苏联第3任最高领导人
苏联缔造者
苏联第四任最高领导人
苏联第 5 任最高领导人
俄罗斯第4任 总统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
苏联首任总书记
苏联第 6 任最高领导人
俄罗斯第1任总统
俄罗斯五任总统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