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龙[公元1960年-1979年,战斗英雄] 云南西双版纳景洪人物 岩龙(1960年—1979年2月25日),傣族,生于云南省景洪,战斗英雄。1978年3月应征入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4军40师120团5连2排4班战士,入伍后9个月内受营连嘉奖4次,被树为射击、投弹和军事体育标兵,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在战斗中插入敌后,岩龙孤身奋战3个多小时,击毙越军20余人,为部队夺取高地创造战机。2月25日,在攻打敌人据点时,岩龙冲锋在前,不幸中弹,光荣牺牲,时年仅19岁。为表彰岩龙的功绩,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其“孤胆英雄”称号。 岩龙(1960年1月—1979年2月25日),傣族,出生于云南省景洪县(现为景洪市),是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战斗英雄。他凭借着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技能,在战场上创造了辉煌战绩,被中央军委授予“孤胆英雄”的荣誉称号。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英雄少年,崭露头角 岩龙出生在一个普通傣族农民家庭,从小就受到英雄事迹的熏陶。小学时代,他喜欢看有关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英雄人物的连环画和故事片,英雄们的形象深深烙刻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激励着他成长。 1976年,年仅16岁的岩龙多次向武装部提出申请,渴望加入民兵组织。凭借着对军事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他很快实现了愿望,成为了一名民兵。1977年3月,西双版纳军分区举行全州民兵军事大比武,岩龙被景洪县人武部选拔为射击运动员。在此次比武中,他参加了民兵轻武器第一练习、第二练习实弹射击和对抗射击,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两个第一的好成绩,并被评为射击全能冠军,还为景洪县夺得了射击第一名的锦旗。年少的岩龙在军事领域初露锋芒,展现出了非凡的射击天赋和军事素养。 参军入伍,刻苦训练 1978年3月,岩龙怀着报国之心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十四军四十师一二〇团五连二排四班战士。初到部队,岩龙面临着诸多困难。他来自边疆农村,书读得少,文化水平低,又是少数民族,不熟悉汉语,听普通话和记笔记都成了难题。但岩龙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努力克服语言障碍,通过观察班长的手势来理解指令,还在战友的帮助下学习汉语。 为了争当训练标兵,岩龙全身心投入到军事训练中,其刻苦程度让全连赞叹。步枪射击训练时,做完规定科目后,他还会主动加码,在南方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滚烫的泥地上一卧就是几个小时。为了练习臂力,在步枪瞄准训练中,别人枪头挂一块砖,他就挂两块,别人练30分钟,他就练一个小时。卧射训练时,他在地上趴的时间也比其他战士长一倍。晚上,当战友们都已入睡,他还独自躲在草堆后面,重复着装弹、上膛、瞄准、射击等动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训练,岩龙的射击技术日益精湛。在连、营、团举行的7次步枪实弹射击考核中,他均取得优秀成绩。此外,他还紧盯投弹能手副班长何朝德,努力提升投弹能力,即便胳膊甩肿、关节疼痛,也毫不退缩,最终成绩大幅提升。入伍后9个月,岩龙就受到营、连4次嘉奖,被立为射击、投弹和军体标兵。 奔赴战场,英勇杀敌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岩龙所在的五连奉命向老街东面的南征地区疾进,二排是连队的尖刀排,四班又是排的尖刀班,岩龙就处在这“刀尖”位置。 2月21日,部队行进到78号高地附近时,与越军遭遇。越军居高临下,凭险据守,以猛烈的火力阻挡我军前进。战斗异常激烈,二排长不幸中弹牺牲,岩龙所在的第二战斗小组3人负伤,只剩他一人。面对敌人凶猛的火力,岩龙毫不畏惧,他决定孤身闯入敌人侧后,为连队开辟道路。 岩龙顺着山包左侧的斜坡滚下山谷,利用深草密林的掩护,悄悄地摸向敌人阵地。他从枪声中分辨敌情,寻找目标。当发现敌人的一挺重机枪正疯狂向我五连阵地扫射时,他迅速靠近,举枪将敌机枪副射手击毙,接着又打倒了机枪手,成功消灭了这个对我军威胁最大的火力点。然而,另一个敌机枪火力点又开始射击,岩龙沉着冷静,很快也将其干掉。 随后,岩龙钻进茅草丛,对着环形工事里向我方射击的敌人施展自己的射击本领,接连击毙数名敌人。敌人发现子弹从侧面飞来后,将各种轻重武器转向岩龙射击的位置,但他临危不惧,打一两枪就换一个地方,凭借灵活的战术和高超的枪法,把左侧敌人的几个火力点全部消灭。 接着,岩龙又绕过山包,转移到其他地方继续杀敌。他发现敌人正在构筑工事,便立即占据有利地形,击毙两名敌人。之后,他又摸到敌人炮兵阵地,击毙了正在装填炮弹的敌人。在战斗中,他还及时发现并击退了企图偷袭我军阵地的一小股敌人。 岩龙左摸右插,东杀西打,忍着饥饿,孤身奋战长达6个多小时。他携带的150发子弹只剩下25发,共毙敌20余名。他的英勇作战打乱了敌人的阵脚,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牵制了敌人的火力,为连队胜利夺取78号高地立下了赫赫战功。下午3点多钟,岩龙挂着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望远镜,胜利返回连队驻地。 热血报国,壮烈牺牲 2月25日下午,部队向铺镂北面的一个敌军据点挺进,岩龙所在的二排再次担任尖刀排。岩龙一直冲锋在前,英勇战斗,先后俘敌一名,毙敌两名。 当部队行进至公路转弯处时,丛林里突然响起枪声。作为排头兵的岩龙,不幸被两颗子弹打中胸膛,壮烈牺牲,年仅19岁。岩龙将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祖国的边疆保卫事业,用热血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为了表彰岩龙的功绩,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孤胆英雄”的荣誉称号,他的英雄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了激励无数人爱国奉献的精神榜样。岩龙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他是西双版纳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故事将代代相传,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