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绳曾[公元1912年-1950年] : 云南昭通昭阳区人物 龙绳曾,又名禄勋霖,别号绳曾,云南昭通人,彝族,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九期炮兵科,原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司令。 在云南昭通巧家县一带势力颇深,1950年4月2日率部在昆明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收编。1950年6月18日在昭通率部发起叛乱,同日兵败身亡。 龙绳曾(1912—1950),又名禄勋霖,彝族,云南昭通昭阳区人,是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的三子,人称“龙三公子”。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幼年与早期经历 龙绳曾幼年随生母阿书牟在昭通炎山老家生活。1928年,龙云在推翻唐继尧的“二·六”政变后,历经混战最终控制云南政权,就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绳曾随后前往昆明,依父生活。他曾在云南陆军军官教导团受训,为其日后军事生涯奠定了一定基础。 入赘土司与势力扩张 1931年,龙绳曾入赘巧家县小河拖车阿朵土司禄廷英的养女禄勋珍,改名禄勋霖。阿朵土司自明万历年间受封,传承十代,领地广阔,毗邻滇康,战略位置重要。龙云出于经营凉山、向西康推进的政治考量,促成了这桩婚事。1937年2月,禄廷英病故,龙绳曾成为阿朵土司遗产的继承人。 此后,龙绳曾利用“龙三公子”的特殊身份,干预县政,挑动、操纵地方权绅械斗,从中渔利。他与荞麦地卢肇堂、东坪安炳堂等互为犄角,控制了近半个巧家县,实力颇为强大。 抗战时期活动 抗战爆发后,龙绳曾随军出征,然而军次贵阳时,称染病返回昆明。不过,他凭借特殊身份出任司机工会理事长,参与协调、管理滇缅公路运输,并有所建树,保障了抗日物资运输线的部分工作。 在此期间,龙绳曾在昆明混迹梨园,结识了从上海赴昆明献艺的京剧演员菜萝香(艺名),并续娶为夫人。 解放战争时期经历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龙绳曾入中央训练团受训,1947年11月入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学习。在这期间,他还因与孔祥熙的女儿孔令伟发生枪战,轰动一时。 1948年11月陆大毕业后,龙绳曾移居香港。但随着国内局势变化,1949年5月,他回到巧家,组织“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自任司令,企图割据滇川康黔边区。 1949年8月13日,龙云等44人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动集团。而龙绳曾却走上了不同道路,他虽在12月5日与云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东昭警备司令部司令安纯三在昭通宣布起义,但实则借反蒋之名,抢占地盘,扩充实力。中共地下党曾试图争取他,劝其率部到宣威、威宁一带抗击蒋介石第八军,被他拒绝。他还利用与“边纵”六支队达成互不侵犯协议的时机,率部强占他人地盘,缴械对方武装,并进驻巧家县城,接管县政。其借反蒋以营私的面目逐渐暴露,中共地下党等策动其部下部分团起义,加入“边纵”六支队序列。 解放初期叛乱与覆灭 1950年初,卢汉在昆明宣布和平起义,龙绳曾也在昆明率部接受解放军改编。西南军区批准将其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昭通警备区警备总队”,任命他为昭通警备区副司令员兼总队长,且内定为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 然而,龙绳曾并未真心弃暗投明。他公然接受蒋介石“滇东北军政长官”和“川滇黔康反共救国军总司令”的委任状。回到昭通后,他暗中联络当地彝族土司首领,发展个人武装,其手下武装力量一度高达8万余人。 1950年4、5月间,龙绳曾与安纯三等人勾结,制造了“威宁黑石头事件”“镇雄牛场事件”等一系列流血事件,袭击区乡人民政权和征粮工作队,造成我军和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及人民群众重大伤亡。例如“威宁黑石头事件”中,解放军一个排40余人护送物资途经该地,遭到龙绳曾、安纯三策划的近千名叛匪伏击,除4名战士外全部壮烈牺牲,物资被抢,汽车被捣毁。 对于龙绳曾等人的不轨行为,西南军区、云南省军区和昭通地委、昭通警备区做了大量工作,省军区、省委领导陈赓、宋任穷、周保中等还亲自接见龙绳曾,希望他能改过自新。昭通警备区司令员张显扬、政委薛韬多次邀请他协商解决反革命暴动事件,劝其悬崖勒马,但均遭拒绝。 1950年6月17日、18日晨,张显扬、薛韬再次致信龙绳曾,劝其回头,仍被拒绝。随后,龙绳曾率匪部首先向我军开火,并杀害我军派驻该部的军代表三人,占领昭通城内制高点,企图负隅顽抗。 昭通警备区部队执行上级指示,进行反击。经激烈战斗,当场击毙匪首龙绳曾以下219人,俘其副司令唐声周以下1628人,解除龙奎垣300余人的武装,迅速平息了叛乱。龙绳曾的叛乱被平息后,西南军区政委邓小平致电中央称“龙匪被扑灭,大凉山彝民及川、康、滇、黔边区工作,今后好做些”,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兼云南军区司令员陈赓也称赞“打得好,为民族除了一害”。《云南日报》于1950年6月23日发表云南军区司令部公报,宣布龙绳曾部已被全部歼灭。 龙绳曾从凭借特殊身份扩张势力,到妄图割据一方,最终走上与人民为敌的道路,落得个可耻的下场,其叛乱行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也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