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才[公元1908年-1950年] 云南曲靖师宗人物 何家才,壮族,1908年生于云南省师宗县五龙乡下鲁木村。 人物事迹 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罗平钟山、板桥一带游击活动风起云涌,波及壮乡五洛河。在这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何家才多次跑到板桥、钟山一带打听消息。他把了解的消息在壮族青年中秘密传递,并在青年中秘密串联,准备组织起来打游击。 1949年5月,“边纵”司令员庄田命令师宗护乡独立团密切配合纵队主力解放五洛河。师宗护乡独立团团长赵家康率部进入五洛河地区,在统战人士徐伟龙的配合下,将五洛河地区的恶霸王家太、苏品高、何绍周等人一网打尽,解放了五洛河。在群众还未觉悟,斗争仍然激烈复杂的情况下,何家才最先行动起来,为部队提供情报消息,做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参与组建基层人民政权,工作卓有成效。8月,罗盘地委根据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决定成立高良特区,五洛河属特区管辖范围。特区副主任兼五洛河区区长张树纲在选拔干部中注意发现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挑选何家才到区人民政府搞武装工作。组建民兵时,张树纲任命何家才为区民兵大队长。民兵大队下辖两个中队,共40余人枪,负责区政府的安全保卫工作。政府的信任,人民的重托,使得这位壮族青年心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何家才生于动荡年代,却以坚定的信念投身革命,为云南曲靖师宗的解放与发展奉献生命。以下从其早年经历、革命历程、壮烈牺牲等方面,详述他的生平事迹。 苦难童年,萌发抗争意识 1908年,何家才出生在云南曲靖师宗县一个极为贫苦的农民家庭。彼时的师宗,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中,广大农民深受封建剥削与压迫。何家才的父母整日在田间辛苦劳作,却仅能换来微薄的收入,一家人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在何家才幼年时,家中遭遇严重灾荒,父母想尽办法也无法养活全家,年幼的他不得不跟随父母四处乞讨,在街头巷尾忍受着饥寒与他人的白眼。 这样的苦难经历,在何家才心中深深埋下了对不公平社会制度的愤恨种子。他看着父母被地主欺压,看着乡亲们在贫困中挣扎,逐渐萌生出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少年时期,何家才便展现出与同龄人不同的勇气和正义感,看到有地主家的恶仆欺负弱小村民,他总会挺身而出,尽管常常因此遭到毒打,但他从未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反抗压迫的决心。 投身革命,积极斗争 随着年龄增长,何家才接触到了一些进步思想。20世纪30年代,全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云南地区也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何家才在与一些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接触后,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广大劳苦大众摆脱压迫,走向光明。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 何家才最初的工作是在师宗县的乡村中宣传革命思想。他利用自己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熟悉,走村串户,向农民讲述地主阶级的剥削本质,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革命理想。他的语言通俗易懂,极富感染力,许多农民在他的影响下,开始觉醒,逐渐参与到革命活动中来。 在宣传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后,何家才开始参与组织农民运动。他帮助农民成立农会,团结起来与地主进行斗争。通过农会,农民们向地主提出减少地租、增加劳工待遇等合理要求。面对地主的反抗和威胁,何家才毫不畏惧,带领农民与地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一次抗租斗争中,地主纠集家丁企图镇压农民,何家才临危不惧,组织农民手持农具进行抵抗,最终成功迫使地主做出让步,这场斗争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农民的革命信心。 武装斗争,冲锋在前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家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他在师宗县组织群众筹集物资,支援抗日军队,同时动员青年参军入伍,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贡献力量。他深入各村各寨,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在他的努力下,许多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奔赴抗日战场。 解放战争时期,何家才参与组建了师宗县的地方武装力量。他和战友们四处收集枪支弹药,发动群众参加武装队伍。在队伍组建初期,面临着物资匮乏、装备简陋等诸多困难,但何家才从未气馁。他带领队伍开展游击战争,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周旋。他们常常利用师宗县复杂的地形,出其不意地袭击国民党军队的据点和运输线,给敌人造成了沉重打击。 在一次战斗中,何家才所在的队伍被国民党军队包围。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何家才沉着冷静,他分析地形后,带领队伍巧妙地利用山间小道突围。在突围过程中,他亲自殿后,与敌人展开激烈交火,成功掩护了大部分队员撤离。此次战斗中,何家才身负重伤,但他在伤势稍有好转后,又立即投入到战斗中,展现出了顽强的革命意志。 政权建设,鞠躬尽瘁 师宗县解放后,何家才积极投身到新生政权的建设工作中。他先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负责土地改革、恢复生产等工作。在土地改革中,何家才深入农村,详细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土地占有情况。他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将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为了确保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何家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阻力。一些地主不甘心失去土地,暗中进行破坏活动,甚至威胁参与土改的干部和农民。何家才毫不退缩,他组织力量对这些破坏分子进行坚决打击,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让农民认识到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坚定他们参与土改的信心。在他的努力下,师宗县的土地改革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在恢复生产方面,何家才积极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他亲自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他还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他的带领下,师宗县的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壮烈牺牲,英魂长存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局势还不稳定,一些残余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师宗县境内的土匪与反动地主相互勾结,发动武装暴乱,严重威胁到新生政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何家才临危受命,带领队伍前往平息暴乱。 在战斗中,何家才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与土匪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然而,由于土匪人数众多,且得到了反动势力的支持,战斗形势异常严峻。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何家才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身受重伤。但他依然坚持指挥战斗,鼓励战士们奋勇杀敌。最终,因伤势过重,何家才壮烈牺牲,年仅42岁。 何家才的牺牲,让师宗县的人民悲痛不已。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师宗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为了纪念何家才,师宗县人民政府在当地建立了纪念碑,让后人永远铭记这位为革命事业和人民幸福献出生命的英雄。何家才的英名,将永远镌刻在师宗县的历史丰碑上,他的精神,也将永远传承下去,成为师宗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