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甲本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王甲本

王甲本[公元1901年-1944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像 云南曲靖富源县人物
王甲本(1901年—1944年9月7日),字立基,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安镇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四期炮兵科毕业,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军长,抗日英烈。 
抗战爆发后,王甲本率部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长衡会战等重大战役。在中国抗战正面战场上的22场会战中,王甲本总共经历了11场和日寇殊死搏杀的残酷激烈大战。因其身先士卒,指挥有方,杀敌无数,战功卓著而屡次受奖,得到“硬仗将军”的光荣称号,获颁“云麾勋章”。1944年9月,在湖南东安山口铺与日军遭遇,激战中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晋陆军上将。 
2014年9月1日,入选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铁血滇将王甲本:从云南富源走出的抗日英烈  

王甲本(1901—1944),字立基,云南曲靖富源县中安镇人,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一。他出身行伍,历经北伐、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等重大战役,以骁勇善战、治军严明著称,官至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军长。1944年,在豫湘桂会战的衡阳外围战斗中,他率部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壮烈牺牲,时年43岁。其忠勇事迹被载入《中国抗日战争史》,成为滇军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  


一、滇东少年的从军之路:从富源到黄埔  
1901年,王甲本出生于富源县一个普通家庭,父亲王孝忠曾在清军任职,后解甲归田。受家庭影响,王甲本自幼崇尚勇武,少年时就读于富源高等小学堂,因目睹清末民初时局动荡、外侮频仍,遂立志投笔从戎。1918年,云南都督唐继尧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王甲本凭借优异成绩考入第14期步兵科,与卢汉、龙云等滇军将领成为校友。  

在讲武堂期间,王甲本刻苦钻研军事理论,擅长战术推演与格斗技巧,尤其对步兵攻坚战术有深入研究。1922年毕业后,他先在滇军顾品珍部任见习排长,后因作战勇猛,逐步晋升为连长、营长。1927年,滇系内部发生“二六政变”,唐继尧下台,王甲本审时度势,转投国民革命军,随部队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克武汉、南京等战役中屡立战功,升任团长。  

1930年,王甲本进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高等教育班深造,系统学习现代军事战略。毕业后,他被调入国民革命军第98师,先后任参谋长、副师长,因治军严谨、赏罚分明,深得官兵拥戴。此时的他已从滇东少年成长为兼具实战经验与理论素养的青年将领,为日后投身抗日战场奠定了基础。  


二、淞沪浴血:从南京到长沙的抗战征程  
1. 淞沪会战:初露锋芒的铁血防御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8月,王甲本率第98师参加淞沪会战,驻守宝山、月浦一线。面对日军海陆空立体进攻,他指挥部队依托简陋工事,与敌展开拉锯战。在一次阵地争夺战中,日军凭借坦克掩护突破防线,王甲本亲率敢死队冲锋,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坦克3辆,击退敌军反扑,因战功获颁“云麾勋章”。  

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第98师伤亡惨重,王甲本率残部突围后,随即参加南京保卫战。12月,南京沦陷,他率部在城郊与日军展开巷战,因寡不敌众被迫西撤。撤退途中,他目睹日军暴行,悲愤交加,对部下立下誓言:“不驱逐日寇,誓不生还!”  

2. 长沙会战:三次御敌的滇军悍将  
1939年至1942年,王甲本先后参加三次长沙会战。他此时已升任第79军副军长,协助军长夏楚中指挥作战。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他提出“诱敌深入、侧击合围”的战术,率部在捞刀河一线伏击日军第6师团,歼敌千余人,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集中12万兵力进攻长沙,王甲本率第79军在湘北重镇临湘、岳阳一带设防。他亲赴前线督战,利用地形构筑多层防御工事,以“逐次抵抗、消耗敌军”的策略,迟滞日军进攻达半月之久。在傅家桥战斗中,他指挥部队夜袭日军炮兵阵地,缴获重炮4门,受到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通令嘉奖。  

1942年第三次长沙会战,王甲本升任第79军军长。他汲取前两次会战经验,注重步炮协同与敌后游击配合,在岳麓山阵地部署重炮群,对进攻长沙的日军实施精准打击。当日军突破前沿阵地时,他亲率预备队反冲锋,手持冲锋枪与士兵并肩作战,官兵士气大振,最终配合友军将日军击退至新墙河以北,取得长沙会战的胜利。此战中,第79军因战功卓著被授予“虎贲军”称号,王甲本也因指挥果断、身先士卒,被官兵称为“硬战将军”。  


三、血染湘南:豫湘桂会战中的最后冲锋  
1944年,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豫湘桂会战。5月,日军集中20万兵力进攻湖南,衡阳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王甲本率第79军奉命从江西驰援衡阳,担任外围防御任务。  

6月,日军第11军主力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防线,直逼衡阳。王甲本率部在衡阳西北的冷水滩、东安一线布防,试图阻挡日军南下。7月20日,日军第3、第13师团万余人向第79军阵地发起猛攻,王甲本指挥部队在山林间与敌周旋,利用地形设伏,多次击退日军进攻。  

8月7日,衡阳失守,日军主力转而围攻第79军。王甲本为掩护友军撤退,率军部及直属部队转移至湖南东安山口铺一带。8月12日凌晨,部队在行军途中遭遇日军第13师团一部突袭。此时王甲本身边仅有一个警卫连和军部幕僚,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他临危不乱,立即命令警卫连抢占附近高地,自己则率手枪队向敌侧翼冲锋,试图撕开突破口。  

战斗中,日军凭借火力优势压制我军,王甲本的手枪队伤亡殆尽。当日军逼近至20米时,他拔出战刀,高呼“杀贼报国”,率先冲入敌群,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激战中,他左胸中弹,仍强忍剧痛砍倒一名日军,最终因寡不敌众,腹部被日军刺刀刺穿,壮烈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他的副官吴镇科、卫士队队长等11人,遗体被当地百姓秘密安葬于东安芭蕉村后山。  

王甲本牺牲后,第79军官兵悲愤欲绝,随后在副军长甘清池率领下反攻山口铺,抢回将军遗体。经检查,王甲本全身共有刀伤、枪伤10余处,双手仍紧握染血的战刀,其壮烈景象令在场官兵无不落泪。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灵柩运回富源安葬时,沿途百姓自发设祭,送葬队伍绵延数里。  


四、忠魂不朽:从战场到青史的精神丰碑  
王甲本牺牲的消息传到重庆后,国民政府举行追悼大会,蒋介石亲题“血染湘南”挽联,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代表也送来花圈,赞誉其“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不愧抗日英雄”。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王甲本为革命烈士,其事迹被载入《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在富源县,当地政府修建了“王甲本将军纪念亭”,碑文记载其生平功绩;在湖南东安,百姓为其修建了衣冠冢,每年清明均有后人祭扫。王甲本的抗战精神成为滇军的一面旗帜,正如其在战前写给家人的信中所言:“今日寇侵华,国难当头,甲本身为军人,当以马革裹尸为幸,虽死无憾!”  

从云南富源的青山到湖南湘南的红土,王甲本用生命践行了“保家卫国”的誓言。他的一生,是近代中国军人从内战走向外战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不屈抗争的象征。如今,当人们走过富源县的“将军路”,依然能感受到这位铁血滇将留给后世的精神力量——那是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担当,以及永不熄灭的抗日英魂。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6 10:58
上一篇:骆成骧下一篇:徐文烈
著名爱国将领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
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干家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贝勒载瀛第五子
翁源人物
国民党高官,平远县人物
抗日英烈
抗日民族英雄、烈士
柳直荀烈士的夫人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中国第二大姓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奥运会冠军
国务院原副总理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纵横家
开国少将
湖北省委书记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忠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四川省委书记
北伐名将
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革命烈士
美治时期菲律宾出名的领袖
东光县人物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抗日英烈
抗日民族英雄、烈士
抗日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革命烈士
广东省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红岩英烈,革命烈士
贵州文化教育的鼻祖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