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像 四川省资阳市人物 干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47年8月3日出生于四川内江,冶金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干勇是我国著名的冶金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虽然他生于重庆市,但祖籍是四川资阳,在冶金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求学经历 1962 - 1965年: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完成普通高中学习。 1965 - 1970年:就读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79 - 1982年:在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炼钢专业深造,取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3 - 1987年:进入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攻读钢铁冶金专业博士学位,并于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0 - 1979年:在四川内江电力修造厂担任技术员,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1988 - 1993年:担任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炼钢室主任,负责领导和组织炼钢领域的科研工作。 1993 - 2001年:先后担任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带领团队在钢铁冶金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在此期间,1994年起担任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致力于连铸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2006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任,为推动该领域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 - 2011年:担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研究员,领导企业在材料研发和工程技术领域不断创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10 - 2014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积极参与工程院的管理和决策工作,推动了我国工程科技领域的整体发展。 2012年:担任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为宝钢的发展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2014年:担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继续从事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2019年:担任株洲火炬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战略指导。 主要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 连铸工程基础理论创新:长期从事钢铁冶金领域连铸工程与新技术基础理论研究。首次提出了亚快速凝固的CET自由晶粒的半定量计算公式;建立了伺服振动系统两级固定匹配控制模型、结晶器电磁约束和电磁制动工程分析计算方法、结晶器弯月面综合计算模型以及带液芯压下过程的传热及应力变形耦合模型和仿真软件。这些理论成果为连铸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连铸技术工程研究与创新: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台半工业化和工业试验薄板坯连铸机组,在椭圆双曲面结晶器理论设计、水口及保护渣方面对薄板坯连铸技术发展有进一步创新;主持了高效连铸关键装备及系统技术的开发,形成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效连铸软硬件配套工程技术,推广了以独特的连续锥度结晶器、板簧导向振动、连续矫直为核心的方坯高效连铸技术,提高了我国连铸技术的整体水平,促进了钢铁行业的高效生产。 推动钢铁流程技术发展:主持国家十一五重大支撑计划项目“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的研究工作,为我国钢铁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作为我国材料冶金、现代钢铁流程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引领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向。 荣誉与奖项 科技奖项: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中宽度薄板坯连铸技术”分别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效方坯连铸系统技术研究”分别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国家冶金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熔融还原基础研究”获冶金科技一等奖;2002年“现代电磁连铸技术基础研究”获冶金科技一等奖。 专利与著作:获准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7部。 其他荣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和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全国突出贡献者”称号。 社会兼职与影响力 学术团体任职: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委、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会长、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国家“863”战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在多个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参与国家战略:深度参与国家战略顶层设计,担任国家2030重大项目“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总师,为国家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 培养人才: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为我国冶金材料领域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社会活动与最新动态 2023年:2月23日,出席2023年首期“相城大讲堂”并作专题授课;4月17日,应邀在福州大学图书馆博学厅作题为《现代新材料创新技术发展战略》的前沿学术报告。 2024年:9月20日,在安徽合肥2024国家制造强国建设论坛现场发表讲话;12月4日,在福建南平“2024中国钢铁工业节能环保大会”现场作题为《钢铁产业在“双碳”战略实施中的发展思考》的主题报告。 2025年:4月25日,来到赣州市院士大讲堂作专题辅导,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及关键技术前瞻研究”主题,为推动赣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考。 干勇院士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我国冶金材料领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为我国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也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