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森[公元1918年-2013年,开国大校] 四川广元市剑阁县人物 林桂森,男,汉族,四川省剑阁县人,1918年11月出生。1935年参加红军,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随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 林桂森,1918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剑阁县开封乡。他的一生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早期经历与红军岁月 1935年1月,林桂森担任四川省剑阁县武连驿村苏维埃秘书,同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在红四方面军第4军先后担任勤务员、宣传员、油印员、测绘员、班长、译电员等职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林桂森随红四方面军经历了艰苦的长征,三过草地,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也让他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桂森在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担任译电员,后逐步升任机要股股长、副科长、太行军区司令部机要科科长。在这一时期,他主要负责机要通信工作,为部队的指挥和作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保障。他凭借着对党的忠诚和高度的责任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确保了军事机密的安全传递。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林桂森不断成长和进步,积累了丰富的机要工作经验,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林桂森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机要室主任、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机要室主任、第二野战军司令部机要处处长。他长期在刘、邓首长身边做机要工作,参加了上党、陇海、淮海等诸多重要战役。在这些战役中,他所领导的机要部门犹如部队的“神经中枢”,准确、及时地传递着各种作战指令和情报信息,为战役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林桂森以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组织能力,确保了机要工作的万无一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 西南军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林桂森担任西南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处长兼机要学校校长,同时兼任西南军区和中共西南局保密委员会秘书长。他肩负起了建设和完善西南军区机要通信系统的重任,致力于培养机要工作专业人才,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西南地区的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机要保障。 兵役部工作:之后,林桂森调到总参谋部兵役部担任兵役动员处副处长,为新中国的兵役制度建设和兵员动员工作积极出谋划策,推动了兵役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为国防力量的补充和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防科研与工业建设:1962年2月,林桂森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第九研究所政委。在这个岗位上,他注重加强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为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1964年6月,他担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基建部部长,负责组织领导国防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提升我国国防科研能力付出了辛勤努力。1965年,林桂森转任第六机械工业部基建局负责人,继续在国防工业建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海军装备建设和国防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1970年5月,他担任六机部第七研究院川东办事处负责人,在复杂的环境下,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推动当地军工事业的发展。 晚年生活 1982年,林桂森离职休养,享受副部长级医疗、住房待遇。离职后,他依然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军队的建设,保持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热情。2013年3月,林桂森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林桂森同志为中国革命、建设和国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他在机要工作岗位上的卓越表现,为保障军事指挥和国家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多次荣获勋章,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这些荣誉是对他一生功绩的高度肯定和赞誉。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