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训[公元1915年-2012年] 浙江省舟山人物  丁光训(1915.9.20-2012.11.22)   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和神学思想建设的重要推动者,祖籍浙江定海(今舟山定海区),生于上海,拥有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纽约协和神学院学历,获文学硕士、神学博士学位。    人物生平与职业历程   早年与教育:   出身基督教家庭,外祖父为圣公会牧师。1934年考入圣约翰大学,后转学文科及神学,1942年获神学学士学位并按立为圣公会会吏。1946年赴加拿大、美国深造,194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及协和神学院神学硕士学位,后在瑞士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任职。   回国与主要职任:   1951年克服困难携全家回国,历任上海广学会总干事、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1952年起,2010年前长期担任此职)。1954年起参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历任第三届至五届主席、第六届至八届名誉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一届至三届会长、第四届至六届名誉会长。1980年起任全国政协第七至十届副主席,还发起成立爱德基金会并任董事长。    神学思想与贡献   核心主张:   倡导“上帝之爱”神学,强调树立正确圣经观与教义观,打破“信与不信”二元对立,提出“和好”神学,推动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张“中国基督教中国化”,建设具有中国特征、去除殖民性格的教会,注重地方性与国际性互动。   学术影响:   著有《丁光训文集》《论三自与教会建设》《论神学思想建设》等多部论著,其神学思想被视为“处境神学”,对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和国际交流影响深远。    社会活动与荣誉   爱国实践:   抗战时期积极参与救亡运动,支持民主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参与1982年宪法制定,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国际交流:   多次率团出访多国,接待坎特伯雷大主教、图图主教等国际宗教领袖,宣传中国宗教政策,提升中国基督教国际影响力。   公益事业:   爱德基金会在其领导下,在扶贫、医疗、教育等领域开展大量慈善工作,成为中国基督教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人物逝世与评价   逝世与悼念:   2012年11月2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8岁。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宗教界代表隆重送别,肯定其“爱国爱教、鞠躬尽瘁”的一生。   历史评价:   被赞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其一生致力于团结信众、推动神学革新与社会公益,为中国宗教界与国际交流树立了典范。   *参考资料:《丁光训文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史料》、新华网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