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江纬

北宋太常少卿

江纬[宋] 浙江衢州常山县人物

江纬:北宋常山贤士与七虎堂的文教传奇  
人物生平  
江纬(生卒年不详),字彦文,原名慈,衢州常山开原乡一都塘口(今属浙江)人,北宋末年学者、官员。宋治平四年(1067年),他随弟弟江南迁居开化花园门一带,娶余氏为妻。元祐初年(1086年),江纬在华川黄泥岭下创办书堂,侄子江少齐、江少虞、江汉等皆从其受业,汪藻、程俱、李处权、赵子昼等青年才俊亦负笈求学。  

元符三年(1100年),江纬以太学内舍生身份上呈封事,获宋哲宗召对,赐进士及第,授缙云县令。政和七年(1117年),升任太常寺少卿,后改任宗正少卿,出知处州。宣和四年(1122年),任直秘阁、知洛州。其门下学子皆相继登科入仕,因七人文章气势雄浑,时人誉为“文中虎”,故讲学之堂被命名为“七虎堂”。  

隐居山林与交游唱和  
建炎年间(1127—1130年),江纬因直言敢谏触怒权贵,罢官归乡,隐居华川。此时,昔日弟子与友人闻风来聚,七虎堂再度成为文人雅集之所。他在《七堂虎·拜星月词》中写道:“退处乡关,幽栖林薮……策杖携壶,向湖边柳外”,尽述归隐后的闲适与对官场的失望。  

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逼近秀州,弟子程俱因病归乡,与江纬畅游山水、诗酒唱和。程俱在《秋绕行南谷经荒村》中追忆师生同游之景,表达思念:“公来定何时,旧唱犹能续,寻壑复穿云,仙山看飞鹿”。汪藻、江汉等虽在外为官,亦以《拜星月词·和韵》等诗词寄怀,倾诉心声。魏公张浚之子张南轩亦亲至华川,与江纬吟咏唱和,留下“廊庙夔龙,暂卜邻郊外”之句。  

绍兴元年(1131年),程俱被宋高宗召回任秘书少监,虽公务繁忙,仍与江纬诗词往来。江纬以诗倾诉不平,程俱回赠《和答江彦文送行长句》,既赞其刚直品格,又劝慰宽心:“平生肮脏皆华首,阅世崎岖信损神”。直至江纬去世,程俱仍亲赴潭口祭悼并题诗寄哀。  

七虎堂的历史影响  
七虎堂位于石门乡二十三都(今衢州华埠镇大坞岗),由江纬于元祐年间(1086—1093年)创建,因门下“文中七虎”而得名。堂内曾聚江少齐、江朝宗、江少虞、程俱、李处权、赵子昼等才俊,成为北宋浙西重要的文教中心。宋末元初,七虎堂虽废为废墟,但其培育的学风影响深远:明初戴雪溪于遗址旁筑临清楼,以先贤为范激励后人,至清代竟涌现出刑部尚书戴敦元等名臣。  

明代江子颐在《七贤堂赞》中写道:“峨峨三衢山,亭亭七贤堂。贤以政事著,炫日华文章”,既颂七虎堂昔日荣光,亦赞其文脉传承之功。作为开化最早的书堂之一,七虎堂不仅造就了程俱、江少虞等贤臣名儒,更奠定了当地重教尚学的传统,成为宋代江南文教兴盛的缩影。  

  
江纬以儒者之姿,在朝堂与山林间坚守风骨,其创办的七虎堂则以“文中七虎”的传奇,书写了宋代士大夫以文会友、以教传世的精神底色。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5-17 17:01
上一篇:徐徽言下一篇:马天骥
南宋末代皇帝
五代宋初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
五代宋初堪舆家
南宋学者,朱熹理学的继承人
北宋第五位皇帝
南宋第六位皇帝
宋朝第八位皇帝
南宋哲学家
宋朝第二位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宋朝词人
宋朝风水师
南宋抗金忠义将领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
原泰州地委副书记
开国少将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革命烈士
江西贵溪籍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电工理论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共江南特委妇女部长
医学教育杰出人物
北宋太常少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