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沛·才旦卓嘎:雪域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
阿沛·才旦卓嘎(1915年9月—2012年5月),藏族,出生于拉萨贵族宇妥家族,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西藏妇女运动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从旧西藏贵族女性到全国妇联副主席,她的一生见证并推动了西藏妇女从封建枷锁中解放、走向平等发展的历史进程,被誉为“西藏妇女的引路人”。
## **一、投身妇女解放:从贵族夫人到社会活动家**
1915年,才旦卓嘎生于拉萨宇妥家族,自幼接受传统贵族教育。1935年与阿沛·阿旺晋美成婚,成为阿沛家族的女主人。西藏和平解放后,在丈夫爱国思想影响下,她走出深宅大院,投身革命事业:
- **筹建妇女组织**:1953年任拉萨市爱国妇女联谊会筹委会主任,走街串巷动员妇女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旧俗,号召“团结反帝爱国,争取男女平等”;
- **破除封建枷锁**:组织妇女学习文化、参与生产,支持土地改革中女性分得土地,推动废除“一妻多夫”“农奴女性不得参政”等陋习。
1956年,她任西藏爱国妇女联谊会副主任,足迹遍及拉萨、日喀则等地,培养出首批藏族妇女干部,如次仁卓玛、德吉措姆等,为西藏妇女工作奠定组织基础。
## **二、领导西藏妇联:开拓妇女工作新局面**
### **民主改革中的妇女动员**
1959年西藏平叛改革后,才旦卓嘎代理西藏妇联主任,带领妇女投身民主改革:
- **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在农村建立“妇女生产突击队”,倡导女性参与农业生产、畜牧养殖,争取劳动权益;
- **创办妇女学校**:在拉萨、昌都等地开设扫盲班,培养出西藏首批女医生、女教师,如藏医洛桑旦增的弟子中不乏女性学员;
- **维护妇女权益**:推动制定《西藏自治区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条例》,严厉打击包办婚姻、家庭暴力。
### **全国视野下的妇女事业**
1978年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后,她将西藏妇女工作纳入全国格局:
- **调研与建言**:深入云南、新疆等边疆地区,提出“边疆妇女工作需兼顾民族特色与时代需求”的建议,推动设立少数民族妇女发展专项资金;
- **国际交流使者**:率团出访印度、尼泊尔等国,介绍中国民族政策与妇女解放成就,驳斥“西藏妇女受压迫”的谣言;
- **立法参与**:参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特别强调对少数民族妇女文化传承权的保护。
## **三、参政议政:一生坚守爱国立场**
作为连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才旦卓嘎始终以“民族团结”“妇女发展”为履职核心:
- **反分裂斗争中的旗帜**:在1987年拉萨骚乱、2008年“3·14”事件中,她公开谴责达赖集团分裂行径,指出“旧西藏妇女是农奴主的私有财产,如今才是国家的主人”;
- **西藏发展的建言者**:提出“加强西藏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建立高原妇女健康保障体系”等提案,推动西藏设立妇女创业基金、免费“两癌”筛查项目;
- **公益事业的践行者**:退休后发起“格桑花助学计划”,资助千余名西藏贫困女孩上学,捐建20所乡村妇女之家。
## **四、崇高品格:跨越时代的精神标杆**
- **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作为阿沛·阿旺晋美的夫人,她既是贤内助,也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伙伴。两人相濡以沫70载,共同书写了“民族团结家庭”的典范;
- **廉洁自律的公仆**:虽出身贵族,却始终保持朴素作风,拒绝为亲属谋取特权,其子阿沛·晋源从普通公务员做起,直至成为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 **文化传承的守护者**:晚年主持整理《西藏妇女口述史》,收录百位老阿妈讲述新旧西藏变迁,为研究西藏社会史留下珍贵资料。
## **五、逝世与缅怀:精神永照雪域高原**
2012年5月24日,才旦卓嘎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致以哀悼,贾庆林等出席遗体告别仪式。拉萨街头,数千群众自发敬献哈达,缅怀这位“阿妈啦”(藏语:母亲般的长辈)。
西藏自治区妇联在悼词中评价:“她是西藏妇女从农奴到主人的见证者,是民族团结从理念到实践的践行者。她的一生,是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一生。”如今,拉萨的“才旦卓嘎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巍然矗立,如同她未尽的事业,继续照亮西藏妇女前行的道路。
## **结语:贵族女性的时代蜕变**
阿沛·才旦卓嘎的百年人生,是旧西藏贵族女性觉醒的缩影,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地区妇女解放的典范。她打破阶级局限,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用一生证明:只有在祖国大家庭中,少数民族妇女才能真正实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她的精神,如同高原上的雪莲花,历经风雨依然绽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女性为梦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