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敏[公元1927年-2012年,机械原理专家] 四川省成都市人物 李华敏教授1927年9月生于四川成都。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195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并留校任教,1951年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 1954年研究生毕业留在哈工大任教。1979年评为教授,1997年退休。曾任机械原理教研室主任、科研处副处长、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研究生伍梓潼院常务副院长等职。 # 李华敏:深耕机械领域的教育科研先驱 李华敏(1927 - 2012),四川成都人,机械工程领域的杰出教授。1950年,她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随后于1954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结业。此后,李华敏长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担任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等重要职务,同时还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理论联合会齿轮委员会委员,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学术与行业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华敏教授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机械原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展开。1954年,她组织召开了全国首届机械原理教学经验交流会,打破了当时机械原理教学交流匮乏的局面,有力推动了该学科教学经验的传播与共享。同年,她编写了国内第一本《机械原理》教材,为机械原理学科的教学提供了系统的知识框架,成为国内机械原理教学的重要奠基之作,也因此成为国内公认的齿轮研究开拓者之一。此外,她还曾担任国家教委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机械原理课程指导小组组长,为全国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构建和发展指明方向;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兼机械传动分会主任委员,推动机械传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行业发展;任职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为黑龙江省机械学科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贡献力量。 在科研领域,李华敏教授深耕齿轮理论与加工、机器人技术等方向,成果丰硕。她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带领团队攻克众多技术难题。在学术著作方面,她撰写了《大齿形角渐开线齿轮的封闭图与齿形系数》《渐开线齿轮的几何原理与计算》《齿轮机构设计与应用》《齿轮手册》等多部著作,这些著作系统阐述了齿轮领域的专业知识,为行业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同时,她还翻译了《行星机构计算》《机构原理》等译著,引入国外先进的机械理论知识,拓宽了国内机械工程领域的学术视野。其中,2007年9月出版的《齿轮机构设计与应用》(与李瑰贤合著),成为机械工业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 李华敏教授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重要奖项,彰显了其科研实力。她共有七项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中模数航空齿轮标准”在1978年荣获国家科学大会奖,这是对其在航空齿轮领域贡献的高度认可;“全方位关节准椭球齿轮的啮合理论与加工方法的研究”于1992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关节挠性手”和“径向剃齿刀的应用与推广”分别在1993年和1996年获得航天工业部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华敏教授用一生的精力投身机械工程领域的教育与科研事业,为我国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