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晓农

李晓农[公元1917年-1988年] 广东省湛江市人物
李晓农(1917—1988年),别号曲李,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郊东海岛三盆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却未能阻挡他追求进步与光明的脚步,其一生充满了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壮丽篇章。

1939年7月,李晓农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此踏上了为共产主义理想拼搏的征程。同年9月,他凭借努力考入遂溪县立中学简师班。在校期间,他不仅勤奋学习,还担任了该校党支部书记,积极传播革命思想,组织进步活动,在校园里播撒下革命的火种。

1941年,李晓农肩负起更为重要的使命,前往纪家地区负责党的工作。在那里,他深入群众,扎根基层,大力发展党组织,壮大革命力量,为后续的武装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4年8月9日,李晓农参与了著名的遂溪老马村起义。此次起义意义重大,起义后成功组建了由共产党领导的遂溪人民抗日联防大队,李晓农出任联防大队第三中队指导员。同年10月,部队改编为雷州人民抗日游击大队,他转任游击大队第一中队指导员。到了1945年1月,李晓农担任抗日人民解放军第九独立大队政委,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奋勇杀敌,为保卫家乡、抗击侵略做出了卓越贡献。

1945年9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李晓农担任遂溪县军事小组书记。1947年春,中共南路党组织制定了打击国民党军雷州独立挺进支队少将司令、粤桂边区“剿匪”指挥兼遂溪县长戴朝恩的计划,李晓农负责具体实施。他精心策划,组织游击队员成功将戴朝恩击毙,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同年,李晓农担任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新一团政委。11月4日,他参加了笔架岭战斗。在战斗中,他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与战友们紧密配合,成功粉碎了国民党粤桂南“清剿”总指挥陈沛重点进攻遂溪的计划,有力地推动了当地革命形势的发展。

1948年2月上旬,李晓农与金耀烈奉命率部挺进十万大山。在长达28天的艰难征途中,部队面临着重重险阻,不仅要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跨越廉江、博白、灵山、合浦、钦州、防城等多个县境。然而,李晓农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带领部队顽强前行。之后,他们又奉命向十万大山北麓转移,在艰苦的环境中,游击于上思、思乐、明江一带。同年7月,上级党委决定成立山北地区委员会,李晓农担任副书记兼上思县委书记,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革命事业辛勤耕耘。

1949年8月,李晓农调任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政治部主任,为边纵队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为部队的稳定和战斗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云南省全境解放后,李晓农在军队建设方面继续发光发热。他先后担任云南武定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后勤22分部政委、昆明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在各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为军队的后勤保障和政治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1981年,李晓农光荣离休,定居广州。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李晓农的卓越贡献得到了高度认可,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中共中央军委授予的解放勋章、独立勋章各一枚。

1988年8月,李晓农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1岁。他的一生,是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一生。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到和平建设时期的默默奉献,李晓农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高尚情怀。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陈明伶下一篇:杨朝芬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青海省原省长
蜚声国际的国学大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原湖南省省委书记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委原书记
原广东省政协常委
蒋介石之长子
民国时期杰出女性
澳大利亚议会原纪录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
宝安区人物
实业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开国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