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司马懿

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家
司马懿
司马懿:乱世权谋的传奇人物
司马懿(179 年 —251 年 9 月 7 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他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政治家、军事家,以其卓越的智谋、隐忍的性格和深远的政治眼光,在动荡的三国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司马懿出身于世家大族,其家族河内司马氏自东汉以来便世代为官。良好的家庭环境赋予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政治素养。少年时期的司马懿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志向,他博学洽闻,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当时的南阳太守杨俊以善于识人著称,见到少年司马懿后,便断言他绝非寻常之人。
201 年,郡中推举司马懿为上计掾。时曹操正任司空,听闻司马懿之名,便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衰微,天下大乱,又瞧不上曹操的宦官出身,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拒绝应召。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直到 208 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并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推脱,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畏惧曹操的权势,只得就职。
在曹操麾下,司马懿起初担任文学掾,后转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逐渐崭露头角。曹操对司马懿的才能有所察觉,认为他有 “雄豪志”,又发现他有 “狼顾之相”,心中颇为忌讳,曾对其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会干预你的家族之事。但曹丕与司马懿关系亲密,对父亲的告诫不以为然,时常维护司马懿,使得司马懿得以保全,并继续在仕途上稳步前进。
215 年,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随军出征。他向曹操建议,在拿下汉中后,应趁势进军益州,因为刘备刚刚夺得益州,人心不稳,此时进攻可一举平定蜀地。但曹操并未采纳他的建议,错失了统一南方的良机。后来,曹操称魏王,司马懿被封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他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 “四友”,在曹丕争夺世子之位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深得曹丕信任。
220 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魏王,不久后称帝,建立魏国,司马懿被任命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曹丕在位期间,司马懿深受重用,多次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222 年和 224 年,曹丕两次伐吴,都让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其为向乡侯。226 年,曹丕病重,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一同被任命为顾命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曹叡即位后,司马懿升任骠骑将军,开始在军事领域崭露头角。
227 年,新城太守孟达暗中与蜀汉勾结,意图叛魏。司马懿得知消息后,一边写信安抚孟达,使其放松警惕,一边暗中率军日夜兼程赶赴新城。孟达原本以为司马懿率军前来需要一个月时间,没想到司马懿仅用了八天就兵临城下。经过十六天的激战,司马懿成功平定孟达叛乱,稳定了曹魏的边境局势。此次战役充分展现了司马懿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228 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叛应亮,关中震动。魏明帝曹叡派曹真都督关右诸军抵御诸葛亮,同时命张郃进攻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街亭,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被张郃大败。司马懿也在此时率军收复了三郡。此后,诸葛亮又多次北伐,司马懿成为抵御蜀汉北伐的主要将领。在与诸葛亮的长期对峙中,司马懿深知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困难,于是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消耗蜀军的力量。诸葛亮多次挑战,甚至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的衣服,试图激怒他出战,但司马懿不为所动,始终坚守防线。双方在五丈原对峙了一百多天,最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蜀军失去主帅,被迫撤回蜀中,司马懿成功抵御了蜀汉的北伐,巩固了曹魏在西部边境的统治。
234 年,孙权进攻合肥新城,司马懿率军救援。孙权得知司马懿前来,便退兵而去。司马懿又趁机进军,击败了孙权的部将诸葛恪。此后,司马懿因功被封为太尉,成为曹魏政权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239 年,魏明帝曹叡病逝,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与曹爽同为顾命大臣,辅佐曹芳。起初,曹爽因司马懿德高望重,对他还算尊重,凡事都与他商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爽在亲信的怂恿下,开始排挤司马懿,将其明升暗降为太傅,剥夺了他的实权。曹爽及其党羽把持朝政,专擅威权,生活奢侈无度。司马懿见此情形,假装生病,不问政事,暗中却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249 年,曹爽陪同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高平陵。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控制了洛阳城。他以太后的名义下诏,指责曹爽兄弟的罪行,并关闭城门,占领武器库,派兵出城占据洛水浮桥。曹爽接到消息后,惊慌失措,最终在谋士的劝说下,放弃抵抗,交出了兵权。不久后,司马懿以谋反罪将曹爽及其党羽全部诛杀,夷灭三族。此次高平陵之变,彻底改变了曹魏的政治格局,司马懿成为了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控者。
此后,司马懿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清除异己。他对内加强对朝廷的控制,对外继续维护曹魏的统治,抵御外敌入侵。251 年,王凌在淮南起兵,企图拥立楚王曹彪为帝,反对司马懿专权。司马懿得知后,亲自率军讨伐王凌。王凌自知不敌,投降司马懿。不久后,王凌自杀,曹彪被赐死,相关人员被诛杀殆尽。司马懿通过这次行动,彻底清除了曹魏内部的反对势力,为司马氏代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 9 月 7 日,司马懿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他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继续推进司马氏代魏的进程。265 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司马懿一生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凭借着非凡的智慧、隐忍的性格和果敢的决策能力,从一个普通的谋士逐渐崛起为曹魏政权的权臣,最终为司马氏代魏建立晋朝奠定了基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政治、军事才能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他的夺权之举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司马懿在三国时期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刘锡五下一篇:司马师
三国时期孙吴官员
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家
三国时期曹魏权臣
三国时期曹魏术士
三国时期曹魏权臣
神元皇帝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三国时期蜀汉关羽部将
西晋末代皇帝
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家
三国时期曹魏权臣
东晋第八位皇帝
东晋第三位皇帝
战国中期秦国名将
东晋末代皇帝
独立学者、社会评论家
三国时期曹魏权臣
东晋第七位皇帝
东晋第六位皇帝
西晋第二位皇帝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