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启龙:矢志不渝的奋斗者 谭启龙,一位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熠熠生辉的卓越人物。他以坚定如磐的信念、无畏果敢的勇气和高瞻远瞩的领导才能,在不同历史阶段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从革命烽火中成长起来的热血青年,到主政多地的重要领导,谭启龙始终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扛在肩头,为国家的独立解放、地方的发展进步倾尽全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敬重。 1913 年 1 月,谭启龙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象形乡黄塘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永新,这片浸润着红色革命基因的土地,山峦起伏、田畴交错,孕育了坚韧不拔、勤劳勇敢的人民。谭启龙自幼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磨砺,十岁时母亲因被恶霸打伤不幸离世,此后他孤苦伶仃,只能靠给地主放牛维持生计,尝尽人间冷暖。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未压垮他,反而铸就了他坚毅刚强的性格,也让他对改变现状、追求公平正义充满了渴望。 1928 年,命运的转折悄然降临。这一年,毛主席指挥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革命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熊熊燃起。年仅 15 岁的谭启龙被革命的浪潮深深触动,毅然投身其中,于同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踏上革命征程。入团后的谭启龙,积极参与站岗放哨等工作,同时抓住一切机会参加党内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和革命理论,不断充实自己。他深知,只有武装头脑,才能更好地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1933 年 3 月,谭启龙光荣地转为中共党员,自此,他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领导永新县、湘赣省少先队,积极参与打土豪、分田地、反 “围剿” 斗争。面对敌人的残酷镇压和恶劣的斗争环境,谭启龙毫不退缩,带领队伍巧妙周旋,有力地打击了反动势力,为广大农民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也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后,他参与领导湘鄂赣苏区三年游击战争,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带领部队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成功保存了革命力量,确保了湘鄂赣苏区红旗不倒,为新四军的创建保留了一支骨干力量,在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抗日战争的烽火燃起,谭启龙转战赣东北、苏皖、皖南、浙东等地,成为领导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力量。1941 年,日寇在浙东地区肆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新四军军部决定在宁波等地开展敌后武装斗争,谭启龙临危受命,担任浙东纵队政委,与司令何克希密切配合。他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巧妙地运用游击战术,与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在他的领导下,浙东纵队从最初的区区几百人,逐渐发展壮大,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到 1945 年,谭启龙等人开创的浙东根据地实控面积达两万平方公里,党员人数四千多人,成为抗击日寇的重要力量,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谭启龙历任新四军、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渡江先遣纵队政委,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政委等职。他率部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鲁西南、豫东等重大战役,在枪林弹雨中,他始终冲锋在前,指挥若定。他所带领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渡江作战和解放浙江的战役中,谭启龙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为解放浙江做出了巨大贡献,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新中国成立后,谭启龙的工作重心转向地方建设,先后担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书记等职。长期在浙东战斗,又亲身参与解放浙江的过程,谭启龙对这片土地充满深情。在新生的人民政权里,他肩负起恢复建设浙江的重任。他深入基层,调研民生,积极推动稳定社会治安、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推进基层政权建设等工作。他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大力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他的努力下,浙江的经济逐渐复苏,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1954 年后,谭启龙先后奔赴山东、福建、青海、四川等地任职,担任省委重要领导职务。在山东工作期间,他提出 “南茶北引”“南竹北引” 的设想,并积极付诸实践。他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克服气候、土壤等诸多难题,经过多次试验,最终成功将浙江的龙井茶在山东培育种植,不仅丰富了山东的农业产业结构,也为两地的交流合作搭建了桥梁。在福建、青海、四川等地,他同样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策略,大力推动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等各项事业发展,为当地的繁荣稳定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82 年,党中央提出领导干部年轻化的要求,时年 69 岁的谭启龙胸怀大局,主动向中央写报告,提出 “退下来”。他的高风亮节得到了中央 “高风亮节,见高识远” 的高度赞扬,邓小平同志还为他亲笔题词:“人间重晚晴”。离任四川省委书记后,谭启龙并未完全脱离工作,而是在四川省顾问委员会和中顾委任职,继续关注国家的发展动态,为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他始终心系党和人民,即便离开了领导岗位,依然发挥着余热,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参考。 2003 年 1 月 22 日,谭启龙同志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 90 岁。遵照他的遗愿,骨灰安放在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四明山革命老区,他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着对这片曾浴血奋战土地的深深眷恋。谭启龙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到和平建设时期的辛勤耕耘,他始终坚守初心,忠诚于党和人民。他在工作中展现出的坚定信念、果敢勇气和卓越领导能力,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为人们所铭记和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