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陶孟和

中央研究院院士
陶孟和[公元1888年-1960年,著名社会学家] 天津市人物 陶孟和生于1887年11月5日,卒于1960年4月17日,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天津。

陶孟和幼时随父在严修创办的家塾中就读,接受四书五经和西学教育,西学由张伯苓执教。1904年严氏家塾改为敬业中学堂,1906年迁址改称南开学校,陶孟和成绩优异,后以官费生身份被派赴日本留学,1906 - 1910年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历史和地理。1910年,他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学习社会学和经济学,191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同年归国后,陶孟和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14 - 192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在北大任教期间,他执教多门新兴学科课程,成为学术界名流学者。他极力支持蔡元培整顿北大的改革主张和措施,在多方面襄助校务工作。他还是参与管理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委员,负责英文杂志选定工作,出国时也热心为图书馆选购图书。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一员,陶孟和担任《新青年》编辑,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10余篇文章,极力提倡科学和民主,提倡改革和创新社会制度,提倡研究社会问题和调查社会实际情况,主张改革和发展大学教育以及拥护平民教育运动改革。他还与马叙伦等发起成立哲学研究会,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曾参加该研究会活动。1924年1月列宁逝世,陶孟和表示深切悼念,2月,他与李大钊等47位教授致函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要求政府与苏联恢复邦交。

1912年,陶孟和在伦敦与同学梁宇皋用英文编写了《中国乡村与城镇生活》一书,这是我国研究社会学的最早一部著作。1913年回国后,他立志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活动。1926年,美国一社会宗教团体捐赠专款,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增设社会调查部,聘陶孟和主其事。他提出三项研究课题,经过三年完成了三部著作,即樊弘的《社会调查方法》、陶孟和的《北平生活费之分析》、李景汉的《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还指导编了《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为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开启了良好开端。

1929年,社会调查部改组为独立机构北平社会调查所,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社会学研究机构之一。该所成立后,开展了多类科目的研究,包括中国近代经济史、政治制度、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劳动问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调查研究工作。1930年,北平社会调查所刊行《社会科学杂志》,1932年创办《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陶孟和担任主编。他还通过招收研究生、派专员指导的体制,培养了一批出色的青年学者。

1934年,北平社会调查所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陶孟和任所长。七七事变后,社会科学研究所历经迁徙,最终于1938年底到昆明,1940年10月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镇,继续从事社会调查事业。1948年,陶孟和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陶孟和领导下的社会研究所拒绝迁台,选择留在南京。建国后,原社会科学研究所并入中国科学院,并于1952年迁往北京。20世纪50年代,陶孟和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局长、图书馆馆长等职。他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创始人,曾直接领导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图书馆工作,提出很多重要思想和主张,对科学院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陶孟和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主任及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1957年9月,在中科院组织召开的批判大会上,陶孟和大声疾呼“反右斗争对知识分子是一场浩劫”,因此受到郭沫若的指责,毛泽东和周恩来感念旧情,对陶孟和提出严厉警告,让其不要再妄议国事。

陶孟和一生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妻子沈性仁在抗战时逝世于兰州,女儿陶维正、陶维大远在美国,儿子陶渝生是大连石油所研究人员,他从未要求予以照顾调来北京工作。逝世后,儿子陶渝生遵照父亲遗愿,将其全部图书赠给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留下的钱捐赠给中关村小学和科学院幼儿园作办学费用,家具赠送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后发送到灾区救济灾民。

陶孟和在中国社会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他的著述为中国社会学奠基,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其社会调查活动为认识中国社会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在文化教育、编译出版和图书馆事业等方面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山西省委原书记
无产阶级革命家、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央研究院院士
明代著名画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
仁寿医院医生
民革卓越领导人和创始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国陆军中将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中国近现代最卓越的外交家
湖北省教育会原会长
红岩双枪老太婆的原型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
中央研究院院士
实业发展、地方建设杰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