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会祥[公元1965年-2010年] 云南普洱景谷人物 优秀的共产党员,傣族,云南普洱市景谷县人。1965年11月出生,2010年3月15日,因连日加班劳累过度,刀会祥在工作中突发脑溢血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当日中午去世,因公殉职,年仅45岁。 刀会祥是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傣族,他于1965年11月5日出生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正兴镇勐乃村大寨。2010年3月15日,因连日加班劳累过度,刀会祥在工作中突发脑溢血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当日中午去世,因公殉职,年仅45岁。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成长背景与早期经历 刀会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傣族农家,勐乃河潺潺流水孕育了他勤劳、善良、淳朴的性格。父母勤劳俭朴、善良温和,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养成了认真做事、生活节俭、知足常乐的品质。 1983年,刀会祥高中毕业后,到正兴乡税务所当助征员。次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四年的部队生活,极大地锻炼了他,让他从一名少数民族青年迅速成长为一名组织纪律性很强的战士。 工作生涯 广播电视站临时工:1987年,刀会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退伍后,他回到正兴乡广播电视站工作。当时全站只有他一个人,他却一干就是4年多,默默坚守岗位,为当地广播电视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正兴镇纪检监察工作:1993年2月,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刀会祥当选为景谷县正兴镇党委副书记、镇纪委委员,从此开启了他长达17年的纪检监察工作生涯。1995年8月,他担任正兴镇纪委书记,2002年2月至2005年8月,继续担任正兴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在正兴镇工作期间,他始终秉持着公正无私的态度。2003年,县纪委批转了一封举报他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弟弟违纪的举报信。面对亲情与党纪的考验,刀会祥没有丝毫犹豫,他表示自己作为镇纪委书记,维护党的纪律是职责所在,不会因为对方是亲弟弟而袒护。最终,他严肃查处了自己的弟弟,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都称他为“黑脸包公”。 景谷县纪委工作:2005年8月,刀会祥调任景谷县纪委常委、案件审理室主任。刚到案件审理室工作时,他对办案流程及法规运用并不熟悉,但他有着一股钻劲,通过查看之前的案件材料,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了办案骨干。他常说:“我不求做多大的官,能在纪委的岗位上做好工作,就满足了。” 2006年6月,景谷县某乡中心小学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此案案情复杂,涉及人员多,牵扯面广。刀会祥放弃休息时间,深入研究案情,仔细查阅相关法规,报请组织批准后在较短时间内对相关责任人员作出了处理决定。个别被处分人员不服处分决定,对他进行恐吓,还有人向普洱市纪委监察局提出申诉,但他始终恪守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和定性处理关的工作态度,最终经受住了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人民的检验。 在县纪委案件审理室工作期间,刀会祥共受理审结案件60件69人,包括他在正兴镇担任纪委书记期间所办的案件,这些案件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没有发现任何差错,件件都是“铁案”,捍卫了法纪尊严,赢得了民心。 生活作风与品德修养 刀会祥生活十分简朴,他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女式自行车,无论上班还是外出办事,他都骑着这辆自行车奔波于县城的大街小巷。他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妻子是环卫临时工,每天凌晨4点起床,月收入仅650元。凭他的地位和为人,完全有能力给妻子找份更好的工作,但他没有这样做,始终坚守原则,不利用职权为家人谋取私利。 女儿刀倩考上了普洱市一中,但考虑到家里经济紧张,为了节省开支,刀倩最终选择在景谷县一中读书,她也是班上唯一一个没有手机的女生。刀会祥在日记里曾写道:“姑娘一到外面生活,家里就相当于多开了两份伙食,钱用不过来;姑娘很争气,我这个当爹的却争不了气。”他用实际行动教导女儿要靠劳动吃饭,堂堂正正做人。 刀会祥还对群众充满深厚感情,遇到群众有困难,他总会伸出援助之手。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广播电视维修技术,免费为乡亲们修理电视机、收音机等家用电器,深受群众喜爱和赞誉。 因公殉职与身后影响 2010年3月15日凌晨7时许,刀会祥像往常一样提前来到办公室。他想着有一个信访件涉及到多年以前的档案,需要再查看一下,便埋头投入工作。8时15分,他突然昏倒在办公桌前,虽经医生全力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他的生命。牺牲前的那个周末,他还在办公室查阅档案、整理材料,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劳累过度,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刀会祥因公殉职后,家人和同事为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三件特殊的遗物:一辆陪伴他多年的女式自行车、记录着学习体会和工作情况的众多笔记本以及详细记录家庭收支的经济来往账本。这些遗物,从侧面反映了他简朴的生活、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他的先进事迹引起了中央纪委和省委、省政府、省纪委及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的高度重视。2010年6月,刀会祥分别被云南省委、省纪委追授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和“云南省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称号。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纪检监察干部,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展现了纪检监察干部公正无私、清正廉洁、敬业奉献的高尚品质。 刀会祥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如同勐乃河的水,潺潺不息,永远流淌在人们心中,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