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友[他撑起了山路上的“流动邮局”]+像 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人物 王顺友(1965年11月-2021年5月30日),苗族,出生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200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10月参加工作,曾担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10月起,王顺友致力于木里县城至多个乡镇的马班邮路投递。1985年11月至2014年11月,他在四川凉山州木里县邮政公司从事乡邮投递,覆盖多个乡镇,坚守马班邮路32年。1998年8月,木里县遭暴雨泥石流灾害,王顺友发现邮件中有两封大学录取通知书,决定冒险送达。他满身泥水、腿部受伤,仍将通知书安全送到布依族女孩海旭燕和藏族女孩益争拉初家中。此外,王顺友还为村民带蔬菜种子,代购药品农药并垫付邮费,深受乡亲们感激,被视为亲人。2004年10月,王顺友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11月,转任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公司副调研员。2021年5月30日,王顺友在木里藏族自治县病逝,享年56岁。 王顺友于2001年5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5年4月,被国家邮政局授予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 ;同年5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获得“最美奋斗者”称号。 王顺友被誉为中国邮政“马班邮路”忠诚信使。王顺友始终满怀对邮政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以邮路为家,视邮件为生命,忠实履行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他用自己的奋斗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王顺友,一位在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用一生的坚守撑起了山路上的“流动邮局”,成为了中国邮政“马班邮路”的忠诚信使。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成长背景 1965年11月,王顺友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一个苗族家庭。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结合处,是横断山脉在四川境内最典型的地带,高山连绵起伏,平均海拔3000多米,绝大部分有4000多米。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交通极为不便。在王顺友小时候,当地除了县城之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很多乡镇都不通公路、没有电话,乡邮员是散居在大山深处的群众与乡政府及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 王顺友的父亲就是一名乡邮员,在马班邮路上奔波了30年。父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对乡亲们的热情服务,都深深地影响着小王顺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为人民服务的种子。 马班邮路生涯 1985年10月,19岁的王顺友从父亲手里接过了马缰绳,正式成为了木里县马班邮路的一名乡邮员。他负责的邮路从木里县城到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卡拉乡、李子坪乡,往返里程近600公里。这条邮路要翻越十几座海拔从1000米到5000米不等的高山,穿越气温差异极大的区域,从零下十几度的察尔瓦山到四十多度的雅砻江河谷,还要经过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和随处可见的险峻沟壑。 王顺友每个月要在这条邮路上穿行2次,每次行程需要14到15天,一年的总路程相当于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在这条艰辛的邮路上,王顺友面临着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山上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容易引发火灾,所以他很少生火做饭。饿了,就着腊肉啃几口糌粑面;渴了,就灌几口山泉水,甚至吃几口冰块;累了,只能在山洞里、草丛中休息片刻,有时甚至裹块塑料布睡在泥水里。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王顺友还时常遭遇危险。1995年秋天,他牵着马走过雅砻江的吊桥,来到“九十九道拐”时,马儿受惊,乱踢乱跳,踢中了他的肚子。当时他强忍着疼痛送完邮件,9天后才到木里县城检查,发现大肠已黏连,医生说再晚一点,命就没了。即便如此,伤好后的他依然选择回到邮路上。他还常常遇到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豺狼、野猪等猛兽,但这些都没有让他退缩。 在这条孤独的邮路上,最难忍受的其实是寂寞。王顺友曾经说过,“苦和累我都不怕,就是怕孤独,这个日子不好过”。但当他翻山越岭把邮件交给乡亲们时,乡亲们的热情让他感到无比温暖,也让他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工作中的坚守与奉献 王顺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他深知邮件对于乡亲们的重要性,每一封信、每一个包裹都承载着亲人之间的思念、外界信息的传递以及生活的希望。 2001年8月,木里县遭遇洪水,山体滑坡,从县城到白碉乡的道路断了。但当他发现邮件里有一封寄往白碉乡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时,毅然决定即刻启程。平时100余公里的路程他只用10个小时就能赶到,这次他却在崩塌的泥石流和烂泥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前行,30多个小时后,满身是泥的他终于站在了收件人海旭燕家门口。 除了投递邮件,王顺友还热心为乡亲们服务。从1988年开始,他经常为老乡们带去白菜、青菜、萝卜等蔬菜种子,并教给乡亲们怎么种植。他出班时,马背上除了大包小包的邮件之外,还有很多茶、盐和药,这些都是乡亲们最需要的东西。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大山里架起了一座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成为了乡亲们心中的“深山信使”和最温暖的形象。 获得的荣誉与认可 王顺友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2001年,他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同年5月1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授予他“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邮政局授予他“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他“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他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2009年9月14日,王顺友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1年,他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12年,他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19年9月25日,他又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晚年生活与离世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顺友的身体逐渐出现了各种问题,但他依然牵挂着马班邮路。2014年11月,王顺友担任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公司副调研员,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奔波在邮路上,但他仍然关心着邮政事业的发展,经常给年轻的邮递员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把马班邮路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 2021年5月30日,王顺友因病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逝世,享年56岁。他的离去让无数人感到悲痛,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他所代表的“马班邮路”精神,成为了中国邮政的宝贵财富,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王顺友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木里的山山水水;用自己的坚持,诠释了对邮政事业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忠诚。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了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他的精神也将永远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