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朱启钤

前北洋政府交通总长
朱启钤
朱启钤[公元1872年-1964年,前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像 贵州贵阳开阳县人物
朱启钤(1872年11月12日-1964年2月26日),字桂辛,号蠖公、蠖园,人称桂老。祖籍贵州开州(贵州开阳),生于河南信阳。中国近现代政治家、实业家 、建筑史学家 、工艺美术家。
朱启钤为清光绪年间举人,在光绪和宣统年间历任道员、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北京外城巡警总厅厅丞、内城警察总监。后任蒙古事务局督办、津浦路督办等职。1912年,连任陆徵祥、赵秉钧、段祺瑞内阁交通总长。1913年至1916年又任熊希龄、徐世昌内阁内务总长。期间因参与袁世凯复辟,被列为帝制祸首之一,受到通缉,逃匿天津租界。1918年由北洋政府特赦,当选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1919年任南北议和的北方总代表,谈判破裂后退出政界,先后寓居津、沪,曾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1930年利用中英庚款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从事古建筑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1964年病逝,终年92岁。
朱启钤,这位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重要人物,其一生经历丰富且充满传奇色彩。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朱启钤出生于信阳南、汝、光道署西偏的葵园。他谱名启纶,字桂辛,别号镬园,晚年自号所居为“勤炳烛斋” ,祖籍江西,后定居于贵州开州(今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

朱启钤幼年命运坎坷,1875年(光绪元年),年仅三岁的他遭遇父亲朱庆墉病逝,此后被养育于外祖父家,在亲人的呵护下逐渐成长。1881年(光绪七年),朱启钤受教于姨父瞿鸿禨,在其教导下励志苦读。稍年长后,他结交了唐才常、杨笃生、张邵希等湘籍友人,青年时期的朱启钤奋发向上,常私下购买变法维新书籍,与友人相互传阅学习。然而,后来各自走上不同道路,唐才常、杨笃生皆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

1889年(光绪十五年),朱启钤与元配陈光矶成婚,陈氏是清驻英、法、比使馆参赞陈远济的侄女。1891年(光绪十七年),姨父瞿鸿禨被任命为四川学政,朱启钤随其前往,并由瞿鸿禨为他报捐府经历衔。此后几年间,朱启钤先后在泸州盐务局、合江盐务局、灌口滩救生水军任职。1894年(光绪二十年),他担任修凿云阳大荡子新滩工程委员,与万县盐务局总办王责之、云阳县令吴宝锥共同负责工程事务。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朱启钤从四川返回湖南,因原配陈氏在泸州病逝,子女尚幼,他续娶贵阳于德懋长女于宝珊为继室。此时他通过纳资捐得知县一职,这其中也得到于氏及刘夫人的资助。恰逢姨父瞿鸿禨调任江苏学政,朱启钤便携眷前往江苏候补(也有说法是通过保举获得知县,分发江苏试用)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朱启钤奉派襄理苏、松、太道三属岁考试事,之后又调任办理出口捐局。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朱启钤的母亲傅氏离世,他回乡丁忧,并将母亲灵柩归葬长沙。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瞿鸿禨已调往北京任职,朱启钤也随之入京,守孝期满后开始谋求新职。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他担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工程提调及监督。

1904年(光绪三十年),经徐世昌介绍,朱启钤前往天津,负责督修天津劝业场,之后又办理平民习艺所,自此成为袁世凯下属。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廷设立巡警部,徐世昌任尚书,毓朗任左侍郎,赵秉钧任右侍郎,朱启钤被调至巡警部,先后担任北京内城巡警厅厅丞、外城厅丞。任职期间,他展现出非凡的胆识与魄力,曾在外城大栅栏推行单行道制,并对违反规定的肃王善耆福晋判罚银元十元,这一举措不仅树立了法规权威,也使相关制度得以顺利施行。同时,他还设立公安消防布局,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瞿鸿禨遭袁世凯设计参劾罢官,朱启钤受牵连被开缺。不久后,他应端方之约前往南京谋职,但尚未确定职位。恰逢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朱启钤便随其出关。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徐世昌起初拟派朱启钤任吉林省副使,后成立蒙疆事务局,他被任命为督办。朱启钤深入蒙古哲里木十旗,考察当地山川险要、民情风俗以及蒙古统治阶层的衰败状况,著成《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呈报上级。卸任后,他还前往日、俄考察农垦事宜。1910年(宣统二年),朱启钤担任津浦铁路北段工程总办,主持督建济南黄河大桥、济南火车站等重要工程。

中华民国成立后,朱启钤在北洋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1912年,他先后在陆徵祥、赵秉钧内阁任交通总长。1913年,继续担任交通总长,并出席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7月17、18日,短暂暂代国务总理两天。8月熊希龄组阁后,改任内务总长,兼任京都市政督办。1914年二月,朱启钤兼任代交通总长;五月,在徐世昌内阁中继续担任内务总长,兼任京都市政督办。他提出的《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垣工程呈》获得批准,还发起开辟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7月,袁世凯公布文官官秩令,朱启钤位列第二等“中卿”。1915年,朱启钤任职内务总长兼京师市政督办,主持前门改造工程。他聘请欧洲建筑师罗斯凯格尔制定设计方案,拆除瓮城东西月墙和部分庙宇建筑,在前门城门洞两侧新开门洞,修筑马路与人行道,改建前门箭楼,打通了北京重要交通线路,改变了城市交通格局。同时,他将宝月楼下层改为“新华门”,拆除内侧皇城墙,使大门直通西长安街,并修建影壁;拆除天安门对面千步廊,塑造了民国年间的天安门广场形态。9月,袁世凯设立大典筹备处,朱启钤兼任处长。12月31日,袁世凯下令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在此期间,朱启钤积极参与城市建设,整理北京街市沟渠,改善宣武门南一带的排水和交通状况,还革新北京城门门额形式。此外,他曾应邀筹集款项重新设计贵州会馆,虽因袁世凯垮台、自身去职而中断,但数年后在他的主持下最终完成。1916年6月10日,西南军务院提出通缉帝制祸首,7月14日,总统黎元洪下令通缉杨度、朱启钤等八人。

自1917年起,朱启钤开始投身实业,先后经办中兴煤矿公司、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1918年,代总统冯国璋明令撤销对梁士诒、朱启钤等人帝制案的通缉处分。同年,朱启钤发起成立北戴河地方自治公益会并担任会长,开启了北戴河的开发进程。8月,他被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但未就任。同月,徐世昌当选大总统,11月,朱启钤被特派为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南方军政府特派唐绍仪为南方总代表。1919年2月20日,南北议和在上海举行,5月谈判破裂,双方代表各自向政府辞职。同年(也有说法是1917年),朱启钤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发现影宋本李诫所著《营造法式》。1920年,大总统徐世昌命令朱启钤督理印行《四库全书》事宜,最终未能成功。1921年,朱启钤作为徐世昌专使赴法国,代徐受巴黎大学赠授的文学和法学博士学位,并前往欧洲、日本考察,此后基本退出政坛。1925年,他开始筹办中国营造学社,致力于古典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校印《营造法式》《髹饰录》等重要典籍。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在北京正式成立,朱启钤担任社长。同年,张学良委任他为北平市市长,他未就任,并建议梁思成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部主任。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朱启钤通过巧妙策略,托盟弟荣原以伪满名义宣布东北清内府刻丝绣品为国宝,并印制巨册《纂组英华》,成功使这批珍贵文物免于被日本劫掠。1937年4月13日,中山公园理事会成立,朱启钤任理事长。日本侵华期间,江朝宗组织“维持会”并邀请朱启钤参加,他坚决拒绝;敌伪欲请他为伪职捧场,施展各种威胁利诱手段,朱启钤始终不为所动。敌伪先是派特务监视其住宅,后又强行低价征购他在赵堂子胡同的住宅,朱启钤被迫移居北总布胡同,但他以称病、预立遗嘱等方式与日伪周旋,展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1949年4月上海解放后,朱启钤被推选为中兴轮船公司董事长,他积极设法将公司船只从香港召回上海,支援新中国建设,获得人民政府表扬,后公司改为公私合营。上海解放后,周恩来总理派章文晋将朱启钤接到北京,定居于东四八条住宅。1952年,中兴煤矿公司改为公私合营,朱启钤继续担任董事长。解放后,朱启钤作为爱国民主人士受到优待,曾任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古代建筑修整所顾问。1953年5月,他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57年,周恩来亲自到东四八条朱宅访问;1961年,朱启钤九十寿辰,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为他主持祝寿活动,12月7日再次到其家中访问并合影。1964年2月26日,朱启钤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虚岁九十三岁)。

朱启钤在多个领域都有着深远影响。在建筑方面,他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奠基人。1917年发现《营造法式》手抄本后,积极推动其印行与研究,并组织校注《清钦定工部工程做法》。1930年成立的中国营造学社,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学术团体,出版众多学术书刊,为中国古代建筑学奠定基础。他还推动了紫禁城部分区域向博物馆的转变,参与故宫博物院的筹备工作,开放多处名胜风景区,开发北戴河疗养区,维护国家尊严。在交通领域,朱启钤提出宏大的铁路修筑计划,虽大多未实施,但对交通发展具有前瞻性意义;他主持改建正阳门、打通长安街等工程,改善北京交通状况,其开工纪念银镐至今仍被珍藏。在公益事业上,朱启钤将社稷坛开辟为中央公园(中山公园),推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经营实业期间,他促进中兴煤矿等企业发展;北平解放后,积极助力国家建设。此外,朱启钤还是著名收藏家,尤其在缂丝收藏方面成就斐然,曾拒绝日本人高价收购,还向国家捐献大量文物与藏书。

朱启钤著述颇丰,有《哲匠录》(与瞿兑之、阚铎合辑) 、《李仲明营造法式》等多部著作,主持编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重新刊刻《髹饰录》等典籍。他的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赵堂子胡同,由其亲自设计督造,具有重要历史与建筑价值,现为北京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启钤与周恩来之间也有着一段佳话,周恩来尊重朱启钤,朱启钤也对周恩来钦佩有加,朱启钤曾托付周恩来身后事,周恩来也应允并尽力相助,二人的交往展现出跨越时代的情谊与敬重。 
上一篇:沈德忠下一篇:马士英
明朝开国皇帝
国务院原总理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落马官员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南宋哲学家
画家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学识渊博心怀大爱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矢志不渝的革命实干家
菲律宾共和国首任总统
前北洋政府交通总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印度开国总理
前北洋政府交通总长
复旦大学原校长
前北洋政府交通总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