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宸荃[清][公元1615年-1652年,南明首辅大臣]+像 浙江宁波慈溪人物 沈宸荃(1615年-1652年),字友孙,号彤庵,浙江省宁波府慈谿县(今浙江省慈溪市)人,崇祯十三年进士。
沈宸荃:乱世中的忠义之士 沈宸荃的一生,与动荡的明末历史紧密交织,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书写下忠义的篇章。
年少崭露头角,仕途初启 1624年,时处天启四年,年仅九岁的沈宸荃参加童子试,凭借出众的才学脱颖而出,成为廪生,展现出非凡的天赋,早早在科举之路上崭露头角。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十五岁的沈宸荃迎来人生重要转折,他登进士及第,被授予行人之职,此后前往福建任职。崇祯十五年(1642年),他参与顺天乡试的同考工作。然而,时局突变,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京城沦陷,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坚守忠义,抗争不屈 福王在南京即位后,沈宸荃被提拔为山西道监察御史,负责巡视中城。他秉持正义,上疏弹劾阉党马士英、阮大铖祸国殃民的行径,却险些因此遭受迫害。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沦陷,福王被俘,苏、松所属各镇也相继失守。但沈宸荃并未放弃,不久后,他晋升为兵部左侍郎、副都御使,继续为挽救危局而努力。
鲁监国二年(永历元年,1647年),江防兵溃败,沈宸荃护送鲁王航海前往福建,因功晋升为工部尚书。之后,他成功克复福州所属各县,并计划挥师攻打福州,却遭到郑彩的阻拦。鲁监国三年(永历二年,1648年),沈宸荃被任命为太保、东阁大学士,与刘沂春一同前往舟山,每日操练水师,积极筹备抗清事宜。期间,他还邀请张肯堂担任内阁首辅,以增强抗清阵营的力量。
鲁监国六年(永历五年,1651年),清军集结大兵分三路进攻舟山,沈宸荃所率军队不幸兵败。鲁监国七年(永历六年,1652年),他跟随扈从前往思明、金门,并请求前往日本征兵,试图借助外部力量延续抗清事业。正月二日,当船只停泊在南日山时,遭遇大风,船只倾覆,沈宸荃不幸遇难,年仅三十七岁。关于他的死因,也有说法称是被名振所害。
身后留名,忠义流芳 康熙时期,清廷着手编纂《明史》,有人提出沈宸荃、张煌言不应被视为叛逆,这一观点得到康熙帝的认可,于是沈宸荃得以列传于《明史》。1776年,乾隆帝下江南时,听闻前朝沈宸荃的英雄事迹,深受触动,亲自前往沈师桥寻访旧迹,并追谥沈宸荃为“忠节”,以此表彰他的忠义之举。沈宸荃在乱世中坚守忠义,虽最终未能改变局势,但其事迹和精神却流传后世,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在他的家族中,族弟沈崇埨,字宇昆,于崇祯十六年考中进士,曾担任金坛知县,后来弃官归隐,同样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