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文安

李鸿章之父
李文安
李文安[清][公元1801年-?,李鸿章之父] 安徽合肥瑶海区人物
李文安(1801年-1855年),又名文玕,字式和,号玉川、玉泉,晚号愚荃,安徽合肥(今肥东县)人。李殿华之子,清朝大臣。 
1834年,以优廪生中道光甲午科举人,1838年,与曾国藩同登道光戊戌纽福保榜进士,殿试三甲,朝考以主事用,与林则徐之子汝舟同年服官刑部。1841年,会试外廉官,始为部中主管广西、奉天、山西的司员,督理提牢厅兼行秋审处。后为四川主事、云南员外郎,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
太平天国起义开始后,回乡办理团练事宜。咸丰五年(1855年),病故。
李文安生平与家族考略
一、早年经历与科举之路
李文安(1801-1855),字式和,号玉川,安徽合肥人,为晚清重臣李鸿章之父。其父李殿华出身寒微,终身未入仕途,却以科举为家族出路,倾尽家财培养四子读书。李文安幼年体弱,八岁始学,十三岁方读完《四书》《毛诗》,至三十五岁(1834年)中举,四年后(1838年)与曾国藩同榜中进士,位列三甲,授刑部主事。其科举之路历时二十余载,堪称家族逆袭的关键人物。

二、为官政绩与善政实践
刑部履职
主管广西、奉天、山西司务,督理提牢厅兼秋审处。推行善政:

严禁狱卒虐囚,规定囚饭必满勺,亲尝生熟;
捐米煮粥济晚到囚犯,备药防疾,夏赠蒲扇,冬发棉衣被褥;
秋审期间彻夜阅卷,平反冤狱,时称“包老再世”。
在任期间狱中无瘐死案例,获同僚诗赞其仁政。
乡团组织与抗乱
咸丰年间太平军起,李文安倡立“淮南乡约”,订积谷备荒之策,后奉命回乡协剿:

磨店办乡团,撮镇募兵,设清湖局保卫合肥、巢县;
长期奔波江淮,积劳成疾,病逝于团练公所,追赠道员,入国史馆立传。
三、家族背景与家风传承
寒门崛起
李家原为中农,李殿华“五十年不进城”,却坚持科举之路。李文安中进士后,家族“以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成为李鸿章兄弟跻身官场的起点。

家教与婚姻

原配李氏:收养弃婴为妻,助持家政。生六子二女,含李瀚章、李鸿章等;
治家理念:虽显贵仍守俭约,训子以“盈满为戒”,晚年享总督府尊崇,受慈禧赐匾、人参等殊荣。
四、墓葬现状
李文安与妻合葬于合肥磨店乡,1958年墓遭破坏,遗骸迁至附近小土包。2008年文物普查确认其位置,现存墓冢无明显标识,仅存历史文献记载。

五、历史评价
李文安以“忠厚正直、清明治狱”著称,其善政与抗乱功绩为家族奠定根基。其子李鸿章曾言:“前吾祖父穷且困……得有今日”,足见其对家族命运的深远影响。
上一篇:金朝兴下一篇:李道增
道光帝第八子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第五子
清代商人,世博会中国第一人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晚清明将
道光皇帝之孙
清末小刀会首领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义和团重要人物
贝勒爱新觉罗·载瀛长子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无产阶级革命家
西汉易学家
清朝中后期官员
李鸿章的女儿,张爱玲的祖母
李鸿章之父
李鸿章之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