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姓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出自任姓:黄帝之子禺阳封于任,其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封于薛国(在今山东滕州东南),历经夏、商、周三代。春秋时期,薛国被齐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称薛氏。这是薛姓的主要来源。 出自妫姓:舜的后裔妫满被封于陈国。春秋时,陈厉公之子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田完的后裔田婴被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称薛公,其子孙也以薛为氏。 出自他姓或他族改姓: - 北魏时期,鲜卑族的叱干氏改为薛氏。 - 辽西有薛姓奚人,是东部鲜卑族宇文部的一支,与薛姓汉人融合形成。 - 今蒙古、满、土家、朝鲜族等民族中均有薛姓,多是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受汉文化影响而改。 薛姓在历史上不断发展繁衍,逐渐成为一个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的姓氏。 以下是薛姓的二十大名人: 1、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他出身贫寒,却勇猛善战,在唐太宗、高宗时期,随唐太宗征讨高丽,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等传奇故事。 2、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她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 3、薛居正: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他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曾监修《旧五代史》。 4、薛岳:国民党军将领,字伯陵,广东乐昌人,客家人。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战役,被誉为抗日“战神”,其“天炉战法”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5、薛道衡:隋代著名诗人,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官至司隶大夫,诗词藻华艳,边塞诗较为雄健,代表作有《昔昔盐》,对隋代诗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6、薛收:隋唐时蒲州汾阴(治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字伯褒。生父薛道衡,为隋内史侍郎。薛收从小受家庭熏陶和教育,12岁已能文,后成为唐朝十八大学士之一。 7、薛万彻:唐朝名将,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原籍敦煌(今属甘肃),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第四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仕唐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封武安郡公。 8、薛讷:唐朝名将,字慎言,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薛仁贵之子。曾任蓝田令、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等职,多次率军抵御突厥侵扰,屡立战功。 9、薛瑄:明代政治家、教育家、理学家,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河津市)人,河东学派的创始人,对程朱理学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提出不少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倾向的观点,为官清廉,不畏权贵。 10、薛允升:晚清著名法律学家,字克猷,号云阶,陕西长安人。悉心研究囚牢、刑律问题,成为法律知识丰富、精明强干的法律专家,在秋审处和任侍郎时平反昭雪大量冤案,执法如山,公正无私。 11、薛福成: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自幼受时代影响,广览博学,致力经世实学,主张变法自强,倡导西学,对洋务运动和近代中国外交产生深远影响。 12、薛仁杲:隋末唐初将领,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金城校尉薛汪之子,曾在隋末举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据陇西之地,后其子继位,兵败降唐。 13、薛崇简:唐朝宗室,唐玄宗的表弟,他在唐隆政变中支持李隆基,后因与太平公主的关系等原因,在历史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14、薛世雄:隋朝将领,字世英,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泾州刺史、舞阴郡公薛回之子,在隋朝统一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5、薛举: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容貌雄伟,凶悍善射,在隋末乱世中崛起,自称西秦霸王。 16、薛稷:唐朝著名书法家、画家,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他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初唐四家”,绘画则以画鹤闻名。 17、薛据:唐朝诗人,河东宝鼎(今山西万荣县)人,排行第三,当时称他作薛三,其诗多写边塞风光及军旅生活。 18、薛逢:唐朝诗人,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其诗题材广泛,多有佳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19、薛曜:唐朝书法家,字异华,祖籍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世代为儒雅之家,以文学知名,其书法风格独特,对后世书法发展有一定影响。 20、薛向:北宋官员,在经济、财政等方面有一定的才能和贡献,曾主持过一些重要的经济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