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锦裳

“李锦记”品牌创始人

李锦裳

李锦裳[清][公元1862年-1922年,“李锦记”品牌创始人]+像 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人物
李锦裳,一位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传奇人物,于 1862 年出生,1922 年逝世。他籍贯为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是著名酱料品牌 “李锦记” 的创始人,凭借着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从一位普通的小商贩成长为影响深远的商业巨擘。
李锦裳出生在新会区七堡涌沥村一个贫苦家庭。彼时,中国正处于晚清动荡时期,民生艰难。由于家境贫寒,李锦裳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早早便踏入社会,跟随父亲以务农和捕鱼为生,帮助维持家庭生计。然而,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未磨灭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李锦裳年少时,父亲不幸离世,家庭的重担便全部落在了他稚嫩的肩头。为了改善家境,他开始尝试各种营生。最初,他在当地的集市上摆起了小吃摊,售卖一些简单的食品。在经营小吃摊的过程中,李锦裳发现顾客对于食物的调味有着较高的需求,而当时市面上常见的酱料种类有限,口味也较为单一。这一发现,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创新的种子。
有一次,李锦裳像往常一样煮制虾酱。忙碌中,他忘记了照看炉火,待他发现时,锅中的虾酱已经煮干,锅底留下了一层浓郁鲜香的黑色酱料。本以为这锅虾酱已然报废,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尝了尝这意外 “产物”,却惊喜地发现,其味道极其鲜美,与以往的虾酱截然不同。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李锦裳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商机。
于是,李锦裳开始潜心研究这种新型酱料的制作工艺。他不断改进配方,尝试用不同的原料和比例进行调配,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一种独特风味的蚝油。这种蚝油味道鲜美、香气浓郁,一经推出,便在当地市场上大受欢迎。顾客们对这种新颖的酱料赞不绝口,李锦裳的小吃摊生意也因此日益兴隆。
随着蚝油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李锦裳敏锐地察觉到,单纯依靠小吃摊售卖蚝油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1888 年,他毅然决定在珠海南水镇创办了 “李锦记” 蚝油庄,正式开启了他的商业传奇之旅。“李锦记” 这个名字,寓意着 “李氏精心烹制,锦缎般美好滋味,记录永恒品质”,从一开始就承载着李锦裳对产品品质的极高追求。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资金短缺、生产设备简陋、市场开拓艰难等问题接踵而至。但李锦裳没有丝毫退缩,他亲自参与每一个生产环节,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为了确保蚝油的品质纯正,他坚持选用最新鲜的生蚝作为原料,并且采用传统的熬制工艺,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熬制,使每一瓶蚝油都饱含着浓郁的蚝香和醇厚的风味。
在销售方面,李锦裳积极奔走,亲自前往各地的商铺、餐馆推销自己的蚝油。他耐心地向客户介绍蚝油的独特风味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际的烹饪演示,让客户亲身体验蚝油为菜肴带来的美妙变化。凭借着产品的优良品质和他真诚的态度,“李锦记” 蚝油逐渐打开了市场,不仅在广东地区站稳了脚跟,还开始远销到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等地。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李锦裳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他注重产品包装的设计,力求使 “李锦记” 的产品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同时,他始终坚守诚信经营的原则,对待每一位客户都秉持着真诚和负责的态度。无论订单大小,他都全力以赴,确保产品按时、按质交付。这种良好的商业信誉,为 “李锦记” 赢得了广泛的口碑,品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李锦裳(1862-1922),原籍新会。幼丧父,与母蔡民靠农耕为生。孤儿寡母受尽村中豪强欺凌,不得已从新会七堡迁至南水墟定居。初靠开设小食店谋生。母亲逝世后,李锦裳听从村人劝告,白天向蚝民收蚝,晚上熬制蚝油出售。南水历来以产蚝出名。蚝油是调味佳品。时南水有好几户人家靠熬制蚝油出售为生。李锦裳的蚝油煎熬火候得当,浓度适中,加之他为人热情豪爽,人缘极好,故前来购买者除附近百姓外,江门、石岐、广州、澳门亦不少客商光顾。1888年,李锦裳请人在店铺上书写“李锦记”招牌。自此,“李锦记”蚝油闻名遐迩,人们也渐渐叫李锦裳为“李锦记”。不料,1902年南水墟发生火灾,半条南水街连同李锦记蚝油庄化为灰烬。李锦裳只好携妻带子到澳门谋生,仍以经营“李锦记”蚝油为业,兼营小杂货。1922年12月,李锦裳在澳门逝世,终年60岁。其子李兆南、李兆登继承父业,不断开辟货源,改进制作技术,发展“李锦记蚝油”的经营。
然而,商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发展过程中,“李锦记” 也遭遇了诸多挑战和危机。例如,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伪劣的 “李锦记” 蚝油,严重损害了品牌的声誉和消费者的利益。面对这一情况,李锦裳果断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强产品的防伪标识,提高产品的辨识度;另一方面,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品牌的合法权益。
李锦裳 幼丧父,与母蔡民靠农耕为生。孤儿寡母受尽村中豪强

欺凌,不得已从新会七堡迁至南水墟定居。初靠开设小食店谋生。母亲逝世后,李锦裳听从村人劝告,白天向蚝民收蚝,晚上熬制蚝油出售。南水历来以产蚝出名。蚝油是调味佳品。是南水有好几户人家靠熬制蚝油出售为生。李锦裳的蚝油煎熬火候得当,浓度适中,加之他为人热情豪爽,人缘极好,故前来购买者除附近百姓外,江门、石岐、广州、澳门亦不少客商光顾。

1888年,李锦裳请人在店铺上书写"李锦记"招牌。自此,"李锦记"蚝油闻名遐迩,人们也渐渐叫李锦裳为"李锦记"。不料,1902年南水墟发生火灾,半条南水街连同李锦记蚝油庄化为灰烬。李锦裳只好携妻带子到澳门谋生,仍以经营"李锦记"蚝油为业,兼营小杂货。

1922年12月,李锦裳在澳门逝世,终年60岁。其子李兆南、李兆登继承父业,不断开辟货源,改进制作技术,发展"李锦记蚝油"的经营。
在李锦裳的精心经营下,“李锦记” 逐渐发展成为一家颇具规模的酱料企业。除了蚝油之外,他还陆续推出了虾酱、海鲜酱等多种酱料产品,丰富了产品线,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到了 20 世纪初,“李锦记” 已经成为了广东地区家喻户晓的酱料品牌,在海外华人市场也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李锦裳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一位心怀家乡、热心公益的慈善家。他深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家乡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始终心系家乡的发展。他出资在家乡修建道路、桥梁,改善交通条件;兴办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在灾荒之年,他还积极组织赈灾活动,为受灾群众送去粮食和生活物资,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他的善举赢得了家乡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成为了当地的楷模。
1922 年,李锦裳因病与世长辞,享年 60 岁。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也是奋斗不息、勇于创新的一生。他所创立的 “李锦记” 品牌,在他的后人手中继续发扬光大,历经百余年的风雨洗礼,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酱料王国,产品畅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李锦裳用他的智慧和汗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商业财富和精神遗产,他的创业故事也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上一篇:易焕兰下一篇:张梅溪
道光帝第八子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第五子
清代商人,世博会中国第一人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晚清明将
道光皇帝之孙
清末小刀会首领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贝勒爱新觉罗·载瀛长子
义和团重要人物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李锦记”品牌创始人
乾隆帝六世孙
香港著名买办、企业家、慈善家
“李锦记”品牌创始人
澳大利亚政治家
澳大利亚第5任总理
中国近代军事、政治人物
袁世凯时期武将军
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晚清明将
“李锦记”品牌创始人
中国作家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
广东省河源市委书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