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元惠宗妥欢帖睦尔

元朝末代皇帝
元惠宗妥欢帖睦尔
元惠宗妥欢帖睦尔:末代帝王的起伏人生(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
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作为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其在位时间长达 36 年 。他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历经流放的艰难岁月,亲政后的锐意改革,以及王朝末年的消沉与动荡 。在元朝走向衰落的历史进程中,妥欢帖睦尔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 。
生于西北,幼年坎坷
延祐七年四月十七(1320 年 5 月 25 日),妥欢帖睦尔诞生于西北察合台汗国 。他的父亲是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㻋,母亲迈来迪・罕禄鲁氏,乃郡王阿尔斯兰的后裔 。然而,不幸的是,母亲在生下他后便与世长辞,后来被追封为贞裕徽圣皇后 。天历元年(1328 年),妥欢帖睦尔的叔叔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在赢得两都之战后,依照 “兄终弟及,叔侄相继” 的约定,派人迎接他的父亲和世㻋回大都继位 。但和世㻋在回大都途中,于元中都突然暴毙,元文宗得以二次即位 。元文宗出于对皇位传承的私心,欲将皇位传于己子,便在至顺元年(1330 年)四月,将年仅十岁的妥欢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监禁起来,使其与外界隔绝 。至顺二年(1331 年),因有消息称辽阳行省与高丽欲奉妥欢帖睦尔为元皇廷正统,意图反抗元文宗,元文宗为消除隐患,昭告天下称妥欢帖睦尔并非元明宗之子 。至顺三年(1332 年),元文宗又派人将妥欢帖睦尔转移到广西静江(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在静江的一年里,妥欢帖睦尔居住于大圆寺(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靖江王府)中 。寺中的秋江长老悉心教导他《论语》《孝经》,为他奠定了一定的汉文化基础 。这段流放岁月,虽充满艰辛,却也让妥欢帖睦尔对民间疾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
艰难登基,初掌皇权
至顺三年(1332 年),元文宗在临终前留下遗诏,决定立明宗之子为皇帝 。元文宗死后,本应是十三岁的妥欢帖睦尔还朝即位 。然而,太师燕铁木儿认为妥欢帖睦尔已逐渐长大,相对难以控制,便提议立元文宗四岁的第二子燕帖古思 。但皇后卜答失里唯恐燕帖古思遭遇不测,坚决主张立明宗之子 。于是,元明宗次子,年仅六岁的孛儿只斤・懿璘质班被立为元宁宗 。可命运弄人,元宁宗登基仅 53 天便不幸驾崩 。燕铁木儿再次试图立燕帖古思,卜答失里依旧坚持立妥欢帖睦尔 。至顺三年(1332 年)十一月,妥欢帖睦尔从静江被接出 。燕铁木儿率领大队人马,带着天子仪仗,将其迎至良乡(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 。燕铁木儿向妥欢帖睦尔说明情况,期望他承认自己的拥立之功,然而妥欢帖睦尔并未立刻答应 。这一举动让燕铁木儿误以为妥欢帖睦尔对他怀有敌意,加之燕铁木儿本就不希望妥欢帖睦尔继位,于是便借用占卜之言拖延时间,致使妥欢帖睦尔迟迟未能即位 。半年后,燕铁木儿因好色过度,亏空身体而死 。随后,卜答失里立妥欢帖睦尔为帝,并要求他按照武宗、文宗的约定,立燕帖古思为继承人 。至顺四年六月初八日(1333 年 7 月 19 日),妥欢帖睦尔在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即位,是为元惠宗,当年改年号为元统 。妥欢帖睦尔即位后,封燕铁木儿之女答纳失里为皇后,卜答失里为太皇太后,燕帖古思为皇太子,高丽贡女奇氏为妃 。
拨乱亲政,崭露头角
登基后的最初几年,妥欢帖睦尔虽贵为皇帝,却被架空,并无实权,只能在朝中隐忍 。当时,朝中局势极为复杂,先是燕铁木儿派系企图废掉妥欢帖睦尔,结果被连根拔起,皇后答纳失里也被赶出宫后毒死 。而后,权相伯颜独揽大权,倒行逆施 。面对伯颜的种种行径,妥欢帖睦尔深知其危害,坚决予以否决 。同时,他也清楚违逆伯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开始暗中物色能够除掉伯颜的人 。最终,伯颜的侄儿脱脱成为了他的得力助力 。不出所料,伯颜对妥欢帖睦尔敢于否决自己的主张极为不满,便与太皇太后卜答失里合谋,企图废掉妥欢帖睦尔,改立燕帖古思 。至元六年(1340 年)二月,伯颜邀请妥欢帖睦尔出猎,妥欢帖睦尔以生病为由推脱 。伯颜便带着燕帖古思前往柳林出猎 。就在此时,妥欢帖睦尔与脱脱抓住时机,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并派三十骑乘夜将燕帖古思带回 。随后,妥欢帖睦尔下诏贬斥伯颜,脱脱则据守大都城门,宣称只惩处伯颜,不追究其随从 。在大都城下,伯颜众叛亲离,无奈之下只好南下,最终死在贬谪的路上 。至此,妥欢帖睦尔隐忍八年,终于成功扳倒权臣,收回权力,得以亲政 。至元六年(1340 年)六月,妥欢帖睦尔为报杀父之仇,下诏毁掉太庙中文宗的牌位,废黜卜答失里 。卜答失里被迁往东安州,不久后便去世 。七月十六日,燕帖古思被流放到高丽,在押送途中不幸被处死,年仅十二岁 。同年,奇氏为妥欢帖睦尔生下了长子爱猷识里答腊(北元昭宗),并进位为第二皇后 。
至正新政,锐意改革
至元六年(1340 年),妥欢帖睦尔任用脱脱之父马札儿台为右丞相,但马札儿台因病请求辞职 。同年十一月,妥欢帖睦尔改用脱脱为右丞相,并于次年正月(1341 年)改元至正,开启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至正新政” 。在这段时期,妥欢帖睦尔勤奋好学,厉行节俭,全力支持脱脱推行改革 。他们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朝政焕然一新 。在文化方面,恢复科举制度,推行举荐制,加强人才选拔 。设置宣文阁,恢复太庙四时祭,主导修撰《宋史》《辽史》《金史》 。在教育领域,尊崇儒家思想,大力提倡文化教育 。法制上,颁行法典《至正条格》,加强法制建设 。官治方面,颁布举证守令法,加强廉政建设 。农业上,颁布《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开垦屯田,维修水利,努力解决饥荒问题 。政治上,安抚被伯颜迫害的诸王 。民生方面,开放马禁,减少盐额,免除积欠的租税,减轻对人民的控制和剥削 。同时,还积极编撰法典 。至元二年(1336 年),在元仁宗监察法规《风宪宏纲》的基础上,将有关御史台的典章制度汇编为《宪台通纪》 。至正五年(1345 年)十一月,《至正条格》编撰完成,次年(1346 年)四月,《至正条格》作为法规正式颁布于天下 。正当 “至正新政” 如火如荼地进行时,至正四年(1344 年),脱脱因多病辞去相位 。妥欢帖睦尔继续推行廉政,推动改革 。然而,由于元朝官场积弊已久,再加上天灾不断、瘟疫流行、黄河频繁决口等,社会动荡不安,改革面临重重困难 。妥欢帖睦尔虽命官府加以赈济,但局势仍不容乐观 。至正九年(1349 年),他再次启用脱脱为中书右丞相,试图挽回颓势 。
怠政享乐,王朝衰落
至正十一年(1351 年),为解决财政问题,妥欢帖睦尔支持脱脱 “变钞” 。元朝廷印发新钞,并规定新钞价值是市场流通旧钞的两倍,试图通过发新钞来搜刮旧钞,暂时缓解财政缺口 。然而,由于元朝廷发行新钞时未绑定白银做准备金,且随意印刷发行,很快便造成了通货膨胀 。与此同时,元末农民起义大爆发,起义军头戴红巾,被称为红巾军 。红巾军势头迅猛,迅速遍布全国 。妥欢帖睦尔将红巾军起义的原因归咎于脱脱,对脱脱的信任度锐减 。此时的妥欢帖睦尔,已失去了初当政时的锐意图治,逐渐消沉,开始重用佞臣哈麻 。哈麻偷偷引进密宗,教妥欢帖睦尔用男女双修之法运气,妥欢帖睦尔的舅父老的沙等十人也参与其中,陪伴他淫乐 。至正十二年(1352 年)八月,脱脱亲率由蒙、汉、西域、吐蕃、高丽部队组成的百万元军平叛红巾军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各地红巾军几乎都被压制 。至正十四年(1354 年)正月,盐贩张士诚自立为王,脱脱亲自领兵攻打高邮(今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正当张士诚力竭准备投降之际,妥欢帖睦尔却听信佞臣哈麻之言,逼脱脱交出兵权 。临阵换将致使军心溃散,全军四散,甚至有部分士兵投入红巾军 。元末农民战争形势因此逆转,此后元朝廷只能依靠地主武装对抗红巾军 。至正十五年(1355 年)十二月,脱脱在流放云南的途中被哈麻假传圣旨害死 。此后,妥欢帖睦尔意志更加消沉,愈加迷恋密宗双修之法,还将佛家舞蹈 “金刚舞” 改编成 “十六天魔舞” 。除此之外,他还热衷于木艺、小发明,越发不理朝政,将朝政大权交给皇太子爱猷识里答腊 。至正十六年(1356 年),哈麻谋划让妥欢帖睦尔禅位给皇太子爱猷识里答腊,哈麻的妹婿秃鲁帖木儿将此事告发 。
王朝覆灭,北元延续
至正二十八年(1368 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妥欢帖睦尔见大势已去,出逃北上 。元朝对全国的统治宣告结束 。此后,妥欢帖睦尔在应昌(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建立北元政权 。至正三十年四月二十八(1370 年 5 月 23 日),妥欢帖睦尔在应昌驾崩,享年五十岁 。他的庙号为惠宗,蒙古汗号为 “乌哈哈图汗”,明太祖朱元璋尊其为 “顺帝” 。妥欢帖睦尔的一生,见证了元朝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全过程 。他在位期间的改革,虽曾试图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但终究未能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而他后期的怠政享乐,更是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在历史的长河中,妥欢帖睦尔作为元朝末代皇帝,其经历成为了后人研究元朝历史的重要内容 。

元代才俊、科举魁首
元朝第六位皇帝
元朝著名女诗人
元朝女诗人
大蒙古国第三位大汗
元曲四大家
大蒙古国可汗,军事家、政治家
元代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画家
元朝第七位皇帝
元朝第十位皇帝
元代余姚州判官
元朝第二位皇帝
元代才俊、科举魁首
元朝第七位皇帝
元朝第五位皇帝
元朝末代皇帝
明朝开国功臣
元朝末代皇帝
象山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