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唐玄宗李隆基

唐朝第七位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9月8日 —756年8月12日在位)。
垂拱元年八月戊寅日(685年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710年7月21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八月庚子日(712年9月8日),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重用宦官 ,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四月甲寅日(762年5月3日),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清朝为避清圣祖讳,改为元宗),葬于泰陵 。清时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开创开元盛世的英明君主、引发安史之乱的悲剧帝王、推动文化繁荣的艺术皇帝 —— 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 685 年 9 月 8 日 — 公元 762 年 5 月 3 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 ,出生于东都洛阳 。他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亲是窦德妃 。其一生波澜壮阔,既缔造了唐朝最为辉煌的 “开元盛世”,也因后期的昏庸导致了 “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成为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人物 。
李隆基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与果敢 。垂拱元年八月(公元 685 年 9 月 8 日),他出生在一个政治局势极为复杂的时期 。彼时,其伯父唐中宗李显已被祖母武则天废为庐陵王,父亲唐睿宗李旦虽被立为皇帝,但实则是个傀儡,朝政大权完全掌控在武则天手中 。李隆基的幼年与少年时光,是在被严密监视的环境中度过的 。垂拱三年(公元 687 年),年仅三岁的他被封为楚王,后又被过继给早逝的伯父李弘为嗣子 。天授元年(公元 690 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李旦被降为皇嗣,赐姓武,李隆基也深受影响 。长寿二年(公元 693 年),他的生母窦德妃被宫人团儿污蔑施行 “厌咒”,惨遭武则天处死,这对年少的李隆基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此后,他与兄弟等皆被幽闭宫中十余年 。
圣历二年(公元 699 年),随着武则天召回李显并立其为太子,李旦被封为相王,李隆基及其兄弟才解除幽禁,开始外出任职 。这一时期,李隆基以临淄王的身份先后出任亲卫府右卫郎将和尚辇奉御,逐渐积累政治经验与人脉 。
景龙四年(公元 710 年),唐朝政局再次陷入动荡 。唐中宗李显驾崩,韦皇后企图效仿武则天称帝,把持朝政 。在此危急关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果断发动 “唐隆政变” 。他率领禁军冲入宫中,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迅速稳定了局势 。随后,唐睿宗李旦复位,李隆基因在政变中表现出色,被立为太子 。
延和元年(公元 712 年)八月,睿宗李旦禅让皇位给太子李隆基,李隆基正式即位,改元先天 。初登皇位的李隆基,面临着诸多挑战 。当时,太平公主权势极大,她在朝中党羽众多,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先天二年(公元 713 年),太平公主企图发动政变,废掉李隆基 。李隆基先发制人,迅速平定了太平公主的叛乱,将其赐死,彻底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此后,李隆基真正开始大展宏图,开启了唐朝的辉煌时代 。
李隆基在位前期,可谓励精图治,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他深知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于是广纳贤才,重用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韩休、张九龄等贤相 。在这些贤相的辅佐下,李隆基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政治上,他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提高了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减少了财政支出 。同时,加强对官员的考核监督,严厉打击贪污腐败,使得官场风气焕然一新 。在经济方面,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工程,鼓励垦荒,推行新的土地政策,减轻农民赋税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商业上,他整顿市场秩序,促进商业流通,使得唐朝经济繁荣昌盛 。在军事上,他改革兵制,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加强了边疆的防御 。此外,他还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推崇儒学,鼓励学术研究,使得文化领域百花齐放 。在他的统治下,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稳定,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当时年号为 “开元”,这段时期被誉为 “开元盛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之一 。
李隆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他对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卓越的造诣 。他精通音律,擅长琵琶、羯鼓等多种乐器,亲自创作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为了推动音乐舞蹈的发展,他创立了 “教坊司”,集中了大量优秀的乐工和舞者,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对唐代音乐舞蹈的繁荣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书法方面,他的作品《鹡鸰颂》《纪泰山铭》等流传于世,展现出其高超的书法水平 。在他的倡导下,唐朝的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 。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隆基逐渐志得意满,开始懈怠朝政 。天宝年间,他日益沉迷于享乐,宠爱杨贵妃,将大量精力放在个人的生活享受上 。杨贵妃得宠后,其家族成员也纷纷显贵,杨国忠凭借杨贵妃的关系平步青云,掌握了朝廷大权 。与此同时,李隆基开始重用李林甫等奸臣 。李林甫为人奸诈,嫉妒贤能,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排斥异己,打压朝中正直的大臣,导致朝廷政治日益腐败,官场黑暗 。在边疆问题上,李隆基对安禄山等塞外少数民族将领过度信任,给予他们极大的权力 。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势力逐渐壮大 。
天宝十四载(公元 755 年),安禄山以 “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 。这场叛乱迅速席卷了唐朝的大片领土,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逼近长安 。惊慌失措的李隆基带着杨贵妃等少数人仓皇逃离长安 。在途经马嵬驿时,随行将士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 。无奈之下,李隆基只得赐死杨贵妃 。此后,李隆基继续逃亡蜀地 。而太子李亨则在灵武即位,即唐肃宗,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
远在成都的李隆基,居住在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的使院,生活虽相对安定,但他的心境已截然不同 。他时常回顾往昔,思念杨贵妃,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至德二载五月,他追册唐肃宗的生母杨妃为元献皇后,以此调节与肃宗之间的关系 。李亨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讨伐叛军,取得了一些胜利,收复了部分失地 。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继续叛乱 。李亨光复长安后,派人迎接李隆基回长安 。起初,因李亨表文中的不当言辞,李隆基不敢回长安,后在新表文的劝说下才决定返京 。回到长安后,李隆基居住在兴庆宫,从此不再过问政事 。然而,肃宗和李辅国对他步步紧逼,上元元年七月,他们迫使李隆基搬到太极宫 。此后,李隆基身边的卫兵被削减,高力士被流放,玉真公主也被迫离开 。晚年的李隆基郁郁寡欢,心情极度低落,身体也每况愈下 。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四月五日,李隆基在太极宫驾崩,享年七十八岁 。他的庙号为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次年三月葬于泰陵(今陕西蒲城县东北金粟山) 。清朝时期,为避康熙帝玄烨名讳,多称其为唐明皇 。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与传奇色彩 。他在位前期的英明神武,开创了 “开元盛世”,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其功绩不可磨灭 。但他在位后期的昏庸腐败,导致 “安史之乱” 爆发,给唐朝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使唐朝由盛转衰,这也是他无法逃避的历史责任 。他的经历深刻地影响了唐朝的历史进程,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无论是他的辉煌成就,还是他的惨痛失败,都成为了中国历史长河中引人深思的重要篇章 。
上一篇:孝献皇帝刘协下一篇:宋太祖赵匡胤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国务院总理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无产阶级革命家
西汉易学家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唐代风水大师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
唐朝宰相
唐朝开国皇帝
唐朝第二位皇帝
初唐文坛革新先驱
唐朝第十八代皇帝
唐五代著名诗人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