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一位在政治领域展现出卓越领导才能与坚定为民情怀的实干家。从基层一步步走来,他以丰富的阅历、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在不同岗位上留下了深刻且影响深远的印记。 王建军于 1958 年 6 月出生,籍贯为湖北十堰。1978 年 1 月,他踏入社会参加工作,自此开启了漫长而辉煌的职业生涯。在早期的工作经历中,他在青海省委组织部逐步积累经验,从办公室副主任,到干部二处副处长、处长,再到办公室主任,每个岗位都成为他成长的基石,使他对组织工作有了深入且全面的理解。这段时间里,他不断磨砺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人事管理能力,为日后承担更重要的职责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0 年 4 月,王建军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担任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在这个职位上,他积极推动人事制度改革,致力于打造更加公平、高效的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他深知人才对于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任职期间,大力挖掘和培养各类优秀人才,为青海省的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青海省的人事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后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004 年 3 月,王建军调任青海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在新的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综合协调能力,确保省委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办公厅作为省委的核心枢纽部门,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极高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王建军凭借出色的领导才能,有条不紊地协调各方关系,处理各类繁杂事务,保障了省委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工作协同,为省委决策的顺利执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2004 年 12 月至 2005 年 8 月,他担任青海省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在办公厅系统的工作成果。在这期间,他不仅加强了内部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积极推动办公厅服务质量的提升,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省委工作大局。他注重团队建设,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干部队伍,为青海省委的高效运行打造了一支坚实可靠的后勤保障力量。 2005 年 8 月,王建军晋升为青海省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此时,他的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责任也更加重大。作为省委常委,他积极参与省委的重大决策,为青海省的发展战略出谋划策。在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的岗位上,他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协调沟通机制,确保省委的各项决策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并落实到基层。他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实际情况,为省委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2007 年 1 月,王建军出任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这一时期,他将工作重心聚焦于西宁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他深入研究西宁市的发展现状和潜力,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建设方面,他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交通、水电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同时,他积极推动产业升级,鼓励发展新兴产业,为西宁市的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在他的领导下,西宁市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2010 年 9 月至 2011 年 12 月期间,王建军身兼多职,担任青海省委副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西宁市委书记、西宁 (国家级) 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这一时期,他面临着更加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在党校工作方面,他高度重视干部培训教育,致力于提升党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青海省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在西宁市委书记和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的岗位上,他统筹协调城市发展与开发区建设,推动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他加大对开发区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驻,促进了产业集聚和经济繁荣。同时,他注重开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开发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1 年 12 月至 2013 年 2 月,王建军担任青海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在政法委书记的岗位上,他全力维护青海省的社会稳定和安全。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在省委党校校长的岗位上,他持续推动党校教育改革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青海省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3 年 2 月至 2014 年 5 月,王建军担任青海省委副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继续在干部培养和党建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深入研究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注重发挥党校在干部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升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2014 年 5 月至 2015 年 5 月,他再次兼任西宁市委书记、西宁 (国家级) 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这一时期,他进一步深化西宁市的改革发展,推动开发区的转型升级。他积极探索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在开发区建设方面,他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开发区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5 年 5 月至 2016 年 12 月,王建军担任青海省委副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持续为青海省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党建工作中,他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他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2016 年 12 月,王建军迎来了职业生涯中又一重要阶段,他担任青海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在这一关键岗位上,他迅速投入到领导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他深入研究青海省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需求,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他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在民生领域,他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017 年 1 月,王建军正式当选为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在省长的岗位上,他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作风,推动青海省各项事业的发展。他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实施方案。在生态保护方面,他高度重视青海的生态环境建设,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环境监管,确保青海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在经济发展方面,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3 月,王建军担任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继续为青海省的发展不懈努力。在这一时期,他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和生态保护等多重挑战,但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带领全省人民攻坚克难。他加强与中央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为青海省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他注重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创新创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2018 年 3 月至 2018 年 8 月,王建军担任青海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在担任省委书记这一重要职务后,他全面负责青海省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了青海省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他的领导下,青海省在经济建设、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8 年 8 月至 2022 年 3 月,王建军担任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在省委书记的岗位上,他继续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他注重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任用了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为青海省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在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岗位上,他积极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为青海省的法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注重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022 年 3 月,王建军不再担任青海省委书记职务,但他在青海的工作经历和贡献,深深地铭刻在这片土地上。2022 年 4 月至 2022 年 5 月,他担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继续在国家层面为社会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3 月,他专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注于社会建设领域的研究和工作。 2023 年 3 月起,王建军担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在新的岗位上,他将目光聚焦于农业和农村领域,深入调研农村发展现状,积极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建言献策。他深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因此致力于通过政协平台,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动解决农村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促进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调研活动,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王建军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为地区谋发展。无论是在组织工作、地方领导岗位,还是在国家层面的重要职位上,他都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他的工作经历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历程,更是一部生动的时代发展篇章,为青海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他依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继续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优秀领导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