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盛:秉持初心的奋斗者 徐守盛,一位凭借坚定的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在不同岗位上积极奉献的实干型领导干部。在其丰富的工作履历中,始终心系民生,致力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在多个地区留下了深刻且积极的影响。 陇原沃土,孕育奋斗精神 1953 年 1 月,徐守盛出生于甘肃通渭。通渭,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较为艰苦,但这片土地孕育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徐守盛。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徐守盛早早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也激发了他改变命运、为家乡人民谋福祉的决心。少年时期,他勤奋好学,尽管条件简陋,依然努力汲取知识养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投身基层,积累工作经验 1970 年 12 ,年仅 17 岁的徐守盛响应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陆军第二十师炮兵团战士。在部队的岁月里,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培养了严明的纪律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凭借出色的表现,他从战士逐步晋升为排长、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军队生活不仅锻炼了他的体魄,更塑造了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他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76 年 4 月,徐守盛加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1978 年 4 月,他退伍后进入甘肃省靖远矿务局工作。从靖远矿务局宝积山煤矿干部做起,他凭借扎实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组织能力,在多个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逐步成长为靖远矿务局团委副书记、书记。在这一时期,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青年活动,激发青年职工的工作热情,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与团队凝聚力提升。 甘肃任职,推动地方发展 1984 年 12 月,徐守盛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出任共青团甘肃省委副书记,开启在省级层面的工作生涯。在共青团甘肃省委副书记、书记的岗位上,他积极推动青年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关注青年的成长与发展需求,组织开展多项青年创业、志愿服务等活动,为甘肃青年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激发了青年群体在地方建设中的活力。 1992 年 11 月,徐守盛调任甘肃省武威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到任后,他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一系列符合武威实际的发展策略。在农业方面,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在工业领域,他加大对地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当地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5 年,徐守盛担任甘肃省委秘书长,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卓越的协调能力,为省委的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持。1997 年 4 月,他出任甘肃省委副书记,协助省委书记推动全省的各项工作。在这一重要岗位上,他参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转战江苏,迎接新的挑战 2000 年 10 月,徐守盛离开甘肃,调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在江苏任职期间,他积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江苏的发展贡献力量。他参与推动江苏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江苏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在社会事业方面,他关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主政湖南,书写发展篇章 2006 年 11 月,徐守盛调任湖南省委副书记,随后于 2010 年 9 月担任湖南省省长。到湖南任职后,他迅速深入调研湖南的省情,提出一系列符合湖南实际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在经济发展方面,他大力推动湖南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大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他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民生保障方面,他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013 年 3 月,徐守盛担任湖南省委书记,肩负起推动湖南发展的重大责任。在这一关键岗位上,他以推动湖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湖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他高度重视洞庭湖等重点生态区域的保护与治理,推动湖南走绿色发展之路。在他的领导下,湖南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心系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随着时间推移,徐守盛逐渐退出领导岗位,但他始终心系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尽管离开了一线工作岗位,他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对国家发展的深刻理解,持续关注社会动态,为地方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 徐守盛在其职业生涯中,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凭借坚定的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更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