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葆华

李大钊之子
李葆华
李葆华,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革命者与建设者,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与国家建设进程中,以其忠诚的信念、卓越的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李大钊之子
李葆华(1909年10月2日-2005年2月19日),男,汉族,曾用名赵升阳、杨震、赵振声等,出生于河北乐亭县,后于日本留学。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投身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之子。
新中国成立后,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后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73年中共十大被选为中央委员,同年出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二书记。1978年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于中共十一大连任中央委员。1982年5月离休。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5年2月19日,李葆华同志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早年经历
李葆华,1909年10月2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21年入北京孔德学校学习,在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领导人、父亲李大钊的引导和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5]1927年4月在父亲李大钊被杀害后,他经亲友掩护秘密离开北京,赴日本入东亚预备学校就读。1928年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投身革命
1931年5月,李葆华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6月任中共东京特别支部书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国到上海,参加上海留日学生会、上海民众反日救国会、上海反帝大同盟等进步组织开展的反日爱国斗争。1932年4月到北平门头沟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参加了河北省反帝大同盟工作。6月任中共北平门头沟矿区支部书记。后曾历任中共河北省委京东特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京东特委书记。
1935年2月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4月任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部长。1935年6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中共河北省委驻京东特委代表 。1936年5月调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1937年1月调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后曾历任中共山西工作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工委组织部部长。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晋察冀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党内刊物《战线》负责人、省委党校校长,晋察冀边区委员会组织部长、常委兼区委党校校长、晋察冀分局组织部长。参加了创建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0年到延安,曾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工作。 
1942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曾任中央党校第三支部书记。1943年6月,任贺龙同志的政治秘书。1944年春回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委员、组织部部长兼党校校长;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1947年11月至1948年12月任中共北岳区委书记。1947年12月至1949年1月任北岳军区政治委员。1948年初并兼华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华北局党校副校长,校长。1948年12月被任命为中共北平市委第二副书记。
建国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8年2月任水利部副部长,1949年11月至1958年2月任党组书记。1949年11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4年12月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56年9月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1958年3月至1961年2月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书记(1959年12月起)。
1959年4月继续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61年2月至1966年冬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
1962年2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安徽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62年7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兼任安徽省政协主席,1962年9月至1967年4月兼任南京军区第六政治委员。
1965年12月被选为安徽省贫下中农协会主席。 
“文化大革命”受迫害。
1973年9月至1977年1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二书记,1973年9月至1977年11月任贵州省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10月入中央党校省干班学习,任党支部书记。1977年11月至1979年1月任贵州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1977年12月起)。
1978年1月至1982年4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组书记,1978年3月至1982年4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1979年12月被推举为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
1980年5月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理事。
1982年5月退居二线。同年当选为中国钱币学会名誉理事长。
病逝
2005年2月19日,李葆华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李葆华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1] [11]
李葆华同志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均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特邀代表;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成就
对水电事业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李葆华同志担任过水利部和水利电力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在水利水电战线上奋斗了12个春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是新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李葆华为新中国江河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江河泛滥成灾、水利残缺不全,李葆华上任伊始就协助傅作义部长,在全国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上提出水利建设的七项方针和任务,初步构成了新中国水利建设的基本框架。在新中国早期实施的淮河、黄河、长江三大江河治理中,李葆华与傅作义筹办了治淮会议。在黄河治理中,他率领中苏专家团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考察,为制定黄河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经济报告奠定了基础。在长江治理开发中,他促成了新中国在长江上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并组织了对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考察,为中共中央成都会议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决定提供了依据。
主政安徽功绩
20世纪60年代以后,李葆华同志调入中央华东局任书记并当上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在安徽,他实事求是大力平反右派,坚持发展工农业,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夜操劳,被人民亲切地称为“李青天”;“文革”后期,他出任贵州省委第一书记,直到四人帮垮台。
李葆华同志高度重视民主集中制建设,倾力维护安定团结大局。他一到安徽,就着重从三个方面开展政治工作。一是从发扬民主着手,加强民主集中制。二是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矛盾着手,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三是从确定政策界限着手,分清大是大非,搞好甄别工作。在他领导推动下,当年底,安徽在此之前历次运动中受到错误批判和处分的中共党员和干部群众,绝大多数得到平反,党内民主生活得以恢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李葆华同志大力推动发展农业生产,努力改善农民生活。他任第一书记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要继续把恢复和发展生产放在首位,逐步解决群众吃、穿、用的问题。对于农村生产关系,实行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体制,将农业生产的自主权下放到生产队,推动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实现了粮、棉、油产量的大幅增长,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李葆华同志大力推动调整和发展工业,为安徽的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安徽的工业基础薄弱,“大跃进”时期因建设规模膨胀过快,造成了巨大浪费。李葆华同志到安徽工作的当月,就着手对449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进行调整,开展以“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内容的增产节约运动。经过整顿,马鞍山钢铁公司、合肥重型机械厂、淮北煤矿、马鞍山火车轮箍厂和淮南化肥厂等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安徽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后来安徽工业化积蓄了能量,打下了基础。 
金融领域突出贡献
拨乱反正后的1977年,他参加中共十一大,被选为中央委员,同时被党中央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党委书记,直到1982年党中央批准他光荣离休;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他对党对人民殚精竭虑,受到党内外有口皆碑的赞扬。
李葆华同志在担任人民银行行长期间,经常通宵达旦工作,规划金融业发展蓝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金融业的恢复和改革工作。在他的推动下,确立和推进了专业银行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改革,成立了国家外汇管管理总局,相继恢复或成立了一批保险业、信托业金融机构,我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人民银行开始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国际金融界的交往日益增多。李葆华同志还率团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进行了友好访问——这些开拓性的工作对于我国现代金融业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物轶事
李大钊被捕后获救
当时李葆华就读于孔德中学。1927年4月6日,这一天是清明节,学校照例放假一天。李大钊的好友周作人去城外燕京大学沈士远教授家聚会。周作人的儿子周丰一与李葆华是同学,便邀请他一起前往。晚上,李葆华住在清华大学李乐光处,两人下围棋,没有回城。而就在当天,李大钊及家人被捕。4月7日,李大钊被捕的消息见报。沈尹默读报大惊,急忙打电话要哥哥沈士远保护好李大钊的儿子李葆华,叫他千万不能进城。几天后,他又将李葆华转移到燕京大学教授马鉴家。但是,沈尹默还是不放心,就请周作人负责藏匿。周作人慨然答允,乘到燕京大学上课回城之机,将李葆华藏在车中,带进城来,然后,把他安置在西城八道湾11号家中最后一进的东厢房中。李葆华在周作人家躲藏了一个多月之后,沈尹默等人设法送他去日本留学,并化名”杨震“。
上一篇:张庆伟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国务院总理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山东省委原书记
原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李大钊之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
原湖南省省委书记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著名的皮肤病学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无产阶级革命家
四川省委第一书记
李大钊之子
开国上将
原河北省省委第一书记
原中顾委委员、农业部部长
原中顾委委员、中央党校原校长
原中共上海市市长
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云南省委原第一书记、原昆明军区第一政委
极具爱国情怀的重要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