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万里

国务院原副总理
万里
万里,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在多个关键历史时期,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坚定的改革决心与高瞻远瞩的领导才能,深深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
1916 年 12 月,万里出生于山东省东平县的一个贫民家庭,原名万明礼。早年,他在家乡接受小学和初中教育,凭借自身努力,于 1933 年秋考入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学校里,进步思想的浪潮澎湃汹涌,万里深受其影响,心中的爱国热情被熊熊点燃,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为民族的未来奔走呼号。1936 年 5 月,万里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他踏上了一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道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1936 年夏天,从师范学校毕业的万里,接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东平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他以教师的身份作为掩护,巧妙地在当地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在与群众的日常接触中,他耐心地向大家讲述国家的危亡局势,激发民众的爱国之心。同时,他积极发展地下党员,将革命的火种小心翼翼地播撒在这片土地上。随着抗日形势的日益紧迫,1937 年 10 月,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万里肩负起组织筹建中共东平县第一个县级组织 —— 东平县工委的重任,并担任书记。在此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才能,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小组,发展 “民先” 队员,成立各类抗日团体,还创办抗日报刊。通过这些举措,他将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让更多的人团结在抗日的旗帜下,极大地扩大了党的影响,为后续的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938 年 5 月,万里担任中共泰西特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之后又担任泰西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等职务,深度参与到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工作中。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与当地军民并肩作战,面对敌人的残酷 “扫荡” 和 “蚕食”,毫不退缩。1939 年冬起,他先后历任中共鲁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冀鲁豫区第二、八地委副书记。1940 年 4 月,担任冀鲁豫边区运西地委副书记,同年 11 月,成为地委书记。在敌后抗战最为艰难的时期,万里领导当地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 “扫荡”、反 “蚕食” 斗争。他深知,只有发动群众,改善民生,才能真正赢得战争的胜利。因此,他积极组织开展民主民生运动,努力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使根据地的军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他成功创建并坚守住了运西抗日根据地,为冀鲁豫地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刚刚照亮大地,万里又投身到新的革命任务中。他先后担任中共运西地委书记,中共冀鲁豫区委委员、运西东 (第七) 地委书记等职务。此时,他积极组织运西地区的人民群众进行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这一赖以生存的根本,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同时,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可能的进攻,他领导群众开展武装自卫斗争,为保卫革命成果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1947 年 7 月,万里担任中共冀鲁豫区委秘书长,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为了迎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进入鲁西南,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组织冀鲁豫区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全力支援前线。正是因为有了像万里这样的领导干部,带领广大群众无私奉献,才为解放战争的伟大战略转折创造了有利条件。1948 年 1 月,万里参加冀鲁豫区整党工作,整党结束后,他奔赴黄河以南地区,参与领导当地军民为巩固、扩大解放区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着革命的篇章。
1949 年 4 月,渡江战役取得辉煌胜利,万里迎来了新的工作任务。他先后担任南京市两浦区军管分会主任兼区委书记,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副主任、经济部部长、建设局局长。同年秋天,他跟随第二野战军挺进大西南。新中国成立后,万里在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任职,先后担任副部长、部长。在这一时期,他充分展现出对工业生产的深刻理解和卓越领导能力。他重视工业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鼓励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发明创造,大胆推进工厂制度改革。通过深入调研和积极探索,他为西南地区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西南地区的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952 年 11 月,万里调任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55 年 4 月起兼任城市建设总局局长、党组书记。1956 年 5 月,城市建设总局改为城市建设部,万里担任部长、党组书记。在城市建设领域,万里深入实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当时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急躁冒进倾向,及时提出纠正意见。他深刻认识到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与工业建设及其他经济文化建设相协调。为此,他经常深入基层,亲自指导实践,为推进 “一五” 时期的工业建设和重点工业城市有计划、有秩序地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成为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58 年 3 月起,万里先后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副市长。在北京市工作期间,他承担了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 协助周恩来总理负责国庆 10 周年献礼工程建设。这一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万里毫不退缩,迎难而上。他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秉持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的理念,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圆满完成了人民大会堂等北京 “十大建筑工程” 的建设任务。这些建筑不仅在设计标准、建筑艺术上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施工速度也令人惊叹,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毛泽东主席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赞扬,夸赞他 “别人日行千里,而你是日行万里”,这无疑是对他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度认可。
“文化大革命” 期间,中国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动荡之中,万里也未能幸免,受到严重迫害,被监护审查。然而,他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原则和信仰,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以实际行动进行了顽强的抵制和斗争。1973 年 5 月,万里解除劳动改造,恢复工作,担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 (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北京市革委会委员、副主任。尽管经历了磨难,他依然心系首都的发展,提出一定要把首都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他敏锐地意识到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重要性,并积极提出相关的主张和措施,展现出了超前的环保意识和对城市长远发展的深刻思考。
1975 年 1 月,万里担任铁道部部长,后任铁道部党的临时领导小组组长。当时,铁路系统在 “文革” 的冲击下陷入混乱,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物资运输。万里坚决支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实行全面整顿、把铁路系统作为整顿突破口的主张。他深入铁路基层,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铁路系统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实现 “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安全正点,当好先行” 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坚决反对和制止派性,大力整顿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狠抓铁路运输秩序。在他的努力下,铁路系统的面貌迅速得到改善,陷入半瘫痪状态的铁路系统重新焕发生机。然而,好景不长,1975 年底,在 “四人帮” 的疯狂反扑下,邓小平同志主持的全面整顿被迫中断,“反击右倾翻案风” 运动在全国展开,万里再次被打倒,持续 9 个月的铁路系统整顿工作也随之夭折。
“文革” 结束后,万里再次恢复工作。1977 年 2 月,他担任轻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同年 6 月,调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安徽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安徽省革委会主任。到任后,他轻车简从,深入基层,走乡串户,仅仅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对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了深入了解。面对十年内乱给安徽带来的严峻局势,他采取果断措施,全面深入地揭批 “四人帮”,积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迅速解决了 “文化大革命” 造成的许多重大问题。他深知农业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因此特别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农民疾苦。在那个思想还受到 “左” 的禁锢的时期,他以大无畏的勇气,打破常规,提出农村工作以生产为中心,并勇敢地探索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转变农村面貌的新路子。他主持制定了《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 (试行草案)》,突出强调农村工作的中心是农业生产,必须保护和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在肥西县 “包产到户” 和凤阳县小岗村 “包干到户” 的做法出现后,他以非凡的政治胆识,大力支持和推广这些创新举措,积极推动全省农业管理体制的变革。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安徽的农村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为开辟中国农村改革的新道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在安徽农民中流传着 “要吃米,找万里” 的说法,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他的信任和赞誉。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始于安徽,万里同志是有功的。
1980 年 2 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万里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随后,他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肩负起更多的领导责任。他先后兼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农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等职务,还在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中央绿化委员会、国家人防委、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等多个机构担任重要职务,并兼任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组长等。在分管农村工作期间,他注重调查研究,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他多次组织农口广大干部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倾听农民的心声和意见。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 “左” 的思想束缚,科学地总结农业学大寨的经验教训,积极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全面推行,使农村改革得以全面深入发展。他明确提出要改革农村生产经营体制,发展商品生产,充分肯定 “包干到户” 是党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运用。1982 年至 1986 年,他领导起草了 5 个中央 1 号文件,这些文件经中央研究批准后下发,对推动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他还提议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村基本经营管理体制长期不变写进宪法,为农村改革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万里不仅关注农村的经济改革,还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深刻指出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主张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普及教育等多种途径,建立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除了在农村工作中取得巨大成就外,万里还积极参与领导经济体制改革,并推动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其他各方面的改革。他认真总结运用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始终坚持把转变机制、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注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他强调要尊重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提出要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坚决克服平均主义。在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道路探索中,他大力支持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他大力倡导相关理念,强调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是国家的根本大事。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他提出 “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1988 年 4 月,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万里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在这一重要岗位上,他强调要依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他提出要把 “保证和促进改革” 作为人大的首要职责,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为人大的中心任务。他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深刻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主张通过改革逐步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向制度化、法律化。在立法工作上,他高度重视,强调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大力加强立法工作,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1993 年,万里主动要求,经中央批准离休。但他始终心系党和国家的事业,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2015 年 7 月 15 日 12 点 55 分,万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 99 岁。万里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不朽功勋;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勇于创新,在多个领域积极推动改革,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上一篇:梁言顺下一篇:张庆黎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大校
澳大利亚工党政治家
个人政治生涯亦以被开除党籍、晚年病逝告终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贵州省革委会主任
国务院原副总理
开国少将
原中央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北京市委委员
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陕西省委原书记
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宝级国剧名伶
国务院原副总理
原江西省省委书记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十大武术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