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旭东

文化遗产守护者

王旭东

文化遗产守护者 —— 王旭东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这样一位深耕者,他以坚定的信念、卓越的专业才能,在石窟、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斐然成就,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他就是王旭东,一位从西北大地走出,逐步成长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领军人物的杰出代表。
一、成长背景与教育经历
王旭东于 1967 年 2 月出生在甘肃山丹,这片孕育了深厚历史文化的土地,或许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就已悄然埋下了对文化热爱的种子。1986 年 9 月,他踏入兰州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大门,开启了自己的学术之旅。在大学期间,王旭东勤奋学习专业知识,为日后投身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打下了坚实的理工科基础。四年的本科学习结束后,他于 1990 年 8 月正式参加工作,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二、初入敦煌研究院
1991 年 6 月,王旭东来到了敦煌研究院,这里成为了他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初到研究院,他就全身心投入到壁画及土遗址保护工作中。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壁画和土遗址面临着诸多保护难题,如自然环境侵蚀、壁画褪色、土遗址风化等。王旭东深知这些文化瑰宝的珍贵性和脆弱性,他一头扎进研究工作,积极探索有效的保护方法。
在早期的工作中,王旭东参与了多项保护项目的勘察与设计工作。他与团队成员一起,深入洞窟,对壁画和土遗址的现状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查,收集大量第一手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他逐渐掌握了壁画和土遗址的病害特征及形成机理,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逐渐成长为保护领域的专业人才。
三、在敦煌研究院的发展与成就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王旭东在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中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他历任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院长助理、保护研究所所长等职务。在担任这些职务期间,他积极推动保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致力于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一)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1991 年至 2019 年间,王旭东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60 余篇,这些论文涵盖了石窟、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的多个方面,包括病害防治、保护材料研究、监测预警技术等。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他还合作出版专著 3 部,系统总结了自己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经验,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此外,他还获得技术专利 4 项,申请技术专利 5 项,完成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 5 项,这些成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主持多项科研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王旭东主持了 30 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壁画及土遗址保护加固的勘察设计和现场施工。其中,包括 “敦煌莫高窟南区崖体加固工程”“丝绸之路新疆段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西夏王陵 4 号陵、六号陵抢险加固工程” 等重要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地保护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使其得以长久保存。同时,他还承担了国家文物局和科技部下达的文物保护重点研究项目 20 多项,如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011 年度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多场耦合下敦煌石窟围岩风化与壁画盐害机理试验装置研发’” 等。通过这些科研项目的开展,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王旭东深知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他主持或参加了与美国、日本、英国的国际合作 4 项。例如,在 “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保护所合作游客承载量研究” 项目中,他作为执行负责人,与国际专家团队紧密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敦煌莫高窟的游客承载量进行了科学评估和研究,为莫高窟的合理开放与保护提供了有力依据。通过这些国际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影响力,也让王旭东接触到了国际前沿的保护理念和技术,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
(四)获得多项荣誉
由于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杰出贡献,王旭东获得了众多荣誉称号。1996 年 5 月,他参与的 “敦煌莫高窟地震防灾文物保护研究” 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7 年 8 月,“敦煌莫高窟崖体及附加构筑物抗震稳定性研究” 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奖四等奖;1997 年 12 月,“砂砾岩石窟岩体裂隙灌浆研究” 获国家发明奖四等奖;2000 年 3 月,“古代土建筑遗址的加固研究” 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 年 5 月,他荣获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2004 年 1 月获 “甘肃省优秀专家” 荣誉称号;2005 年 1 月,入选 “甘肃省 555 创新人才工程” 第二批人选;2005 年 11 月获 “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 荣誉称号;2005 年 11 月,“西藏空鼓病害壁画灌浆加固研究” 获国家文物局科技创新二等奖;2006 年,“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 获 “2005 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及文物保护规划”;2009 年 1 月,获 “2008 年度文化部优秀专家” 荣誉称号;2009 年 9 月,入选 “甘肃省领军人才” 第一层次名单;2010 年 10 月,“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 年,“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试验室研发” 获得 2009 年度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与创新奖一等奖;2013 年 7 月,获 “酒泉市拔尖人才” 荣誉称号;2013 年 8 月,获 “薪火相传 —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他还入选第三批国家 “万人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获得何梁何利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被授予 “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文化部优秀专家”“甘肃省优秀专家” 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他所从事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充分肯定。
四、担任敦煌研究院领导职务期间的贡献
2005 年 1 月,王旭东担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此后又历任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等职务。在担任这些领导职务期间,他不仅在业务上继续发挥引领作用,还在团队建设、机构管理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团队建设
王旭东深知人才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他的领导下,敦煌研究院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遗产保护团队。他积极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发展机会和平台,鼓励他们参与科研项目和国际交流合作,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专家。同时,他还加强了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团队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机构管理
在机构管理方面,王旭东积极推动敦煌研究院的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他注重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研项目评审、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他还加强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各项保护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在他的努力下,敦煌研究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文化传播
除了在文物保护和科研方面的工作,王旭东还非常重视敦煌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他积极推动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文化机构、媒体的合作,通过举办展览、出版图书、拍摄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将敦煌文化推向世界。例如,由他担任总顾问的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以生动的影像展现了故宫的历史文化魅力,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通过这些文化传播活动,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增强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五、任职故宫博物院院长后的新征程
2019 年 4 月,王旭东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新挑战,他担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副部长级)。从敦煌研究院到故宫博物院,虽然工作环境和对象发生了变化,但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未变。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拥有丰富的文物收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王旭东到任后,迅速投入到故宫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中。
(一)故宫文物保护与研究
他继续推动故宫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加强对故宫古建筑、文物藏品的保护力度。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保护理念,确保故宫文物的安全与完整。同时,他还注重加强故宫学的研究,推动故宫文化的深入挖掘和阐释,为故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故宫文化传播与推广
在文化传播方面,王旭东积极探索创新故宫文化的传播方式。他推动故宫与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等合作,利用新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让故宫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例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一系列线上展览、数字互动体验项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故宫的社会影响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
作为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他带领故宫团队与世界各国的博物馆、文化机构进行交流互访,举办国际展览,分享故宫的保护经验和文化成果。通过这些国际交流活动,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截至 2024 年 12 月,王旭东还担任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副部长级)、故宫学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他依然在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王旭东的一生,是与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相连的一生。他从敦煌的洞窟走向故宫的殿堂,在不同的岗位上,始终坚守着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与责任。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文化遗产守护者的使命与担当,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面旗帜,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

中国第二大姓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国务院原副总理
湖北省委书记
纵横家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落马官员
开国上将
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军事家
浙江省委原书记
四川省委书记
文化遗产守护者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