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艾傈木诺

中国作家协会

艾傈木诺

艾傈木诺 云南德宏州瑞丽市人物
艾僳木诺,原名唐洁,女,德昂族,云南瑞丽人。2000年瑞丽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毕业。1989年在瑞丽供电公司工作。
个人作品
1988年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以我命名》。组诗《蝴蝶情绪》2005年获云南省边疆文学奖,2008年获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创作骏马奖。
艾傈木诺:用文字勾勒民族灵魂的德昂族作家
在云南德宏州瑞丽市,有一位熠熠生辉的德昂族作家 —— 艾傈木诺,原名唐洁。她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文学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以细腻笔触和真挚情感,为读者呈现出德昂族的独特魅力与内心世界。
1970 年,艾傈木诺出生于瑞丽这片充满生机与神秘的土地。德昂族作为云南八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艾傈木诺自幼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中成长,德昂族独特的民俗风情、传统信仰以及世代相传的故事传说,如同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她的心灵,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埋下了最初的种子。童年时期,她常常围坐在长辈身旁,聆听那些口口相传的古老故事,德昂族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民族迁徙的艰辛历程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都在她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她的想象力,更让她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深厚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学生时代的艾傈木诺,便展现出对文字的敏锐感知和浓厚兴趣。她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从经典文学名著到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广泛的阅读拓宽了她的视野,也让她接触到了多元的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时,她越发意识到,自己民族的文化瑰宝值得被更多人知晓,而文学创作或许是一种将德昂族文化传播出去的有效途径。于是,年少的她在心中暗暗立下志向,要用手中的笔,书写德昂族的故事,让德昂族的声音在文学的舞台上得以回响。
1988 年,对于艾傈木诺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她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正式踏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尽管初出茅庐,但她的作品中已展现出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细腻感悟,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深情眷恋。然而,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追求文学梦想的过程中,艾傈木诺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她需要平衡工作与创作的关系。1989 年,她进入瑞丽供电公司工作,日常工作的繁忙并没有让她放弃文学创作,而是学会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挤出每一分每一秒,用于构思作品、打磨文字。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她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在现代文学语境中展现民族特色的难题。但艾傈木诺没有退缩,她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对文学的执着热爱,在困境中不断摸索前行。
为了深入挖掘德昂族文化的精髓,艾傈木诺在工作之余,开启了漫长而艰辛的田野调查之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她孤身一人,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德昂村寨,无论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村寨,还是位于边境、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少的村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每到一个村寨,她都会与当地的老人、民间艺人深入交流,倾听他们讲述那些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民歌和叙事长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岁月的长河中大多依靠口口相传,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艾傈木诺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她如同一位文化的守护者,用文字和录音设备,将这些即将消逝的声音和故事一一记录下来。在调查过程中,她还多次前往缅甸,采访居住在那里的德昂族同胞。跨国的交流与探索,让她对德昂族文化的分布和传承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她的创作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第一手素材。
在长期的田野调查和创作实践中,艾傈木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她的作品语言优美而质朴,既有着诗歌的灵动韵律,又不失散文的细腻情感。在题材选择上,她始终围绕着德昂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民族精神展开,从德昂族的传统节日、宗教仪式,到日常的生产生活场景,从德昂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到面对现代社会变迁时的坚守与适应,她都能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描绘,展现出德昂族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和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例如,她曾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每个德昂山寨为题,创作了一系列诗歌,如《南桑》《楚东瓜》《白鹭头》《茶叶菁》《香菜塘》等。在这些诗作中,她通过对各个山寨独特地理风貌、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的描写,抒发了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德昂族村寨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2000 年,艾傈木诺从瑞丽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毕业,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养。这为她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她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此后,她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作品不断在各类文学刊物上发表,逐渐受到了文学界的关注。2005 年,她的组诗《蝴蝶情绪》荣获云南省边疆文学奖,这是对她创作才华的一次重要肯定。《蝴蝶情绪》以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德昂族的文化元素与现代情感表达巧妙融合,展现了她在诗歌创作上的创新与突破。在这组诗中,蝴蝶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生物,更是德昂族文化中美好、灵动与自由的象征,通过对蝴蝶的描绘与情感寄托,艾傈木诺表达了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07 年,对于艾傈木诺来说又是丰收的一年,她的诗集《以我命名》正式出版。这部诗集凝聚了她多年来的创作心血,是她文学创作历程的一次阶段性总结。诗集中的作品涵盖了她对德昂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对家乡山水的深情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从风格上看,《以我命名》标志着艾傈木诺在创作上的成熟与转变。她不再局限于早期作品中较为狭小、个人化的情感表达和民歌体的创作形式,而是开始尝试更为隐忍、节制的表达方式,试图超越民族和地域的界限,探索人类共通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这种创作风格的转变,使她的作品具有了更广泛的共鸣性和更深层次的内涵。2008 年,《以我命名》凭借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荣获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创作骏马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艾傈木诺个人创作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德昂族文学的一次有力推动,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学创作。
除了诗歌创作,艾傈木诺还涉足散文等其他文学领域。她的散文作品同样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和对民族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入,展现出德昂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在她的散文中,读者可以看到德昂族的传统建筑、服饰、饮食等文化元素,也能感受到德昂族人民在面对生活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例如,在描写德昂族传统的茶文化时,她不仅详细介绍了德昂族种茶、制茶的过程,还深入挖掘了茶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让读者对德昂族的茶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艾傈木诺始终关注着德昂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她深知,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她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开展文学培训等方式,向更多人宣传德昂族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德昂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她也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如何将民族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让德昂族文化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在创作生涯中,艾傈木诺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敬畏之心。她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创新,努力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文学界获得了广泛认可,还在一定程度上传播到了国外,为增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做出了贡献。作为一名德昂族作家,艾傈木诺用文字为自己的民族立传,为德昂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筑起了一座坚固的桥梁。她的作品如同明亮的火把,照亮了德昂族文化前行的道路,也让更多人领略到了德昂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在未来的文学道路上,相信艾傈木诺将继续秉持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责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30 11:43
上一篇:印春荣下一篇:管国芳
中国作家
明清小说四大家
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民国十大才女
杰出作家
作家、学者、文化推动者
中国作家
中国香港易学大师、堪舆学家、作家、演员
诗人、作家、书法家、新闻工作者
女作家
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中国民俗学家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大丰区人物
雷州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
清华学堂第二任监督
近代上海著名茶叶商人
商务部市场部主任
革命烈士
山西省委书记
开国大校
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
德才兼备的英语大师
中国围棋职业棋手
中国内地女演员
“八一勋章”
落马官员
中国作家协会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