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应强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

张应强

张应强[著名历史人类学家] 贵州毕节金沙县人物
张应强,苗族,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 。1987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1990年获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23年受聘为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
长期聚焦贵州清水江流域历史人类学研究,以清代木材贸易为中心探讨区域市场体系、族群互动与社会整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主编《清水江文书》三辑33册,出版专著《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 。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释西南地区多民族交往的制度基础与文化共生机制。兼任教育部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
张应强,1965年出生,苗族,是贵州毕节金沙县人,为著名的历史人类学家。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求学之路
本科阶段:1983年,张应强从贵州毕节地区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大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人类学的专业知识,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7年,他本科毕业,因成绩优秀且对学术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同年考入中南民族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硕士阶段:在中南民族大学,张应强师从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吴泽霖先生。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他深入学习和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学术视野不断拓宽,研究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1990年,他顺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博士阶段:1992年,张应强分配到母校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任教。在教学工作之余,他继续深造,1998年开始在职攻读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选择明清社会经济史方向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通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深入研究,2003年,他获得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学术生涯
教学工作:自1992年回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任教以来,张应强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为学生们传授人类学、民族学及历史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他的教学风格生动有趣,注重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他先后担任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多门课程教学任务,如“人类学概论”“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历史人类学专题”等,为培养人类学专业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学术成就的不断提升,他逐渐成为中山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指导了众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他们在学术道路上的发展提供了悉心指导和帮助。
研究领域与成果:张应强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地域社会变迁与人群认同等问题上。他长期在中国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其中,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是他重点研究的区域。他对清水江流域自清代以来的木材贸易、族群关系及地方社会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专著《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在该著作中,他通过对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的研究,揭示了经济活动与社会结构、权力关系之间的复杂互动,展现了区域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变迁过程,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他还主持了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如《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与地方传统研究》(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南方乡村地区人口与移民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他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清水江流域及中国南方乡村地区历史文化的认识,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和团队对清水江流域大量的民间契约文书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为了解明清以来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习俗、族群关系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推动了历史人类学和民间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学术交流与影响:张应强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多次在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与国内外同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可,在历史人类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这是对他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肯定。他还担任了教育部民族学教执委副主任等职务,为推动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积极贡献力量。此外,他还经常受邀到国内外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访问,如到中南民族大学做客“泽霖讲坛”,为师生们带来题为《我的人类学治学之道》的学术交流分享会,将自己的治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传授给更多的学者和学生。

学术理念与贡献
学术理念:张应强在学术研究中秉持着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他主张以人及其实践与能动性为中心,将国家与地方、时间与空间等因素勾连起来,借助深入细致的历史学田野调查方法,走向“历史现场”,探寻民间文献文内文外丰富的叙述与表达,整体性地呈现贯通过去与现在的区域历史画卷。他认为,只有深入到具体的地域社会中,通过对当地的历史文献、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和文化内涵。
学术贡献:他的研究为历史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对清水江流域的个案研究,他展示了如何将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历史学的研究相结合,深入挖掘区域社会的历史文化内涵,揭示社会变迁的复杂过程。他对清水江文书的整理和研究,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推动了民间历史文献学的发展。此外,他关于地域社会变迁与人群认同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张应强从贵州金沙县走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在历史人类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理念不仅为学术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培养更多的人类学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贵州毕节金沙县的骄傲,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学术研究事业。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5 09:42
上一篇:丁宝桢下一篇:王家声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政治局常委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中国哲学史家
西汉开国智囊
战国谋略大师,连横破局者
民国十大才女
著名爱国将领
创新引领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俄罗斯第4任 总统
肃宁县人物
陕西省委书记
广州科技领域的开拓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包头市作协副主席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二十届中央委员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
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领袖
清朝历史人物
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者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