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市明[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像 贵州遵义绥阳县人物 邹市明,1981年5月18日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奥运冠军,中国男子拳击队48公斤级拳击运动员,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拳击协会会长。 16岁进入贵州拳击队,2000年成为国手。在国家队,邹市明拿过48公斤级20个全国冠军。2005年,邹市明在第13届世锦赛上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拳击世锦赛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拳击48公斤比赛中获得金牌。2012年8月12日,获得伦敦奥运会男子拳击49KG级冠军,成功卫冕。2013年4月7日,职业首战轻松获胜。2013年2月,参演《变形金刚4》,于2014年6月27日在全球公映。 [3]2014年12月16日,邹市明获WBO泛太平洋洲际组织颁发的“国际杰出拳手奖”。2016年1月30日,邹市明击败南美洲冠军纳坦·桑塔纳获得WBO国际蝇量级特设金腰带,6月12日卫冕WBO国际蝇量级拳王金腰带,11月6日成为WBO蝇量级(次最轻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得主,也是熊朝忠后中国第二位职业拳王,12月15日获得中国十佳劳伦斯“最佳非奥运动员奖”,2017年1月获得2016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最佳非奥项目运动员奖。2018年2月8日,在中国拳击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拳协执委。2017年7月28日,在上海举行的WBO蝇量级世界金腰带赛事中,邹市明在第11回合体力不支,遭对手连续重击摔倒,裁判直接判定木村翔获胜。2018年2月24日,世界拳击理事会(WBC)在美国洛杉矶授予中国拳手邹市明荣誉奖以及“世界拳击理事会和平与和谐大使”称号,以表彰他为中国及世界拳击运动发展所做的贡献。 邹市明,1981年5月18日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他是中国拳击史上的传奇人物,为中国拳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童年与早期经历 邹市明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亲邹建国是县拖拉机厂的技术员,母亲宋永慧经营着一间不足十平米的杂货铺。小时候的邹市明身体瘦弱矮小,经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这让他下定决心通过练习武术让自己强大起来。 1995年,14岁的邹市明偶然看到了隔壁拳击台上拳击手们的训练,被那充满力量与激情的场面深深吸引。当时遵义桃溪寺武校拿到了4个去贵州省体校旁听一年的名额,学费3000元对邹市明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但他对拳击的渴望让他毅然向家人要了这笔钱。然而,交完学费后却被告知省体校拳击队那年不招人,不过他凭借交的学费混在了练拳击的课堂中。此后,他开始了遵义到贵阳的往返奔波,每隔一天就要花费近6个小时在路上,只为学习拳击。 尽管邹市明对拳击充满热情,但他在进入体校的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挫折。体检时,由于他的臂长比身高短了一公分,省体校拳击队将他拒之门外。但他坚持要打一场比赛来证明自己,最终凭借自己的恒心和在速度、协调性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教练的认可。进入省体校后,邹市明更加刻苦地训练,每天早早起床进行体能训练和技术练习,不断重复基本动作。 拳击生涯 崭露头角:1997年,邹市明被选进贵州省队。在贵州省每年举行的拳击青少年锦标赛决赛中,他都能夺得很好的成绩。1998年全国青年锦标赛前夕,他在训练中肋骨骨裂,却瞒着教练缠紧绷带上场,最终拼下一块铜牌。1999年,邹市明被选送到国家队,成为即将参加2000年奥运会的主力队员李正茂的陪练。 奥运征程:2004年雅典奥运会,邹市明获得男子48公斤级铜牌,创造了中国拳击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让中国拳击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2008年北京奥运会,邹市明在48公斤级决赛中以1比0击败蒙古选手赛尔丹巴,成为第一位问鼎奥运金牌的中国拳手。为了保持48公斤级的体重,他每天要在40度高温中穿着5层橡胶服跑步,最极端时连续三天只喝矿泉水。2012年伦敦奥运会,邹市明又蝉联奥运会男子拳击49公斤级冠军,用一枚金牌为中国代表队完美收官。 转战职业拳坛:2013年,32岁的邹市明放弃体制内正处级待遇,自费赴美转战职业拳坛。在休斯顿的“杀手之巢”拳馆,他每天承受职业拳手3000次以上的重击训练。2016年11月5日,在拉斯维加斯的托马斯马克中心,35岁的邹市明与泰国拳王坤比七鏖战十二回合,最终以点数获胜,赢得WBO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成为继熊朝忠后中国第二位职业拳王。2017年,他在WBO卫冕赛中被日本选手木村翔KO后宣布退役,结束了职业拳击生涯。 退役后的生活 创业之路:退役后,邹市明尝试跨界发展。2017年起,他与妻子冉莹颖在上海开设超大型拳击馆,但因定位失误、客流量不足和高成本经营,导致亏损约2 - 3亿元。最终关闭拳馆,并变卖多处房产以缓解债务。 影视与综艺:邹市明在影视和综艺领域也有所涉足。2013年他参演了电影《变形金刚4》。他和妻子冉莹颖还曾参加综艺《爸爸去哪儿》。2025年,他主演了微短剧《开挂吧!拳手》。 重返拳坛:2024年底,因创业亏损和家庭经济压力,43岁的邹市明宣布重返拳击赛场。2025年,他表示身体状态良好,致力于延续竞技生涯。 对拳击事业的贡献 邹市明的成功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也为中国拳击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多次回到家乡遵义,举办拳击讲座、培训班,亲自指导年轻的拳击爱好者,为家乡的拳击事业培养了众多人才。他还积极参与各种拳击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拳击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拳击的兴趣和热爱。此外,邹市明作为中国拳击的代表人物,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拳击的良好形象,提高了中国拳击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邹市明从一个热爱拳击的遵义少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坚持和天赋,一步步走向世界拳坛的巅峰。他的经历激励着无数人勇敢追求梦想,也为中国拳击事业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