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朱吉成

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朱吉成[公元1937年-2008年] 贵州贵阳息烽县人物
贵州贵阳人。1957年毕业于贵州省公安学校(中专)。1955年参加工作,历任贵州省第一监狱干部,贵州省《新生报》记者,第一监狱通讯站副站长,贵州人民出版社编辑、副编审。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三届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第三届委员,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毕业院校贵州省公安学校
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在深山》、《南国春雨》、《飘香的玫瑰》、《爱情八行诗》、《春风颂》、《年轻人的爱——晓云霞抒情诗选》、《真情诗笺——晓云霞抒情诗选》,少年读物《高原花朵》(合作),论文集《神话新探》、《贵州神话史诗论文集》,选编《贵州三十年新诗选》、《贵州新文学大系诗歌卷》,连环画脚本《茅台侦察记》、《血染千秋红》,长诗《祖国之歌》、《望长城》等。
# 朱吉成:笔绘贵州风情,诗韵文学星河
在贵州贵阳的文化星空中,朱吉成是一颗闪耀且独特的星,他以笔为刃,以诗为魂,在文学的领域里耕耘出一片绚丽多彩的天地。1937年,朱吉成出生于贵州贵阳,成长于这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贵州的山水人文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无尽源泉。1957年,他从贵州省公安学校毕业,自此开启了人生丰富而传奇的旅程。

毕业后,朱吉成任职于贵州省第一监狱,这段经历为他观察社会、体悟人生提供了独特视角。随后,他转型成为《新生报》的记者,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文字功底,深入挖掘社会万象,用报道传递真实的声音。在此期间,他积极投身于通讯站的工作,担任第一监狱通讯站副站长,为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搭建起重要桥梁。丰富的工作阅历不仅锻炼了他的能力,更让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生活素材,为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4年,年轻的朱吉成怀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勇敢地迈出了创作的第一步,开始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作品。他的文字如破土而出的新芽,带着清新的气息和蓬勃的生命力,逐渐引起了文坛的关注。经过多年的沉淀与磨砺,1991年,他成功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这是对他文学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他在文学道路上进入了新的阶段。

朱吉成的创作领域广泛,成果丰硕。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犹如一位灵动的精灵,用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编织出一首首动人的诗篇。诗集《在深山》将读者带入贵州那幽深静谧的山林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神秘与宁静;《南国春雨》以春雨为意象,描绘出南方大地在春雨滋润下的勃勃生机;《飘香的玫瑰》则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用玫瑰的芬芳传递着爱情的美好与甜蜜;《爱情八行诗》以独特的诗歌形式,将爱情的千般滋味凝练其中;《春风颂》《年轻人的爱——晓云霞抒情诗选》等诗集,更是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他对生活、爱情、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能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又能引发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除了诗歌,朱吉成在学术研究领域也颇有建树。他深入探究贵州地区的神话史诗,撰写了《神话新探》《贵州神话史诗论文集》等著作。在《论侗族史诗中的雷神形象》一文中,他对侗族史诗中雷神形象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对神话传说的挖掘、文献资料的梳理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对比研究,揭示了雷神形象背后所蕴含的侗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这一研究成果荣获中国社科院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优秀论文奖,充分展现了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深厚功底和卓越见解。

在文学传承与推广方面,朱吉成同样贡献卓著。他选编的《贵州三十年新诗选》《贵州新文学大系诗歌卷》,犹如一座桥梁,将贵州不同时期的优秀新诗作品汇聚在一起,为读者呈现了贵州新诗发展的脉络与成就,为贵州新文学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他还创作了长诗《祖国之歌》《人生进行曲》等作品,以宏大的叙事和激昂的情感,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描绘人生的奋斗历程,激励着人们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

朱吉成的文学创作不仅在诗歌和学术研究方面成绩斐然,还涵盖了多种文学体裁。他创作的少年读物《高原花朵》(合作),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活泼的语言,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了解贵州高原文化的窗口;连环画脚本《茅台侦察记》《血染千秋红》,通过精彩的情节和细腻的画面描述,将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

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诸多作品屡获殊荣。《过凉风垭七十二弯》获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学新作二等奖,该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描绘了贵州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深厚情感;诗集《春风颂》荣获贵州省文学三等奖,凭借其清新自然的风格、真挚动人的情感,赢得了读者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2008年,朱吉成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文学遗产却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贵州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贵州文学的宝库,更成为人们了解贵州文化、感受贵州风情的重要窗口。他以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为贵州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名字和作品将永远被铭记在人们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上一篇:陈法轼下一篇:班嘉佳
明朝开国皇帝
国务院原总理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落马官员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南宋哲学家
画家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学识渊博心怀大爱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北京市委原书记
中央政治局委员
辽宁省委原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委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省委原第一书记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
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
原国务委员
湖北省委原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山西省委原书记
海天国际控股董事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黑龙江省博物馆陈列部研究员
1988年陈嘉庚科学奖技术科学奖获得者
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