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蒋大鸿

明末清初地理学家

蒋大鸿

蒋平阶(1616年-1714年),原名雯阶,字驭闳,后改平阶,字大鸿,又字雯阶、斧山,号宗阳子, 华亭张泽(即今上海松江区张泽镇)人,中国明末清初文学家、地理学家、官员。
蒋平阶少孤,曾从陈子龙学诗,又长于堪舆之学。性豪隽,有古义侠风。夏允彝、陈子龙创立几社,见蒋平阶所为文字,大为欣赏,亟邀他入社。崇祯十五年(1642年),蒋平阶与同邑周宿来、陶冰修组织雅似堂文会,以继几社精神。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破南京,蒋平阶至福州投唐王,授兵部司务,升御史。次年,清兵入闽,唐王败亡,蒋平阶乃改名字,易道士服,漫游齐鲁吴越,以堪舆术谋生。晚年定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蒋平阶去世。
时人称蒋平阶诗文“详赡典雅”,且尤工词,为云间词派代表人物。其词与门生周积贤、沈忆年合编为《支机集》。另外,蒋平阶还著有《地理辨正注》《水龙经》5卷、《八极神枢注》1卷、《归厚录》《玉函真义》(又名《天元歌》)5篇、《醒心篇》1卷。
蒋大鸿,名珂,字平阶,又字雯阶、斧山,号宗阳子,是明末清初的杰出人物。

早年经历
蒋大鸿世居华亭张泽,即现在的上海松江区张泽镇。他出生于一个充满变故的时代,关于其出生年份有不同说法,一说为1616年,另一说为1620年。自幼丧母的他,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坎坷。然而,这并没有阻碍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蒋大鸿十八岁时,跟随海内大儒陈子龙学习诗词。陈子龙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在他的教导下,蒋大鸿诗词造诣日益深厚,周旋于江南党社之间,初有声名。同时,他对天文、地理、阴阳、历法等领域均有涉猎,尤其喜爱兵家之学。但当时正值周、温当权,政治环境复杂,蒋大鸿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使得他性情豪放不羁,常纵马狂奔,痛饮长嘶高歌,时人称其侠义。

政治生涯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崇祯帝自缢后,明朝灭亡。唐王称帝于福州,1645年,蒋大鸿投身于唐王政权,被委任为兵部司务,正三品,后升为御史衔。他一心报国,试图为挽救明朝江山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1646年,唐明兵败,明绍宗朱聿键被俘绝食身亡。蒋大鸿并未投降,而是披黄冠道服,借地师名义,周游江南,联络抗清。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力量,恢复明朝统治,但几度事败,最终他深感时事不可为,逐渐将重心转移到诗词之学和堪舆之术上。

学术研究
风水研究:蒋大鸿早年随父安溪公学习形家风水,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明朝灭亡后,他开始深入研习无极子的玄空精要、吴天柱水龙法以及武夷道人阳宅法等。他花费了十年时间游历各地,印证所学,最终茅塞顿开,堪舆之术大成,被时人赞为一代地仙。他通过遍访大江南北的古今名墓,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风水理论有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峦头为体,理气为用,二者相辅相成,强调地形、地势、水流等自然环境与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气”在风水布局中的重要性。
著作影响:蒋大鸿著有《地理辨正》《平砂玉尺辨伪》《天元五歌》《阳宅指南》《水龙经》等书。在《地理辨正》中,他系统地批驳了当时风水界的一些错误观点,重新解释了许多古代风水经典,如《青囊序》《天玉经》《都天宝照》等,使之与自己的玄空风水理论相契合,被后世奉为“三元法鼻祖”。《水龙经》则专论水法,探讨了水在风水布局中的作用和意义。这些著作对后世风水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所创立的玄空风水派也成为风水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改良罗盘:蒋大鸿对罗盘进行了改进,创立了“蒋盘”。他在罗盘中纳入了占卜《易经》的卦爻,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替换了原来的七十二龙二百四十分金,同时废掉了缝中针二针、天人两盘,只用正针地盘格龙立向消砂纳水,使得罗盘在风水实践中的应用更加精准和独特,至今仍为一些风水师所用。

晚年生活
康熙十七年,朝廷开史局,征博学鸿词,友人欲荐蒋大鸿,然而他却坚决拒绝。此时的他,已经对政治心灰意冷,一心沉浸在诗词和堪舆之学中。他常言党社旧事,跌宕而谈,涕泪俱下,其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时事的感慨溢于言表。

晚年的蒋大鸿定居于绍兴稽山耶溪,在那里他专心传授弟子,将自己的学问和技艺传承下去。他的弟子众多,包括会稽姜垚、丹阳张仲馨、丹徒骆士鹏、山阴吕相烈、武陵胡泰征、淄川毕世持等。这些弟子在各自的领域都有所成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学术流派,但也都秘不示人,导致蒋大鸿的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变得颇为神秘。

蒋大鸿于1714年去世,关于他的仙墓,众说纷纭,终不得考,为他的传奇人生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后世评价
蒋大鸿在风水学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被后人尊称为“地仙”。尽管他的学说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可,甚至遭到一些同行的质疑和批评,有人讥其狂放,疑其少德,还有人批评他言辞晦涩,秘而不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理论逐渐被后世风水师所重视和研究,对后世的风水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作为明末遗民群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诗文明志,以术数寄怀,在王朝更迭的夹缝中坚守文化根脉,其气节风骨也值得后人铭记。
上一篇:周明镇
道光帝第八子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第五子
清代商人,世博会中国第一人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晚清明将
道光皇帝之孙
清末小刀会首领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义和团重要人物
贝勒爱新觉罗·载瀛长子
近代中国政治人物
蒋介石之长子
广东省侨联会华夏杂志原主编
落马官员
湖北省委原书记
清代杰出才俊
民革卓越领导人和创始人
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明末清初地理学家
易学家
纵横家
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风水师鼻祖
中国台湾学者、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
明初道士
五代宋初堪舆家
唐代风水大师
汉朝学者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明末清初地理学家
明末清初地理学家
清初著名学者、诗人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