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刘汝新

清朝中戊戌科进士
刘汝新[清][公元1808年-1875年] 广东茂名市信宜市人物
刘汝新(1808~约1875年),字焕初,号锦川,广东省信宜东镇圩锦里人。幼年苦学,18岁中秀才;道光八年(1828年)中戊子科第六十二名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戊戌科进士。始任陕西省澄城县,后改任淳化县知县。在任期间,曾镇压当地白莲教起义。不久调到奉天省(今辽宁省),先后任广宁、盖平知县。盖平地方偏僻,文化落后,他为帮助当地人提高文化,多方组织办教育,并亲自授课。清咸丰七年(1857年),刘汝新辞官归家,在乡间设馆授徒。
简介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三水县天地会陈金率起义军进入信宜,以信宜城为大洪国首府。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刘汝新往广西北流县招募兵勇,拟偷袭县城,没有成功。
刘汝新在乡间设馆授徒十余年,学生称他为锦川先生。他的书法效王羲之、王献之,非常遒劲,得者以为宝。他最喜欢写诗,居官、居家及咸丰十一年(1861年)避居梅都吟咏不辍,被称为“晚清高州三大诗人”之一。著有《藏云阁诗集》二卷,吴川状元林召棠、钱塘学使汪鸣銮作序。 [1]
人物经历
鸦片战争的炮声,震动了正在昏睡的中国。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革命起义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使一向远离政治漩涡的岭南,变得动荡起来。信宜,成为凌十八起义的策源地和陈金“大洪国”的首府。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使不少文人陷入迷惘之中。他们感到封建王朝“挽不回”地衰败了,十分怀恋过去的“盛世”。这种怀旧的情调,在刘汝新的诗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以刘汝新的《铜鼓歌》为例。诗人借出土的铜鼓发一番幽思,从平定岭南的伏波将军,想到南征沪水的诸葛孔明。然而,伏波也好,孔明也好,皆已成为古人,他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独有这面铜鼓,深埋数千年后,却重见天日,“余响至今绕云岫”!刘汝新中进士后,当过几个县知县,后辞官归家。作为一个受过“皇恩”,领过“俸禄”的封建文人,哀叹封建王朝的衰败,怀念过去的“英雄”,是很自然的。但他没有再做“补天”之梦,而只愿象铜鼓那样长期隐居山间,“郁郁饱挹山川秀”。
刘汝新的诗,深沉凝炼,富有韵味。除《铜鼓歌》外,他的《藏云阁诗集》二卷520多首诗,受到著名文人林召棠和汪鸣銮的激赏,林召棠赞他的诗云:“音节兴象,逼真古人,当于陈射洪、张曲江求之;近体气清骨挺,结藻精美,七古大笔力,时有奇响。”然而在信宜流传最广,至今脍炙人口的,是他的七绝《游虎跳》:“杜鹃啼血染花丛,临水争妍石峡中。笑我寻春春寂寂,问花开处为谁红?”情调与《铜鼓歌》一致,但更为含蓄。就艺术而言,他的诗作确实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
上一篇:林廷式下一篇:凌十八
道光帝第八子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第五子
清代商人,世博会中国第一人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晚清明将
道光皇帝之孙
清末小刀会首领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义和团重要人物
贝勒爱新觉罗·载瀛长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落马官员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河南省委书记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四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原中共中央委员
贵州省委原书记
中央政治局委员
信宜市人物
清朝中戊戌科进士
清朝第十位皇帝
清朝中戊戌科进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