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杜青林

第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杜青林
杜青林,一位凭借坚定的政治信念、丰富的领导经验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党和国家多个重要岗位上发光发热的杰出领导干部。他在组织人事、地方治理、农业发展以及统战工作等领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杜青林于 1946 年 11 月出生在吉林磐石。在那个充满变革与奋斗的年代,年轻的杜青林早早踏上了社会历练的道路。1964 年 7 月,他进入吉林省吉林市委党校青干班学习,随后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队员、副组长,深入到柳河县、永吉县、舒兰县开展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基层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培养了他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基层工作期间,他积极参与农村的各项建设,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为日后开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1966 年,杜青林成为吉林省吉林市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开始接触组织人事工作。在组织部的工作经历,锻炼了他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深刻理解。他认真履行职责,参与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贡献自己的力量。1968 年,他进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标准件分厂,从党委秘书做起,逐步晋升为挤压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后来又担任分厂革委会副主任、副厂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在工厂工作期间,他深入生产一线,积极推动生产技术改进和管理创新,带领职工们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注重团结职工,关心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在职工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
1978 年,杜青林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担任共青团吉林省吉林市委书记,开始在共青团系统工作。在此期间,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青年活动,激发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引导青年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1979 年至 1984 年,他担任共青团吉林省委副书记、书记,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推动共青团工作的发展。他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教育和成长成才,积极组织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这期间,他还于 1981 年至 1984 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修科进行函授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1984 年,杜青林担任吉林省长春市委副书记,开始在地方治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他深入调研长春的市情,积极参与城市发展规划和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985 年,他担任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再次回归组织人事工作领域。在担任组织部长期间,他致力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他深入研究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建议,为选拔任用优秀干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他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为党的事业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他还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1988 年,他担任吉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法治建设等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他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吉林省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990 年 3 月至 5 月,他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
1992 年,杜青林调任海南省委副书记,投身到海南的建设与发展中。海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杜青林积极参与海南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工作,为推动海南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出谋划策。1989 年至 1992 年,他在吉林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进行本科函授学习,丰富了自己的法律知识,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1993 年至 1998 年,他担任海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在这期间,他积极推动海南的民主法治建设,加强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同时,他也高度重视海南的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海南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4 年至 1996 年,他在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进行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
1998 年,杜青林担任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肩负起领导海南全面发展的重任。他带领海南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适合海南发展的道路。他大力推动旅游业、热带农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海南的绿色发展名片。他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加强与国内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项目落地海南。在他的领导下,海南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0 年 9 月至 11 月,他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提升了领导能力。
2001 年,杜青林担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开始在农业领域施展才华。他高度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深入研究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他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他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扶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他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在他的领导下,我国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2006 年,杜青林调任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到四川后,他迅速深入基层调研,全面了解四川的省情民情。他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他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他的推动下,四川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他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他推动建设了一系列开放平台,促进了四川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在社会民生方面,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他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在医疗领域,他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让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他还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带领四川人民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使数百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
2007 年,杜青林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开始在统战工作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他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加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以及宗教界等各界人士的沟通与联系,广泛凝聚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力量。他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和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他注重加强海外统战工作,拓展海外联谊渠道,增进海外侨胞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008 年至 2012 年,杜青林担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在全国政协和统战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他积极组织开展政协委员的调研和协商活动,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他继续推动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加强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团结与合作。2012 年至 2013 年,他担任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为中央的决策和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2013 年至 2018 年,他担任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至 2017 年 10 月),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在不同岗位上继续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杜青林在其漫长而丰富的职业生涯中,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在组织人事领域的卓越贡献为党和国家打造了坚实的干部队伍基础;在地方治理中,为海南、四川等地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农业发展中,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统战工作中,广泛凝聚了各方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工作经历和成就,成为了广大干部学习的典范,激励着更多人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王朝稳固的奠基者
第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电影学院
唐朝宰相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国中将
唐代文章四友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贵州省委原书记
原信息产业部部长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落马官员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原河北省委书记
云南省委原书记
中央人才协调工作小组原副组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