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东明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王东明
王东明,一位在组织人事、地方治理以及群团工作等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卓越领导能力与坚定担当精神的重要人物。他凭借沉稳务实的工作作风、敏锐独到的战略眼光和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在不同岗位上留下了深刻且影响深远的奋斗印记,为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贡献了至关重要的力量。
王东明于 1956 年 7 月出生在辽宁宽甸,成长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早早便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1975 年 8 月,年仅 19 岁的他成为辽宁省桓仁县华尖子公社的知青,在艰苦的农村环境中,他丝毫没有退缩,反而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责任,担任东卜大队党支部书记。这段知青岁月,不仅极大地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更让他深入了解了基层群众的生活疾苦和实际需求,为他日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和实践基础。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他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农业生产,带领大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推动农业技术改良,努力提高粮食产量,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他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1978 年,王东明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考入辽宁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进行系统学习。在大学的四年时光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养分,沉浸于哲学的深邃思想海洋中。哲学的学习不仅让他具备了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塑造了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为他未来的职业生涯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担任学生干部,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他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哲学理论,撰写了多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展现出了卓越的学术素养。
1982 年大学毕业后,王东明进入辽宁省委党校青训班进行短期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随后,他开始在辽宁省内多个岗位任职,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和领导经验。从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西郊公社党委副书记,到共青团辽宁省锦州市委书记,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在担任共青团锦州市委书记期间,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青年活动,关注青年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引导青年积极投身到地方建设中来,赢得了广大青年的拥护和支持。
1985 年,王东明担任辽宁省绥中县委副书记(正县级),开启了他在地方治理领域的重要征程。在绥中县工作期间,他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县情民意,积极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1988 年,他担任绥中县委书记,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县域发展的规划和建设中。他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他积极招商引资,推动工业项目落地,促进了当地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他的领导下,绥中县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1 年,他调任辽宁省灯塔县委书记,在新的岗位上,他继续发扬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推动灯塔县的各项事业发展。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信等条件,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他还注重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的发展,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医疗设施,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
1993 年,王东明开始在辽宁省辽阳市任职,先后担任辽阳市副市长、辽阳市委常委、副市长等职务。在辽阳工作期间,他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和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他关注工业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他也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1994 年,王东明进入辽宁省委组织部工作,担任副部长一职。在组织部门工作期间,他致力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他深入研究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建议,为选拔任用优秀干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1996 年,他担任辽宁省委组织部部长,并于同年至 1997 年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理论水平。1997 年至 2000 年,他担任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在这期间,他还于 1996 年至 1999 年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学习,获得了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在担任组织部长期间,他大力推动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他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为党的事业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他还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2000 年,王东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次重要转变,他担任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副部长级)兼干部二局局长。在中央组织部工作期间,他参与了众多重要干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全国的干部队伍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他深入研究干部管理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推动了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002 年至 2007 年,他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积极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付出了辛勤努力。
2007 年,王东明担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在这个岗位上,他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的机构编制工作,推动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他深入研究机构编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推进机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提高机构运行效率。他加强对地方机构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各地机构编制工作符合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和要求。
2012 年,王东明调任四川省委书记,肩负起领导四川发展的重任。到任后,他迅速深入基层调研,全面了解四川的省情民情。他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他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他的推动下,四川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他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他推动建设了一系列开放平台,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项目落地,为四川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社会民生方面,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他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在医疗领域,他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让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他还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带领四川人民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使数百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2013 年 1 月,他当选为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继续带领四川人民为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在担任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他积极推动人大工作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为四川的法治建设和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 年,王东明担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在新的岗位上,他积极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关注职工的权益保障和福利改善。他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提高工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他推动开展了一系列职工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他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推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2023 年,他继续担任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持续为国家的发展和职工的幸福生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王东明在其漫长而丰富的职业生涯中,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在组织人事领域的卓越贡献为党和国家打造了坚实的干部队伍基础;在地方治理中,为四川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群团工作中,为广大职工谋福祉,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和职工的衷心拥护和尊敬。他的工作经历和成就,成为了广大干部学习的典范,激励着更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第二大姓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国务院原副总理
湖北省委书记
纵横家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落马官员
浙江省委原书记
开国上将
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军事家
四川省委书记
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落马官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台湾地区第14任、15任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中央政治局委员
落马官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央政治局常委
广东省委书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