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斌:务实担当的奋进者 李锦斌,一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展现出卓越领导才能与务实担当精神的重要人物。他凭借坚定的政治信念、敏锐的政策洞察力以及高效的执行能力,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积极作为,为地方发展、政策推进以及国家治理贡献着智慧与力量,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 1958 年 2 月,李锦斌出生于四川成都。成都,这座有着 “天府之国” 美誉的城市,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富饶的自然资源,更孕育了包容、坚韧与进取的城市精神。李锦斌自幼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深受地域文化的熏陶,培养出勤奋好学、敢于拼搏的性格特质,为他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4 年 12 月,年仅 16 岁的李锦斌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吉林省通化市彩印厂担任政工科干事。在基层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与工人群众密切接触,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79 年 1 月,李锦斌进入长春师范学院,担任团委干事,随后在 1980 年 7 月至 1982 年 8 月期间,在长春师范学院政治历史系历史专业进行系统学习。在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经历,让他对教育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 1982 年 8 月,李锦斌进入吉林省教育厅,从一名普通干事做起,逐步展现出出色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才华。1984 年 4 月,他升任吉林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此后在教育系统不断晋升,先后担任吉林省教育委员会干部处副处长、处长等职务。1991 年 2 月,李锦斌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出任吉林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在此期间,他不仅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表现出色,还于 1991 年 4 月至 1992 年 9 月挂职任吉林省通榆县委副书记,深入基层,了解农村教育和社会发展情况,为日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经验。 1992 年 9 月,李锦斌调任吉林省长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正式踏入地方领导岗位。在长春工作期间,他积极推动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管理工作,为长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1994 年 3 月,他担任长春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并于 1992 年 9 月至 1995 年 07 月参加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经济管理知识和领导能力。1995 年 10 月,李锦斌专任长春市委副书记,并在 1995 年 9 月至 1996 年 07 月参加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系统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政治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1997 年 10 月,李锦斌调任吉林省通化市委副书记,随后在 1997 年 11 月至 1998 年 01 月期间,担任通化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并于 1998 年 01 月正式当选为通化市市长。在通化任职期间,他积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民生福祉,促进了通化市的社会进步。在这期间,他还于 1995 年 9 月至 1998 年 6 月参加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在 1999 年 6 月至 1999 年 11 月期间,在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 MBA 班进修,拓宽了国际视野,提升了管理水平。 2001 年 7 月,李锦斌出任吉林省辽源市委书记,在新的岗位上,他继续秉持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推动辽源市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他深入调研,制定符合辽源实际的发展战略,鼓励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辽源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2 年 8 月,李锦斌升任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开始在省级领导岗位上为吉林省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在担任副省长期间,他分管多个领域的工作,积极推动吉林省在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提升吉林省的综合实力付出了努力。 2007 年 4 月,李锦斌迎来了工作上的重大转变,他跨省履新,出任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在陕西工作期间,他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他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干部的工作表现和思想状况,为选拔任用优秀干部提供了有力依据。他推动干部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陕西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013 年 4 月,李锦斌再次跨省调整,调任安徽省委副书记。在安徽工作期间,他积极参与省委的领导工作,为安徽的发展出谋划策。2015 年 6 月,他兼任安徽省政府党组书记,并在同年 7 月,当选为安徽省省长。在担任省长期间,他积极推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他推动安徽省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安徽省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6 年 8 月,李锦斌担任安徽省委书记,全面负责安徽的领导工作。在担任省委书记期间,他深入调研安徽的省情,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安徽实际的发展战略和举措。他积极推动安徽的科技创新,加大对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的建设支持力度,吸引了众多高端创新人才和项目入驻安徽,提升了安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他注重推动安徽的产业升级,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安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他也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安徽人民的生活水平。2017 年 1 月,李锦斌兼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在人大工作中,他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工作,结合安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法律法规,为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他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促进政府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在李锦斌担任安徽省委书记期间,他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任务。他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制定精准脱贫政策,推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一系列举措落地实施。在他的领导下,安徽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数以百万计的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为全国脱贫攻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李锦斌也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他积极推动安徽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巢湖等重点水域的生态治理,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他强调绿色发展理念,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2021 年 9 月,李锦斌卸任安徽省委书记职务,随后在 2021 年 10 月,担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继续在国家层面为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贡献力量。2023 年 3 月,他担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新的岗位上,他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 年,李锦斌多次担负重任,率队赴地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例如,5 月他作为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率队到湖北省督察,10 月作为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进驻江苏省开展督察。在督察工作中,他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实地调研,严格督促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解决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李锦斌在不同岗位上的丰富经历和卓越表现,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的担当与作为。从基层干事到省级领导,再到国家层面的重要岗位,他始终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工作成果和领导风范,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