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运录:砥砺奋进的时代担当者 钱运录,一位在中国当代政治舞台上以沉稳务实、果敢担当而为人熟知的领导人物。他在不同岗位上历经磨砺,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与坚定的政治信念,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经济建设、社会治理以及民生改善等诸多领域留下了深刻且积极的印记。 1944 年 10 月,钱运录出生于湖北大悟。大悟县地处鄂东北,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英雄儿女从这里走出,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铸就了光辉的革命传统。年少的钱运录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深受先辈们革命精神的熏陶,在心底早早种下了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种子。 1963 年,钱运录踏入湖北大学国民经济计划统计系统计学专业,开启了他的大学求学生涯。在大学期间,他勤奋钻研专业知识,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努力汲取着统计学领域的养分。他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综合素养。这段宝贵的大学时光,不仅为他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培养了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投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967 年 9 月,完成学业的他,因当时的特殊情况留校待分配,在等待的日子里,他依然保持着对未来工作的热忱与期待。 1968 年,钱运录来到湖北省大悟县三里公社,开始了劳动锻炼。在艰苦的农村环境中,他与农民们一同劳作,深入了解农村生活,体验百姓的艰辛。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基层群众的需求和力量,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决心。1970 年,他结束劳动锻炼,先后在湖北省大悟县委宣传部、县委办公室担任干事,后又在孝感地委组织部任职,同时兼任共青团孝感地委常委。在这些岗位上,钱运录兢兢业业,积极投入工作,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踏实的工作作风,逐渐崭露头角。 1973 年,钱运录迎来新的工作挑战,担任湖北省汉川县环城区委副书记兼小河公社党委书记。他深入基层,走村串户,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关心农民生活。他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975 年,他担任湖北省汉川县委副书记兼新河公社党委书记,继续在农村工作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径,带领干部群众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努力奋斗。此后,他长期在汉川县委任职副书记,积累了丰富的基层领导经验。 1979 年,钱运录回到家乡大悟县,担任县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后又出任县长。在大悟县任职期间,他致力于推动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他积极推动工业发展,引进项目,扶持乡镇企业,为大悟县的经济腾飞奠定基础。在他的努力下,大悟县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982 年,钱运录的工作发生重要转变,调任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在共青团的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青年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他关注青年的成长需求,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竞赛和文化活动,为青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青年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他积极推动共青团组织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团组织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人才,为湖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83 年至 1991 年,钱运录担任湖北省委副书记,在这长达 8 年的时间里,他深度参与湖北的各项工作决策与领导。他积极推动湖北的经济体制改革,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对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的统筹协调。他重视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提升湖北的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在省委副书记的岗位上,他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协助省委书记开展工作,为湖北的稳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1991 年,钱运录兼任武汉市委书记,他面临着推动武汉这座重要城市发展的重任。他深入调研武汉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武汉实际的发展战略。他积极推动武汉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在经济领域,他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加强招商引资,促进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他的领导下,武汉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全国的影响力日益提升。1995 年,他同时担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湖北省政协主席以及武汉市委书记,身兼数职的他,工作更加繁忙,但他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履行各项职责,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推动湖北和武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取得新的进步。 1998 年,钱运录的工作地域发生变化,调任贵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次年正式担任省长。在贵州,他面临着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挑战。他深入贵州各地调研,了解省情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推动贵州发展的政策措施。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水利等领域的投入,改善贵州的发展条件。他积极推动贵州的特色产业发展,如旅游业、特色农业等,通过挖掘贵州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在他的努力下,贵州的经济发展逐步走上正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 2000 年,钱运录担任贵州省委书记,全面负责贵州的领导工作。他继续深入推进贵州的各项改革与发展事业,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他大力推动贵州的扶贫工作,关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制定精准的扶贫政策,带领贵州人民向贫困发起攻坚战。他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在他的领导下,贵州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贵州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 年,他又兼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进一步推动贵州的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2005 年,钱运录调任黑龙江省委书记,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任务,他深入调研黑龙江的产业结构、资源优势和发展困境。他积极推动黑龙江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装备制造、能源等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他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对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在他的领导下,黑龙江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活力,在产业升级、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2006 年,他又当选为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继续为黑龙江的发展贡献力量,推动黑龙江在经济、社会、法治等各方面不断进步。 2008 年,钱运录当选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兼秘书长。在全国政协的岗位上,他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工作。他关注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组织开展调研和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充分发挥政协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各界人士,凝聚各方力量,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钱运录从基层岗位一步步成长为国家重要领导干部,他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定的信念,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经历激励着无数人在各自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他的贡献和精神也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