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措汪杰[公元1922年-2014年] 四川甘孜州巴塘县人物 葛然朗巴·平措汪杰,男,藏族,1921年10月出生,四川巴塘人。1940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3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曾任第五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党组副书记,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顾问等职。 葛然朗巴·平措汪杰于藏历十五绕迥金鸡年十月,即公元1921年10月出生在四川甘孜州巴塘县,并非1922年。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早期经历与革命启蒙 平措汪杰13岁时随舅舅去南京就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附属蒙藏学校,在那里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39年,他与同学根秋扎西、昂旺格桑等人在蒙藏学校秘密建立“共产主义运动小组”。他们曾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拜会叶剑英同志,汇报小组活动并表达想去延安的愿望。因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封锁边区,叶剑英指示他们回藏区开展革命工作。 革命活动初期 拉萨的革命宣传:平措汪杰从重庆返回后先赴拉萨,建立“高原共产主义运动小组”,积极宣传革命理论和民族政策。他还将《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等众多革命歌曲翻译成藏语,在青年学生中传唱,让革命的声音在藏区传播,激励了许多藏族青年。 武装起义尝试与挫折:1946年,平措汪杰同恭布次仁等多名藏族青年在今云南德钦准备举行武装起义,然而因计划暴露而失败,恭布次仁牺牲,平措汪杰脱险后再次回到拉萨,以教师身份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49年,他因涉嫌“共产党秘密人员”被西藏噶厦政府驱逐,从拉萨经印度回云南,与滇西北中共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并重新入党。 康藏边地的革命工作 1949年,平措汪杰回到故乡巴塘,建立中共康藏边地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巴塘地下党),担任书记。他在巴塘先后培养发展中共党员46人,并建立“东藏民主青年同盟”,担任总书记。在他的领导下,地下党和“东藏民青”着手建立与滇西北背靠背的康区革命根据地。1949年11月,巴塘地下党由地下转为公开,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组织发动群众,为迎接解放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他还在巴塘创办“新文化之家”,运来大批进步书刊,传播先进思想。 和平解放西藏前后 参与重要会议与工作:1950年1月,平措汪杰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随后赴重庆与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领导见面,汇报巴塘地下党工作,商讨和平解放西藏事宜,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西藏工委委员兼昌都分工委副书记、18军民运部部长等职。1950年10月,他成为康定军管会委员,还是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和平解放西藏谈判的列席代表兼政治翻译,在谈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签订“十七条协议”作出重要贡献。协议签订当晚的酒会上,李维汉举杯向他致谢。 北京工作与翻译任务:1953年,平措汪杰到北京工作。1954年秋,达赖和班禅来京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同达赖喇嘛谈话时,几乎全由他担任翻译。1956年,他参加中央代表团前往拉萨祝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后正式调回西藏,担任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委员、副秘书长,同年当选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蒙冤入狱与狱中岁月 1960年,平措汪杰以“反革命嫌疑”和“民族主义”罪名被捕入狱,单独囚禁18年。在北京秦城监狱期间,他排除干扰,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全集,以及黑格尔、费尔巴哈、毛泽东等的著作,一本《矛盾论》至少看了50遍以上,还将学习心得打成腹稿,展现出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 平反后的贡献 1978年,平措汪杰获得平反昭雪。重新回到政治舞台后,他除了日常公务,一心从事哲学研究,撰写了80万字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研究专著《辩证法新探》。1990年11月,“平措汪杰《辩证法新探》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宋任穷、彭冲等出席。此外,他还著有《月球存有液态》《自作的反思》和尚未出版的自传《回忆与新探》等,另有与美国藏学家梅·戈尔斯坦合作出版的英文《一位藏族革命家——平措汪杰的政治生涯》一书。 平措汪杰曾任第五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党组副书记,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顾问,为民族事务和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晚年与逝世 平措汪杰于2014年3月30日上午七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以习近平为首的政治局7位常委,以胡锦涛牵头的前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给他送了花圈。他被评价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藏族人民的好儿子”。 平措汪杰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藏区解放、建设和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始终坚守信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