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肖钦

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
肖钦
肖钦[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 江苏省南京人物
# 鞍马王子肖钦:用汗水铸就体操传奇
1985年1月12日,肖钦出生于中国南京。日后,他成长为中国体操界的璀璨明星,不仅是世界冠军,更在奥运赛场上摘得桂冠,成为无数人心中的体育偶像。

1990年,年仅5岁的肖钦被中山东路体校的朱文元教练慧眼识珠,从此踏上了体操之路。5年后,也就是1995年,他顺利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体操队;1999年3月,凭借出色的表现,肖钦成功入选国家体操队,开启了自己辉煌的职业生涯。

2001年10月29日,在第三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资格赛的鞍马项目中,肖钦崭露头角,以9.675分的成绩排名第二。短短几天后的11月2日,在该届世锦赛男子鞍马决赛中,他发挥出色,以9.812分一举夺冠,震惊了整个体操界。尽管在11月4日的男子鞍马比赛中,他以9.755分获得亚军,但这次比赛无疑让世界记住了这位年轻的鞍马天才。

2002年6月22日,全国体操锦标赛暨第十四届亚运会选拔赛上,肖钦以9.800分的成绩斩获男子鞍马冠军;同年11月23日,在第三十六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鞍马决赛中,他以9.750分获得亚军。2003年8月18日,第三十七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阿纳海姆站,虽然肖钦在男子鞍马决赛中仅以9.350分名列第七,但由他与黄旭、邢傲伟、杨威、李小鹏、滕海滨组成的中国队,在团体比赛中勇夺冠军。同年9月26日,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鞍马比赛中,他再次以9.800分的优异成绩夺冠。

2004年,肖钦的竞技状态愈发神勇。3月20日,雅典体操赛男子鞍马比赛,他以9.825分夺冠;10月10日,中国仙桃国际体操节暨国际体操精英邀请赛,他又以9.875分摘得男子鞍马冠军;12月12日,英国伯明翰世界杯体操总决赛,肖钦延续火热状态,以9.825分再次登顶男子鞍马项目。

从2005年到2008年,肖钦在赛场上的表现堪称“王者”。2005年,他先是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男子鞍马比赛中以9.913分夺冠,又在第四届东亚运动会体操赛男子鞍马比赛中以9.800分折桂,随后在第三十八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墨尔本站,以9.850分再次拿下男子鞍马冠军。2006年10月21日,第三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丹麦站,肖钦以16.025分的成绩蝉联男子鞍马冠军;同年12月3日,多哈亚运会男子团体决赛,他与陈一冰、冯敬等队友携手,帮助中国队以377.100分的总成绩夺得冠军。2007年,在第四十届体操世锦赛上,肖钦不仅助力中国队以281.90分的总成绩斩获男子团体冠军,还以16.225分的成绩再次称霸男子鞍马项目。2008年更是肖钦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5月9日,全国体操冠军赛暨奥运会选拔赛,他以16.575分获得男子鞍马冠军;8月12日,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他与陈一冰、杨威等队友组成的中国队以286.125分的总成绩夺冠;8月17日,在男子鞍马决赛中,肖钦以17.875分的超高分,稳稳摘下奥运金牌。

此后的几年,肖钦依旧在赛场上拼搏。2009年9月20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男子鞍马比赛,他以16.300分夺冠;2010年8月30日,2010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鞍马决赛,他以16.15分再次捧起冠军奖杯;2011年虽在全国体操锦标赛暨世界体操锦标赛选拔赛男子鞍马决赛中获得亚军,但2012年,他在体操世界杯德国站男子鞍马决赛中以9.325分夺冠,又在全国体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男子鞍马决赛中以15.850分折桂。

2013年9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男子鞍马决赛,肖钦以15.800分最后一次站上最高领奖台。随着这届全运会落幕,肖钦正式宣布退役,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体操生涯。在赛场上,肖钦凭借较长的手臂,展现出重心高、动作幅度大且轻盈飘逸的独特鞍马风格,成为体操男子鞍马项目的标志性人物,用一枚枚奖牌和一次次精彩表现,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上一篇:龚昌德下一篇:许安琪
原重庆市委书记
原南京高级陆军学院校长
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中国跆拳道运动员
中国举重运动员
美国国家跳水队主教练
中国国家跳水队队员
中国赛艇运动员
中国篮球运动员
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
奥运会冠军
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
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
中国台湾省女演员
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教练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
武汉市中心医院原眼科医生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