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唐英

清代陶瓷艺术家
唐英
唐英[清][公元1682年-1756年,清代陶瓷艺术家]+像 辽宁沈阳和平区人物
唐英(1682年-1756年),字俊公,一作隽公、叔子,晚号蜗寄老人,奉天(今辽宁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一作镶黄旗)。中国清代制瓷家。
唐英:清代制瓷巨匠的传奇人生
唐英,这位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杰出人物,于1682年降临世间。他字俊公,一作隽公、叔子,晚号蜗寄老人 ,出生在奉天(现今辽宁沈阳)。其身份为隶汉军正白旗(也有一说是镶黄旗)之人,堪称中国清代首屈一指的制瓷大家。

回溯历史,从1644年至1661年,巡抚郎廷佐负责督造景德镇窑事务。时光流转至1728年,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的身份前往景德镇协理厂务,并在这一年被正式任命监督江西景德镇窑务。此后,他的足迹还遍及粤海关、淮安关的监督之职。1736年,他又调任九江关,再度肩负起监督窑务的重任,随后改任巡道,由督府佐司协助其处理窑务相关事宜。从1737年到1755年,唐英以淮安关使等职务持续督窑,在景德镇这片陶瓷圣地,他前后坚守了长达27年之久。然而,岁月无情,1756年,唐英在任所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六岁,但其传奇故事却永远流传。

唐英在陶瓷工艺领域的造诣登峰造极。在仿制工艺方面,他仿制的明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的甜白、白釉、青花、斗彩瓷器,其工艺精湛到足以乱真的地步。在创新工艺上,唐英所处时代的釉上彩、釉下彩以及颜色釉都实现了全新突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开创性地将制瓷工艺与诗、书、画、印完美融合,创造出精美绝伦、无与伦比的图案。在陶瓷品种创新层面,后世成书的《景德镇陶录》《古铜瓷器考》等著作,皆对唐英督陶时期的成就赞叹不已,称“厂窑至此,集大成矣”,赞誉自唐英督陶开始,迎来了“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的空前盛况。此外,唐英并非仅在陶瓷领域建树非凡,在戏剧、文学、绘画、书法方面同样展现出极高的造诣。他著有诗文集《陶人心语》,戏曲剧作《灯月传奇》(又名《古柏堂传奇》),还对明代张位的《问奇集》进行增补,最终完成《问奇典注》,使之成为一部颇具规模的辞书。

唐英,字俊公,隶属汉军正白旗。曾任职内务府员外郎,在养心殿当值。雍正六年,他领命监督江西景德镇窑务,此后还历任粤海关、淮安关监督。乾隆初年,调任九江关,再度主管窑务,前后在这一岗位上辛勤耕耘十余年。明朝时期,以中官督造陶瓷,后来改为巡道负责,由督府佐司辅助其事,清朝初期沿袭了这一制度。顺治年间,巡抚郎廷极督造的瓷器,因精美而闻名于世,世人称之为“郎窑”。此后御窑开工,常常派遣工部或内务府司官前往,专门负责相关事宜。年希尧也曾奉命制造了大量瓷器,其督造的瓷器被称为“年窑” 。

唐英承接前人的事业,任职时间最为长久。他深入钻研陶法,对泥土、釉料、坯胎、火候等各个环节都颇有心得,并且常常亲自指挥生产。他不仅关心工匠,而且在经费使用上十分谨慎。他撰写的陶成纪事碑,详细记载了经费开支、工匠配额等信息,还罗列了五十七种各类釉色。从宋代大观年间,到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嘉靖、万历等各官窑,以及哥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宜兴窑,甚至西洋、东洋的各类瓷器,他都进行了仿制。釉色种类繁多,有白粉青、大绿、米色、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骡肝、马肺、天蓝、霁红、霁青、鳝鱼黄、蛇皮绿、油绿、欧红、欧蓝、月白、翡翠、乌金、紫金等。还有浇黄、浇紫、浇绿、填白、描金、青花、水墨、五彩、锥花、拱花、抹金、抹银等诸多名目。

唐英还奉皇帝敕令编写了陶冶图,共二十幅,分别为:采石制泥、淘炼泥土、炼灰配釉、制造匣钵、圆器修模、圆器拉坯、琢器做坯、采取青料、炼选青料、印坯乳料、圆器青花、制画琢器、蘸釉吹釉、镟坯挖足、成坯入窑、烧坯开窑、圆琢洋采、明炉暗炉、束草装桶、祀神酬原。每一幅图都附有详细解说,完整记录了制瓷工作的先后顺序,为后世管理陶政的人提供了绝佳的借鉴。唐英督造的瓷器,世人尊称为“唐窑”。

在管理景德镇御窑厂的前后二十余年漫长岁月里,唐英全身心地投入到制瓷工艺的深入研究中,大力推动了瓷艺的仿古与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他撰写的《陶成纪事》《陶冶图说》《陶人心语》等书籍,都是研究景德镇制瓷历史的关键文献。由于唐英潜心钻研陶务,并且亲力亲为,因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制瓷经验。由他主持烧制的瓷器,件件精美绝伦,深受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的赏识。也正因如此,乾隆年间的官窑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唐窑”。在唐英的精心督办下,乾隆斗彩瓷器呈现出器型变化多端、装饰富贵华丽、色彩绚丽缤纷的特点;纹饰图案大多由缠枝莲花、双鱼、灵芝等吉祥元素构成,主要器型包括碗、盘、瓶等。1756年,即乾隆二十年,唐英溘然长逝。自那之后,乾隆官窑在一段时间后,逐渐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唐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英在担任督陶官期间,完成了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乾隆八年,时年六十二岁的唐英奉旨编成了《陶冶图编次》(即《陶冶图说》)。在《陶冶图说》中,唐英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详细介绍了瓷器生产的二十项流程。这部著作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陶瓷工艺过程的著作。 
上一篇:邵清廉下一篇:范时崇
道光帝第八子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第五子
清代商人,世博会中国第一人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晚清明将
道光皇帝之孙
清末小刀会首领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义和团重要人物
贝勒爱新觉罗·载瀛长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清代陶瓷艺术家
清代陶瓷艺术家
清代陶瓷艺术家
清代陶瓷艺术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