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源于炎帝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便以姜为姓。传说炎帝号烈山氏,又称神农氏,他初为岐水支流姜水一带神龙部落首领,后来向东扩张到今湖北、河南、山东、山西一带。在部落之间交战中,炎帝被黄帝打败,但他“尝味百草,宜药疗疾,救夭伤之命”,还发明耒耜等农业工具,促进了农业发展,世人把他和黄帝共同尊崇为华夏族领袖。这是姜姓中最早的一支。 出自伯夷之后:炎帝部族和黄帝部族互相通婚,炎帝族和黄帝族一同向东迁徙。炎帝裔孙共工氏,曾与颛顼争夺天下,加上治水失败,国灭姓夺,炎帝子孙被迫改从他姓。到共工氏从孙伯夷,在帝尧时辅佐朝政,掌管礼仪。舜帝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伯夷恪尽职守。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腹之臣。为嘉奖伯夷,帝舜晚年赐伯夷恢复祖姓姜,以继承炎帝之后,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形成吕氏部族。 源自齐太公姜尚裔孙:伯夷的后代形成了四岳部落,是当时强大的部落之一。原始社会末期,吕部族由羌人分出,与亲族申部族由甘肃东部东迁。吕人迁至山西中部的吕梁山,伯夷在此接受帝舜赐封,建立侯爵国吕国。吕人在夏、商时世有其国,后又东迁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到商代末年,姜姓部族在东方所建立的国家已有齐、许、申、吕、纪、州、蔡、向等。吕侯的支孙吕尚,即姜太公,在商朝末年投奔周部落,在灭商建周中建立盖世功勋。周武王称王天下后,姜尚受封于东夷族齐国故地,都营丘。齐国后来成为经济、军事强国。 出自桓氏改姓:唐朝大臣桓庭昌在唐上元中准制改为姜姓。 源于各民族变姓:据史籍《宋书·吐谷浑传》记载,南朝宋时期,西南地区有羌族人改汉姓姜姓。此外,侗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姜姓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姜氏。另外,清满洲八旗的姜佳氏族全部、章佳氏族一部分也集体改姓为姜。 以下是姜姓的二十大名人: 1、姜尚:即姜子牙,商末周初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辅佐周武王灭商,封于齐地,建立齐国。 2、姜维:蜀汉名将,诸葛亮北伐时归降蜀汉,得到诸葛亮重用,后继承诸葛亮遗志,多次北伐曹魏。 3、姜公辅:唐朝宰相,爱州日南(今越南清化)人,祖籍甘肃天水郡冀县(今甘谷),以直言敢谏著称。 4、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词格律严密,语言精美,多写个人身世飘零和相思离别之苦,代表作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5、姜才:南宋末年著名将领,在扬州等地抗击元军,坚守孤城,多次与元军激战,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和爱国情怀。 6、姜立纲:明朝书法家,字廷宪,号东溪,其书法风格独特,楷书清劲方正,被称为“姜字”,在当时影响很大。 7、姜妙香: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小生,原名姜汶,字慧波,其唱腔甜润流畅,表演细腻,代表作有《四郎探母》《玉堂春》等。 8、姜洪:明朝官员,字希范,号松冈,历任知县、御史等职,以清正廉洁、直言敢谏闻名。 9、姜育恒:华语男歌手,出生于韩国首尔,祖籍山东省荣成,其歌曲风格深情忧郁,代表作有《再回首》《驿动的心》《梅花三弄》等。 10、姜黎黎:中国内地女演员,1954年出生于辽宁沈阳,代表作品有《泪痕》《赤橙黄绿青蓝紫》《街上流行红裙子》等。 11、姜文:中国内地导演、演员、编剧,代表作品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让子弹飞》《一步之遥》等,多次获得国内外电影节大奖。 12、姜武:中国内地男演员,姜文的弟弟,代表作品有《洗澡》《美丽新世界》《我的唐朝兄弟》《辛亥革命》等。 13、姜培琳:中国内地女模特,中国首席名模,曾获得多个模特大赛奖项,后转型为时尚教育家和企业家。 14、姜圣阶: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化工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的核能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5、姜中宏: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光学材料及器件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6、姜德生:光纤传感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推动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7、姜会林:光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为中国的光学工程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18、姜文汉:自适应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于自适应光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中国天文观测、激光核聚变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姜春华:中医内科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提出了“截断扭转”的学术观点,对中医治疗急性热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20、姜泗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耳鼻咽喉科专家,是中国现代耳鼻咽喉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耳科学、鼻科学、咽喉科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