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宣宗完颜珣:乱世中挣扎的金朝皇帝 金宣宗完颜珣,作为金朝第八位皇帝,身处金朝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他在位期间,虽试图力挽狂澜,采取诸多举措,但终因内忧外患交织,难以扭转金朝衰落的命运,其生平经历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困境与无奈。 完颜珣于金大定三年(1163 年)出生在燕京(今北京),籍贯为会宁府会宁县(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这里是金朝的龙兴之地。他是金显宗完颜允恭与昭华刘氏的庶长子,自幼被祖父金世宗完颜雍养于宫中。在宫廷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完颜珣成长为一位学识渊博、性格宽仁大度的皇室子弟,他容貌奇伟,喜爱学习,擅长谈论,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颇具造诣。 金大定十八年(1178 年),15 岁的完颜珣初封为温国公,加特进。此后,他的人生随着皇室的安排不断演进。大定二十六年(1186 年),被赐名为完颜珣。大定二十九年(1189 年),祖父金世宗驾崩,堂弟金章宗完颜璟即位,完颜珣进封为丰王,兼任开府仪同三司,先后主持兵部、吏部、永定军、彰德军等处的军政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与军事经验。金承安元年(1196 年),其爵位进封为翼王。在堂弟金章宗在位期间,他又先后被封为邢王、升王。金泰和五年(1205 年),金章宗将其改名为完颜从嘉。在这一系列的封爵变迁中,完颜珣逐渐在金朝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尽管并非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但他的能力与品德在皇室宗亲中也获得了一定认可。 至宁元年(1213 年),金朝宫廷发生了剧烈动荡。权臣胡沙虎发动政变,弑杀卫绍王完颜永济。在这场权力的漩涡中,胡沙虎权衡各方势力后,选择拥立当时在彰德府(今河南安阳)的完颜从嘉为帝。当时,完颜从嘉的长子完颜守忠在中都被胡沙虎以皇太子礼仪迎接入宫。胡沙虎盗用御宝假传诏令,大肆为自己的同党封官,并尽撤沿边诸军赴中都平洲,将骑兵屯驻蓟州以巩固自身势力,全然不顾边境安危,放弃戍边防御。九月初七,完颜从嘉在大安殿即皇帝位,是为金宣宗。为了稳住胡沙虎及其势力,金宣宗封胡沙虎为太师、尚书令兼都元帅、泽王。十四日,又封皇子完颜守礼为遂王,完颜守纯为濮王,皇女为温国公主。闰九月初三,完颜从嘉改回祖父所赐旧名完颜珣。十七日,立长子完颜守忠为皇太子,改元贞祐,开启了他充满挑战的帝王生涯。 完颜珣即位之初,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政治局势。权力实际掌控在胡沙虎手中,而此时蒙古军在北方步步紧逼,金朝的边防压力骤增。胡沙虎派部将术虎高琪领兵出战抵御蒙古军,然而金贞祐初年,术虎高琪在城北两次战败而归。十月十五日,战败的术虎高琪担心受到惩处,孤注一掷带军将胡沙虎杀掉,并取其首级献给完颜珣。完颜珣见此情形,为稳定军心和局势,赦免了术虎高琪的罪行,并任命其为左副元帅。借此机会,完颜珣终于摆脱了胡沙虎的控制,开始真正执掌朝政。 然而,摆脱了内部权臣威胁的金朝,在外部仍面临着蒙古强大的军事压力。蒙古军的凌厉攻势下,金国在黄河以北的领土不断沦陷,仅剩下包括中都在内的 11 座城池。金贞祐二年(1214 年)三月初六,完颜珣无奈派完颜承晖到蒙古军营请和。二十五日,为满足蒙古的要求,他将卫绍王女儿封为岐国公主,连同大量财物送给铁木真,铁木真这才同意退兵。面对群臣关于追击蒙古军队的建议,完颜珣出于对金军实力的考量,拒绝了这一请求,他深知此时的金朝军队已无力与蒙古军再战,维持暂时的和平对金朝来说更为重要。 尽管与蒙古达成了暂时的和议,但金朝北方边境的局势依旧岌岌可危。经过深思熟虑,金贞祐二年(1214 年)五月十一日,完颜珣下诏南迁,打算将都城迁至汴梁(今河南开封)。他留部分大臣辅佐皇太子完颜守忠守中都。此决定引发了诸多争议,太学生赵昉等四百人上书论其利弊,纷纷劝阻,但完颜珣心意已决,一概拒绝。十七日,财物、文书先行南迁。次日,完颜珣冒雨离开中都南逃。三个月后,留守的皇太子完颜守忠也南逃至汴梁。铁木真从降蒙者中得知金国已迁都的消息后,认为金朝缺乏诚意,直接率领蒙古军再次南下。西夏见状,也趁火打劫,随着蒙古军一同进攻金国。金贞祐三年(1215 年)初,皇太子完颜守忠不幸薨逝。同时,蒙古军再次兵临中都城下。五月初二,金中都最终被蒙古军攻占,负责守城的尚书右丞相兼都元帅完颜承晖服毒殉国,户部尚书任天宠、知大兴府事高霖也随之殉难。两天后,完颜珣下发空白委任状作为军队的备用,试图以此激励士气,稳定局势。同年,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叛金自立,金朝的局势愈发雪上加霜。 在与蒙古关系紧张的同时,金朝与南宋的关系也在此时出现了裂痕。南宋宋宁宗采纳真德秀一派的建议,鉴于金国自顾不暇的状况,决定不再给金国岁币。金兴定元年(1217 年)四月,完颜珣发觉南宋岁币未到,在术虎高琪的建议下,以此为借口进攻南宋,企图通过在南方开疆拓土来弥补北方的损失。之后,他派遣元帅左都监乌古论庆寿、签枢密院事完颜赛不南下攻宋。同年四月十八日,元帅完颜赛不在信阳、陇山等处打败宋朝军。二十六日,完颜赛不军渡淮河大破光州两关,获得军粮分给将士。然而,由于金国长期与蒙古作战,兵力匮乏,在南宋边境的进攻始终徘徊不前,未能取得实质性的重大进展。 在朝廷内部,术虎高琪久居相位,开始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完颜珣的次子完颜守纯密召大臣,试图揭露术虎高琪的罪行,却不幸被人告密,计划失败。金兴定三年十二月(1220 年初),完颜珣终于抓住术虎高琪指使奴仆杀妻又归罪奴仆的案子为由,将其诛杀,清除了朝廷内部的这一隐患。 面对蒙古的强大压力,金朝在北方的统治摇摇欲坠。为了挽救局势,金兴定四年(1220 年)二月,御史中丞完颜伯嘉建议,将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势力较大的九个地主武装首领封为公爵,令各自统辖本地区的武装力量抗御蒙古军,史称 “封建九公”。完颜珣采纳了这个建议,分封王福等人为九公兼宣抚使,赐号 “宣力功臣”,允许他们总率本路兵马。九公可自行设置公府,任命官吏,征敛赋税,赏罚号令。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地方武装力量,增强了金朝在北方的防御能力,但也导致地方势力进一步壮大,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有所减弱。 金兴定五年(1211 年),左副元帅仆散安贞奉命攻南宋,他率军破黄州、蕲州。然而,在北还后,因其未按朝廷要求诛杀宋朝宗室,被完颜珣怀疑谋反,最终被完颜珣所杀,其儿子也未能幸免。这一事件反映出完颜珣在用人和决策上的多疑与狭隘,进一步削弱了金朝的军事力量。 元光二年十二月十九日(1224 年初),完颜珣病重,三日后,在宁德殿逝世,享年 61 岁。在他病重期间,宫廷内部再次上演权力争斗。皇太子完颜守绪动用数万军队,成功阻止了想抢先入宫继位的二哥完颜守纯。最终,完颜守绪即位,是为金哀宗。完颜守绪为其父完颜珣上谥号为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庙号为宣宗,葬于德陵(今北京市房山区大房山金陵)。 元末军事家脱脱在《金史》中评价完颜珣,虽有励精图治、勤政为民之心,但信任小人,违背礼仪过分任用帮助过他的人,致使一错再错,最终让金国陷入混乱。金代大臣刘祁认为,宣宗本人懦弱无能,生性猜忌,大臣宿将有罪都会严惩不贷,且偏袒女真族人,疏远外族的汉人,涉及机密要事,即便汉人官至宰相也不能干预。辽金史学者李锡厚指出,金宣宗不信任大臣而只相信身边的奴仆,对这些小人言听计从,是一个只求个人逃生而不顾国家存亡的糊涂皇帝。 完颜珣在位的十余年,是金朝历史上极为艰难的时期。他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挽救金朝于危亡,但在蒙古强大的军事压力、南宋关系的破裂、内部权力斗争以及自身决策失误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金朝的国势依旧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他的统治,成为金朝走向灭亡的重要转折点,其复杂的生平经历与艰难的执政过程,也为后人研究金朝历史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