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宗完颜雍:开创 “大定之治” 的贤君 金世宗完颜雍,作为金朝第五代皇帝,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仁厚的统治风格,开创了 “大定之治” 的繁荣局面,使金朝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金朝历史上备受赞誉的贤明君主。 完颜雍于金天辅七年(公元 1123 年 3 月 29 日)出生在会宁府会宁县(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这里是金朝的发祥地,女真族的气息浓厚。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父亲为金睿宗完颜宗辅,母亲是贞懿皇后李洪愿。其家族在金朝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功勋卓著,这为完颜雍的成长提供了优渥的环境。年少时,完颜雍便展现出仁厚孝悌的性格特质,且擅长骑马射箭。在皇室组织的围猎活动中,他的精湛骑射技艺常常吸引众多老年人驻足观赏,其声名也在皇室宗亲中逐渐传播开来。 金皇统年间(公元 1141 - 1149 年),依照宗室子弟的惯例,完颜雍被册封为葛王,并获授兵部尚书一职。然而,金熙宗完颜亶在位晚期,悼平皇后裴满氏专权乱政,肆意祸害朝臣,朝堂局势动荡不安。在此情形下,完颜雍的妻子乌林答氏聪慧地建议丈夫,将其父完颜宗辅攻宋时所获的珍贵白玉带献给金熙宗。起初,完颜雍对此举犹豫不决,但考虑到局势的严峻,最终还是献出了玉带。金熙宗得到宝物后,心中大悦,对完颜雍的猜忌也随之减轻,完颜雍因而得以保住兵部尚书的职位,暂时避开了朝堂争斗的漩涡。 金皇统九年(公元 1149 年),平章政事、都元帅完颜亮发动政变,弑杀金熙宗后登上皇位。完颜亮生性猜忌多疑,对完颜雍的才能颇为忌惮,不仅罢免了他兵部尚书的官职,还频繁调动其任职之地。金天德二年(公元 1150 年),海陵王完颜亮任命完颜雍为判会宁牧;次年,又将其任命为判大宗正事,随后又改任中京和燕京留守、济南尹。面对完颜亮的步步紧逼,乌林答氏再次献策,劝完颜雍多向完颜亮进献珍宝,以取悦其心。于是,完颜雍将珍贵的 “辽骨睹犀佩刀” 和 “吐鹘良玉茶盏” 等宝物献给完颜亮。完颜亮见完颜雍如此 “恭顺”,逐渐放松了对他的警惕。金贞元初年(公元 1153 - 1156 年),完颜雍担任西京留守;金贞元三年(公元 1155 年),完颜亮将其改任为东京留守,并晋封其爵位为赵王。金正隆二年(公元 1157 年),完颜雍又按照金国皇室子弟的惯例,被降封为郑国公,后进封卫国,之后封地迁往曹国。在这一系列的调任与爵位变动中,完颜雍始终隐忍不发,默默等待时机。 金正隆六年(公元 1161 年)九月,完颜雍抵达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担任留守。此时,海陵王完颜亮正准备南征宋朝,他对完颜雍仍心存疑虑,便安插副留守高存福监视完颜雍的一举一动。高存福的女儿在海陵王的后宫,这使得高存福对海陵王忠心耿耿。完颜雍利用打造兵器剩余的材料制作了数十副铠甲,高存福得知后,暗中派人将此事密报给完颜亮。完颜雍察觉到情况危急,表面上佯装与推官李彦隆打球,营造出一副悠闲的假象,实则暗地里紧锣密鼓地谋划应对之策。而高存福家人和平定知军李蒲速越也将完颜雍的异常举动告知了完颜亮。完颜亮听闻完颜雍心怀不满,一方面派亲信近臣前来刺探虚实,另一方面派谋良虎与淮北诸王商议对策,试图对完颜雍采取行动。这一系列变故让完颜雍忧心忡忡,局势愈发紧张。 同年,完颜亮做出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举动,他杀掉自己的母亲以及兄长的儿子檀奴、阿里白,还处死了枢密使仆散忽土等人,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同时,他还暗中指使高存福设法陷害完颜雍。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完颜雍的舅舅李石力劝他早做打算,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完颜雍以商讨防备叛贼为由,召集官员僚属在清安寺集会。在集会上,推官李彦隆与完颜雍等人齐心协力,在座位上一举逮捕了高存福。同年十月二日,南征万户完颜福寿、高忠建、卢万家奴、完颜谋衍等人纷纷归附完颜雍,并共同击杀了高存福等人。随后,各路军队一致劝谏完颜雍登基称帝。完颜雍起初假意推辞,一番推让之后,率众前往太祖庙祭告祖先,而后返回皇家宣政殿正式即位,改年号为 “大定”。即位后,完颜雍任命完颜谋衍为右副元帅,高忠建为元帅左监军,完颜福寿为右监军,卢万家奴为显德军节度使,初步组建起自己的领导班子,开启了他的帝王生涯。 完颜雍即位之初,便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国内,契丹族的起义烽火熊熊燃烧,而这场起义的根源可追溯至海陵王完颜亮时期。金正隆六年(公元 1161 年),海陵王完颜亮为实现统一大业,举兵南征宋朝。前一年,他派遣使者燥合到契丹部落征集男丁充军,契丹人不愿前往,让使者转告完颜亮,但燥合因惧怕完颜亮而隐瞒了实情。契丹人撒八等人愤而杀掉金招讨使完颜沃侧,率众起义反金。六院节度使移剌窝斡随后加入,并杀掉撒八,成为起义军的新首领。在移剌窝斡的带领下,起义军势力迅速壮大,攻城略地,咸平府谋克括里更是攻下韩州(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左后旗)和咸平(今属辽宁省古城市开原县),兵锋直逼东京城下。 金大定元年(公元 1161 年)十月,完颜雍刚刚即位,面对契丹起义的严峻形势,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一方面采用招抚的手段试图缓和局势,另一方面积极调兵遣将镇压起义军。他派移剌扎八前往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境内招降起义军,然而移剌扎八看到移剌窝斡的起义军阵容强大,竟临阵倒戈,加入了起义军。同年年底,移剌窝斡称帝,建国号 “大契丹国”,改元天正,起义军的声势愈发浩大。完颜雍随即派遣权元帅左都监吾札忽、右都监神土懑、广宁尹仆散浑坦等人率军讨伐契丹诸部,然而派出的军队却接连被移剌窝斡的起义军击败,局势一度陷入危机。 金大定二年(公元 1162 年)正月二十八日,尚书兵部侍郎温敦术突剌等人在胜州(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黄河东岸)再次被移剌窝斡击败。四月,完颜雍再次派遣右副元帅完颜谋衍等人统兵前去镇压。完颜谋衍等人不负所望,在长泊(今内蒙古自治权奈曼旗西北之西湖)和驹雨松河(今内蒙古南部一带)两次成功打败移剌窝斡,稍稍扭转了战局。五月,完颜雍增派元帅左监军高忠建和元帅右监军纥石烈志宁,会合北征将帅一同讨伐契丹。但在花道(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古山林附近)一战中,金国将领仆散忠义作战失利。所幸纥石烈志宁足智多谋,暗中探知了契丹军的情报,金军得以在袅岭西部的陷泉(今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七家镇境内的茅沟河谷)大败移剌窝斡,并擒获其弟移剌袅,给起义军以沉重打击。 为了尽快平定契丹起义,完颜雍下诏增派元帅右都监完颜思敬率军讨伐移剌窝斡。九月,纥石烈志宁擒获奚族首领稍合住。稍合住在金军重金封赏的诱惑下,选择投降,并答应利用自己的关系拉拢亲信,挑拨起义军将领之间以及契丹和奚族之间的关系。不久,稍合住出卖了移剌窝斡,与神独斡等人成功抓捕了移剌窝斡及其母徐辇。元帅右都监完颜思敬将移剌窝斡押往金中都(今北京市)。完颜雍下令将移剌窝斡枭首示众,并将其手足砍下,分别悬挂于各个京府,以儆效尤。而移剌扎八和括里等剩余起义军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投奔了宋朝。至此,这场持续数年的契丹起义终于被彻底平定,金朝国内的局势逐渐趋于稳定。 在平定国内叛乱的同时,完颜雍还面临着与宋朝的边境争端。金大定二年(公元 1162 年),完颜雍在成功镇压国内起义后,有意与宋朝讲和,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然而,宋朝政府并未给予积极回应。同年十一月,完颜雍下诏派遣右丞相仆散忠义坐镇开封,准备讨伐宋军。次年春天,又派遣大将纥石烈志宁进兵灵璧(今属安徽省宿州市),并向宋朝最高军政长官张浚下战书,以武力相威胁。宋孝宗得知此事后,越过三省与枢密院,直接下诏命令张浚等人北伐,宋金之间的战火再次燃起。 金大定四年(公元 1164 年),宋朝枢密使、都督江淮兵马张浚率领八万大军北伐,对外号称二十万,兵分两路,一路由淮西制置使李显忠率领进攻灵璧,另一路由将军邵宏渊指挥攻取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五月,李显忠一路进展顺利,成功攻占灵璧,并乘胜追击,攻克宿州(今安徽省东北部宿州市)。而邵宏渊一路却遭遇金军顽强抵抗,被打得节节败退,并且他与李显忠之间还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当完颜雍派遣将军纥石烈志宁攻打宿州时,邵宏渊竟然按兵不动,致使李显忠只能孤军奋战。最终,李显忠在宿州城外的符离驿(今属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被金军击败,宋军损失惨重,北伐宣告失败。 同年七月,宋孝宗任命主和派代表汤思退担任右相,并采纳其建议,派淮西安抚使干办公事卢仲贤前往金军大营议和。完颜雍提出了议和条件,要求宋孝宗与其改为叔侄关系,宋朝归还被占的海、泗、唐、邓四州,归还降宋的金人,补纳绍兴末年以来的岁币。宋孝宗起初已决定接受这些条件,但金大定五年(公元 1165 年)正月,完颜雍再次来函,提高了议和条件。这一举动激怒了宋孝宗,在主战派的鼓动下,宋孝宗拒绝归还四州,并令张浚巡视两淮,准备与金军再次决战。 同年十月,完颜雍派遣仆散忠义南下,金军势如破竹,突破宋军两淮防线,相继攻克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和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十一月,宋孝宗在宋军连番失利的不利形势下,不得不再次妥协,派遣王抃与仆散忠义议和。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宋金双方最终达成 “隆兴和议”。该条约规定宋朝称呼金国为叔;“岁贡” 改为 “岁币”,银、绢各减为二十万两、匹;宋金疆界维持绍兴和议后的原状等。“隆兴和议” 的签订,使宋金两国之间维持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为金朝的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在稳定了内外局势之后,完颜雍开始致力于国内的建设与发展。他在位期间,崇尚勤政节俭,以身作则,倡导节俭之风。皇宫中的饮食、服饰等都力求简约,减少了不必要的奢华开支。在改革吏治方面,他大力整顿官场风气,严惩贪污腐败行为,选拔任用了一批清正廉洁、有才能的官员,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同时,他推行轻徭薄赋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设施,使得金朝的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百姓们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完颜雍尊崇汉化和儒学,积极推动女真族与汉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他在国内大力兴办学校,推广儒家经典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他还鼓励女真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融合。在推进汉化的过程中,完颜雍也十分注重恢复女真旧俗,他担心女真族在汉化过程中丢失本民族的传统和特色,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提倡女真族讲本民族语言、保持传统的骑射技艺等,努力在汉化与保持民族特色之间寻求平衡。 然而,完颜雍在位期间也并非毫无遗憾。他虽然开创了 “大定之治” 的繁荣局面,但在处理蒙古鞑靼游牧民族的问题上,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蒙古鞑靼势力在金朝边境逐渐崛起,不断侵扰金朝边境地区,给金朝的边境安全带来了隐患。尽管完颜雍也曾派兵进行防御和征讨,但始终未能彻底解决蒙古问题,这为蒙古日后的强大以及最终灭金埋下了伏笔。 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 1189 年 1 月 20 日),完颜雍在金中都(今北京市)的福安殿中驾崩,享年六十七岁。大臣们为其上谥号为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兴陵。完颜雍在位期间,凭借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仁厚的统治,使金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百姓生活富足,被后人视作如同尧、舜、禹、汤一般的贤君,享有 “小尧舜” 的美誉。清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评价他为金朝九位皇帝中最为贤能的一位。他的统治不仅对金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经验和历史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