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元明宗和世㻋

元朝第九位皇帝
元明宗和世㻋
元明宗和世㻋:皇位征途上的短暂光芒(Kusala,梵语意为“善”,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
孛儿只斤・和世㻋,这位在元朝皇位继承纷争中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元朝第九位皇帝,虽在位时间极为短暂,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从被寄予厚望的皇室贵胄,到流亡西北的落魄王孙,再到短暂登上皇位的帝王,每一段经历都深刻反映了元朝中后期复杂的政治局势。
皇室贵胄,初涉政治漩涡
大德四年十一月十一日(1300 年 12 月 22 日),和世㻋诞生于漠北草原的藩邸之中。他的父亲是后来登基为帝的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母亲为仁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在皇室的环境中成长,和世㻋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与培养。尽管没有明确的 “毕业院校” 记载,但宫廷中的众多饱学之士、武艺高强的将领,无疑为他传授了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包括蒙古传统的骑射技艺、草原文化,以及一定程度的中原文化知识等。
大德十一年(1307 年),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逝世,海山在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支持下成功即位,是为元武宗。元武宗为了感谢弟弟在登基过程中的帮助,同时也为了维持皇室内部的和谐,与爱育黎拔力八达约定 “兄终弟及、叔侄相承”,并将爱育黎拔力八达立为 “皇太子”(实为皇太弟)。按照这一约定,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应当立海山的长子和世㻋为皇储。然而,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 年),武宗去世,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元仁宗。随着时间的推移,丞相铁木迭儿为了邀宠,建议仁宗立自己的嫡子孛儿只斤・硕德八剌为太子,同时联合太后宠臣识烈门(新元史称之为失烈门)一起构陷和世㻋。延祐二年(1315 年)十一月,和世㻋不但未被立为皇储,反而被封为周王。次年三月,他被派往云南,仁宗还为其置常侍府,遥授中书左丞相等人为常侍。这一安排,实际上是将和世㻋排挤出了权力核心。
流亡西北,积蓄力量
延祐三年(1316 年)十一月,和世㻋在前往云南的途中,行至延安。在这里,他迎来了命运的一个转折点。秃忽鲁等大臣,以及元武宗旧臣厘日、沙不丁等人纷纷前来与他相会。翰林侍读学士教化认为和世㻋才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不应就这样被边缘化,于是在他的鼓动下,和世㻋决定煽动与铁木迭儿有矛盾的陕西行省丞相阿思罕叛乱。他们征召陕西一带的士兵,试图从潼关、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分别逼近京师,以武力夺回本应属于和世㻋的皇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塔察儿、脱欢两个大臣中途反悔,导致局势急转直下。阿思罕与教化最终被杀死,和世㻋的计划宣告失败。无奈之下,和世㻋在众大臣的拥护下,带着几百骑,被迫逃往金山(今阿尔泰山)北的察合台汗国。
到达察合台汗国后,和世㻋的命运出现了新的转机。西北诸王听闻他的到来,纷纷归附于他。和世㻋也积极与这些诸王交往,同他们订下约定,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与部下的生产活动。他冬天在扎颜居住,夏季在斡罗斡察山居住,春季则让部下在野泥之地耕种为生。在流亡的岁月里,和世㻋逐渐积蓄力量,培养自己的势力。延祐七年(1320 年)夏四月,和世㻋的长子妥欢帖木儿出生,其母为阿儿厮兰郡王裔孙,罕禄鲁氏。同年,元仁宗驾崩,硕德八剌即位,是为元英宗。元英宗因为推行新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至治三年(1323 年)八月,被御史大夫铁失等人弑杀。同年九月,晋王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自立为皇帝,将年号改为泰定。泰定帝派人将和世㻋的妻子八不沙送至他身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稳定了和世㻋在西北的势力。
风云变幻,登上皇位
致和元年(1328 年)七月,泰定帝逝世,左丞相倒剌沙独揽大权,一个多月都未拥立新君,朝堂内外人心惶惶。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和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趁机在兴圣宫召集文武百官,发动政变。他们原本打算拥立和世㻋为帝,但考虑到和世㻋远在边疆,路途遥远,难以在短时间内赶到。于是,他们决定先迎接和世㻋的弟弟怀王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即位,同时宣称已派使者去迎接和世㻋,并派人假装和世㻋的使者,声称和世㻋已经带领军队前来,很快就要到了。之后,怀王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即位,是为元文宗,年号改为天历。
元文宗即位之后,或许是出于对皇位合法性的考虑,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派遣使者哈散、撒迪等人邀请和世㻋即位。在西北诸王的劝说下,和世㻋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带领旧臣孛罗、尚家奴、哈八儿秃前往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一路上,诸侯王察阿台、沿边元帅朵烈捏、万户买驴等人都率领军队跟随和世㻋。到金山之后,岭北行省平章政事泼皮、武宁王彻彻秃、佥枢密院事帖木儿不花等人也先后前来依附。和世㻋的声势越来越浩大,两京一带的民众听说之后都极为振奋。天历二年(1329 年)正月,元文宗派遣中书左丞跃里帖木儿迎接,众人以元文宗的命令劝进,和世㻋在和宁之北即位,是为元明宗。即位后的和世㻋,派遣使者回报这个消息,并让他们告诉元文宗应亲近贤臣,了解古今治乱得失。元文宗设立奎章阁学士院等机构时,都会派人向和世㻋送上任职名单,之后还将皇帝的印玺派人送至和世㻋处。和世㻋执政后,任命亲信掌管朝廷重要职位,他能够听言纳谏,多次强调官场纪律,展现出了想要挽救元朝政治弊端的决心。
暴毙之谜,身后追崇
天历二年(1329 年)八月,和世㻋在北返途中,抵达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北),与前来迎接的弟弟元文宗图帖睦尔相会。兄弟二人在行宫举行了盛大宴会,这本应是兄弟团聚、共商国是的美好时刻,然而,就在宴会后的第三天,即八月初六,和世㻋突然暴死,年仅三十岁。和世㻋的暴毙充满了谜团,他的儿子即后来的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曾经同臣子月鲁不花、也里牙、明里董阿等人表示,是元文宗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清末史学家柯劭忞认为和世㻋之死,是燕铁木儿暗中加害,并且不是元文宗本意。明代胡粹中《元史续编》记载,燕帖木儿随和世㻋回京时,明宗身边的官员态度有不好的,燕帖木儿便又怒又惊。和世㻋暴毙时,燕帖木儿听到哭声,立马跑进帐中,取得皇帝印玺,然后扶着元文宗上马南奔。这些记载都为和世㻋的死因增添了诸多猜测。
和世㻋死后,当月他的弟弟图帖睦尔复位。图帖睦尔追谥和世㻋为翼献景孝皇帝,庙号为明宗。至元六年(1340 年)十月,元顺帝为和世㻋上尊号为顺天立道睿文智武大圣孝皇帝。和世㻋虽然在位时间短暂,但其一生的经历却深刻反映了元朝中后期皇室内部激烈的权力斗争。他从皇位继承人的热门人选,到被迫流亡,再到短暂即位又突然暴毙,其命运的起伏成为了元朝那段动荡历史的一个缩影。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故事也一直被后人所探讨,成为研究元朝政治史的重要内容。
元代才俊、科举魁首
元朝第六位皇帝
元朝女诗人
元朝著名女诗人
大蒙古国第三位大汗
元曲四大家
大蒙古国可汗,军事家、政治家
元代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画家
元朝第七位皇帝
元代余姚州判官
元朝第二位皇帝
大蒙古国第五位大汗,元朝开国皇帝
元朝第九位皇帝
元朝第九位皇帝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