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贺姓起源+贺姓二十大名人

贺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起源如下:
源于姜姓:为避帝王名讳所改的姓氏。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有个支孙名叫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西汉末,庆封的子孙徙居会稽山阴。东汉时,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将“庆”字改为同义的“贺”字,庆纯改为贺纯,其后代便相传为贺氏,是为江苏会稽贺氏。
源于鲜卑族: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字单姓贺氏,是为河南贺氏。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土族的贺尔加氏、贺尔基氏、苏贺氏等,蒙古族的忙忽惕氏,满族的赫舍里氏、赫叶勒氏,苗族的吉学氏,锡伯族的何叶尔氏、贺在尔氏,裕固族的呼郎嘎特氏以及布依族、撒拉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人改姓贺氏。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贺姓源于姬姓,是吴王僚之子庆忌之后。但关于贺氏起源于庆忌的说法,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并不如姜姓起源的说法广泛和被普遍认可。
以下是贺姓的二十大名人:
1、贺齐: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字公苗,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战争中立有大功,又讨平叛乱无数,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深受孙权器重,官至后将军,并领徐州牧。
2、贺邵: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字兴伯,会稽山阴人,贺齐之孙。官至中书令,直言敢谏,后因得罪孙皓被杀害。
3、贺循:两晋时期名臣,东吴中书令贺邵之子,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他历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对朝廷礼仪多有补助,被誉为“当代儒宗”。
4、贺若弼:隋代名将,字辅伯,河南洛阳人。他出身将门,善骑射,有雄略。在隋朝统一江南的战争中,贺若弼担任行军总管,率军大破陈军,以功入爵宋国公,官至右武侯将军。
5、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曾任礼部侍郎、秘书监等职,其诗作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对盛唐诗歌的繁荣产生了重要影响,《咏柳》《回乡偶书》等诗作广为传诵。
6、贺朝:唐朝诗人,与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合称“吴中四士”,作品多为写景、抒怀之作,其诗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7、贺拔岳:北魏时期名将,字阿斗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州)人,鲜卑族。他是北魏末年重要的军事将领,在关中地区颇有势力,为后来北周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8、贺铸: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其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又有婉约之篇,善于锤炼字句,经常用古乐府和唐诗入词,代表作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等。
9、贺一龙: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革左五营”之一。他领导的起义军在江淮地区活动,与其他起义军一起对抗明朝政府,后在与清军的战斗中失利。
10、贺逢圣:明朝官员,字克繇,一字对扬,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汉)人。万历四十四(1616年)进士(榜眼),授翰林编修,后官至礼部尚书。李自成攻破武昌时,贺逢圣投湖自尽。
11、贺世贤:明朝末年将领,勇敢善战,在与后金的战争中多次立下战功,后在沈阳保卫战中战死。
12、贺贻孙: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子翼,江西永新人。他工诗文,著有《诗筏》《骚筏》《水田居文集》等。
13、贺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在革命战争中屡建奇功,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4、贺炳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湖北宜都人。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屡建奇功,以勇猛果敢著称,曾在战斗中多次负伤,但仍坚持战斗。
15、贺国光:民国川军史上的著名人物,蒋介石控制四川的智囊,陆军中将,西康省主席。在民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领域有着重要影响,智谋和才干为蒋介石所倚重。
16、贺绿汀: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原名贺楷,曾用名贺抱真,湖南邵东县九龙岭新庵堂村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牧童短笛》《游击队歌》等。
17、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
18、贺子珍: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原名桂圆,又名自珍,江西省永新县黄竹岭人。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中共永新县委、吉安县委妇委书记,建国后任杭州市妇联主任,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贺国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等职务,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贺卫方:中国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法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在法学界和社会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原中央组织部部长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泗洪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