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姓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起源于任姓: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黄帝的后裔禺阳被封于任(今山东济宁),其后代以任为姓。禺阳的裔孙奚仲在夏朝时担任车正,负责制造和管理车辆,因功被封于奚(今山东滕州),其子孙就以奚为姓,是奚姓的主要来源。 出自祁姓:帝尧的后代中有被封于奚地的,其子孙以地名为姓,称奚氏。 源于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有达奚氏,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时,将达奚氏改为奚氏,逐渐融入汉族,成为奚姓的一支。 起源于职业:古代有奚人,是专门从事饲养马、牛等家畜的奴隶,后来他们的后代以奚为姓,世代相传。 源于国名:商朝时期,有奚国(今河北承德一带),奚国人后来以国为氏,称奚氏。 以下是奚姓的二十大名人: 1、奚仲:夏朝时期的工匠、发明家、政治家,相传发明了两轮马车,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服大夫”,过世后被百姓奉为车神。 2、奚涓:西汉开国功臣,鲁侯。他在跟随刘邦起义后,战功赫赫,可惜在楚汉战争中不幸阵亡。 3、奚意:西汉时期人物,被封为成汤侯。 4、奚箪:北魏时人,受到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宠信,主管养马。 5、奚斤:南北朝时期北魏将领、官员,最初统领禁军,后任侍郎,受到道武帝亲近,曾随其败后燕、伐中原,历任征东长史、越骑校尉等职,封山阳侯。 6、奚鼐:唐朝著名制墨专家,所制的墨黑而发亮,还有香味,在墨上印有“奚鼐”或“庚申”二字,其家族所制的墨在当时极为有名,对中国制墨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7、奚陟:唐朝代宗大历末擢进士、文辞清丽科,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官至吏部侍郎等职,在任期间以公正廉洁著称。 8、奚超:徽墨的创始人,徽墨始创于唐末,他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南唐时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视为珍宝,其制墨技艺对后世徽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9、奚荣蒧: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以贤德著称,对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0、奚士逊:宋代人,具体事迹不详,但在当时也是奚姓中的知名人物。 11、奚铭:明代监农御史,字克新,匠籍,顺天府宛平县人,于公元1472年获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六名。 12、奚世亮:明朝官员,字仲明,官籍湖广黄州卫,1547年获第二甲第十四名。 13、奚康生:北魏名将,本姓达奚,河南洛阳人,大将军奚直之孙,作战勇猛,累功除征虏将军、封安武县男,出京为南青州刺史。 14、奚商衡:南宋官员,字符美,临安(今属浙江)人,孝宗干道二年进士,调昆山簿,淳熙三年,为枢密院编修官,除太常博士。 15、奚涛:清代诗画家,其诗画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 16、奚冈:清代篆刻家、书画家,是“西泠八家”之一,其篆刻风格独特,对后世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7、奚啸伯:京剧演员,工生行,满族,喜塔腊氏,祖父为清末东阁大学士裕德,北京人,是京剧奚派艺术的创始人。 18、乐蒂:本名奚重仪,1937年出生于上海,祖籍上海浦东,是著名的电影演员,代表作品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 19、奚美娟: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出演了众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如《中国梦》《红色康乃馨》等,曾获得过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等多项大奖。 20、奚仲文:香港著名导演、服装设计师,多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大奖和提名,曾凭借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