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姓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出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和《元和姓纂》记载,黄帝的后裔在夏朝时被封于葛(今河南宁陵东北),建立葛国,为伯爵,其子孙以国为氏,称葛氏。夏朝末年,葛国被商汤所灭,葛国君主的后代子孙就以国名“葛”为姓,成为葛姓的一支。 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西周初期,炎帝的后裔被封于葛(今河南长葛),建立葛国,春秋时期,葛国被鲁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称葛氏。 源于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有贺葛氏,入中原后逐渐与汉族融合,后改为葛氏。此外,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葛姓,大多是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中,受汉文化影响而改姓葛。 源于其他姓氏改姓:如葛伯之后有一支改复姓为单姓葛;另有诸葛氏,在某些历史时期也有简化为葛氏的情况。 以下是葛姓的二十大名人: 1、葛天氏:中国上古传说中一位贤能的部落首领,被尊为乐神,其部落驻地先后在今河南省宁陵县和长葛市,后世将他的统治视为理想社会,开创了中国最早的乐舞体系。 2、葛伯:夏朝时葛国国君,伯益长子大廉被封于葛,建立葛国,为伯爵,其子孙以国为氏,葛伯是葛姓得姓始祖之一。 3、葛玄:三国时期道教灵宝派祖师,号“太极左仙公”,师从左慈,精于炼丹术,著有《抱朴子》,奠定道教丹鼎派理论基础,北宋时被追封为“冲应孚佑真君”。 4、葛洪:东晋著名医学家、炼丹家,葛玄侄孙,代表作《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天花等疾病的早期治疗方法,其炼丹术对古代化学发展有重要贡献,被尊为“小仙翁”。 5、葛荣:北魏末年河北农民起义领袖,曾建立“齐”政权,后遭尔朱荣镇压,其起义加速了北魏灭亡。 6、葛福顺:唐朝名将,唐中宗时期为万骑左营统帅,在李隆基发动的政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率左万骑攻打玄德门,为唐朝政权的稳定立下功劳。 7、葛立方: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祖籍丹阳,后定居湖州吴兴,于绍兴八年举进士,曾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等职,著有《归愚集》等。 8、葛长庚:即白玉蟾,道教全真南宗祖师,南五祖之一,本姓葛,名长庚,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是内丹理论家。 9、葛守礼:明中期大臣,字舆立,又字舆川,在朝三起三落,历世宗、穆宗、神宗三朝,凡47年,担任过多种官职,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10、葛大纪:明朝官员,1527年出生,1553年中进士,授郏县令,在任恪勤政事,明决迅断,案无留牍,生活节俭,爱惜民力。 11、葛世振:明朝官员,高中榜眼后,授翰林编修,充日讲官,曾作《四郊礼成颂辟雍重临赋》进上,以文词巨丽在京都盛传,还曾上章奏对兵饷之事。 12、葛麟:明朝末年人物,字苍公,号瞿庵,性刚直,膂力过人,29岁考取秀才,后中举人,曾聚募义勇,揭露马士英、阮大铖等奸佞行为。 13、葛谦:清末民主革命家,原名藩宣,后改潘宣,字叔安,号诞麟,湖南湘乡人,曾参与多次反清活动。 14、葛云飞:清代抗英名将,鸦片战争期间任定海镇总兵,在定海保卫战中率部血战六昼夜殉国,被誉为近代民族英雄。 15、葛健豪: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五旬求学长沙并伴子女赴法勤工俭学,被传为佳话,热衷于女学教育,两度主办女子职业学校。 16、葛存壮: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参演过《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等多部经典电影,塑造了众多经典的反派角色,深受观众喜爱。 17、葛优:中国著名电影演员,曾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等多个奖项,其表演风格独特,是中国电影界的重要人物。 18、葛宝丰: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乐亭人,历任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主治医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副主任医师等职,在创伤骨科领域有卓越贡献。 19、葛振林: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20、葛兆光:著名的历史学家、教授,在思想史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贡献,著有《中国思想史》等多部著作,对推动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